當前位置:首頁>知識>為什么說項羽是穿著衣服的猴子?沐猴而冠什么意思?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3)
|
在很多人眼中,項羽是歷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豪杰,是一位英雄人物,但同時,項羽也還是有很多毛病的,正是他的這些缺點,導致了他最終的失敗。然而歷史上卻有人說,項羽只是一只穿著人類衣服的猴子,這是什么意思?項羽本身是個人,為什么說他是只猴子?這與一個成語沐猴而冠有聯系,這個成語又是什么意思?
項羽率領大軍入秦都咸陽,殺子嬰,焚阿房宮,甚至很多貧民也都被楚軍所殺。對項羽稱道尤嘉的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寫到:“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項羽進咸陽,一焚燒宮殿、二**、三搶奪財寶和婦女,沒一件是好事情,項羽的殘暴可見一斑。 就在項羽打算引軍東歸的時候,有個叫韓生的謀士勸項羽說:“。將軍,您應該在咸陽建立都城,因為這里地處關中地區,易守難攻,而且土地肥沃,財富殷實。建都此地,一定能統一天下,實現霸業。”韓生的話有一定道理。關中地區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項羽性格固執,驕傲自大,根本進不進韓生的建議。他覺得咸陽城殘破不堪,在這里建都條件太艱苦。另外他想回到家鄉去炫耀自己的財富和威力。他對韓生說:“人富貴了,應該回歸故鄉。富貴而不歸故鄉,就好比穿著華麗的衣服卻在夜間行走,誰看得見?” 韓生聽了項羽的話,非常失望。他走出項羽的軍帳,搖著頭說道:“人家說楚地的人不過是‘穿著衣服的猴子’,以前不信,今天聽了項羽的話,果然不錯!”韓生的話是在譏諷項羽沒有遠見卓識,愚魯無知。沒想到“沐猴而冠”的話傳到了項羽耳朵里。項羽非常生氣,立刻把韓生抓起來。倒霉的韓生就這樣被烹殺了。
從這件小事情,可以看出項羽的性格缺陷,這種性格缺陷正是導致他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殘暴。進入咸陽的種種表現以及就因為一句話便將韓生烹殺,都是他殘暴的證明。其次是目光短淺、驕傲自大,不聽人勸。且不說鴻門宴上的失策,單單他對韓生說的“富貴不歸故鄉,如穿錦繡之衣于夜間步行,有誰知之!”便足以說明問題。由此看來,韓生對項羽的評價“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的確有幾分道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起義軍紛紛起兵反秦。他們在全國各地和秦軍作戰,沒有統一的指揮,于是約定:如果誰能夠先打入咸陽,推翻秦朝的暴政,誰就做關中王。 項羽的路線安排不是很好,所以總是和秦軍正面遭遇,費盡千辛萬苦還是晚來一步。所以他對劉邦極為不滿,就以胡作非為來發泄心中的怨憤。項羽率領大隊人馬到處沖撞殺戮,又放火燒了秦宮,大火燒了幾個月,把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燒成了一片焦土瓦礫。即便這樣,他還覺得不夠解氣,又把秦朝留下的珠寶玉器洗劫一空,然后準備率領眾人回到江東。
當時,項羽手下的有識之士勸他說:“咸陽處在關中要地,土地肥沃,物產富饒,而且地勢險要,您不如就在這里建都,這樣有利于您奠定霸業。”項羽本也有些心動,可是一看眼前的咸陽已被自己弄得殘破不堪,哪里還像個都城的樣子?就更加懷念故鄉,所以一心只想回到故里去。他對那個勸他的人說:“人要是富貴了,就應該回到故鄉去,讓父老鄉親知道你現在是什么樣子。要是富貴了還不回故鄉,就好像是穿著漂亮的錦繡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沒有人看得見,有什么用呢?所以我還是要回到江東去。” 那人聽了這話,覺得項羽實在算不上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對別人說:“人家都說楚國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樣,我以前還不相信,這次和楚王談話之后,我才知道果真如此啊!” 不料,這句話傳到了項羽的耳朵里,他非常生氣,立即把那人抓來,投入鼎鑊里活活烹死了。
項羽據關中后,韓生獻計于羽曰:“關中地勢險要,有山河為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霸業。”羽見秦宮悉已燒殘,又心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穿錦繡之衣于夜間步行,有誰知之!”生竊曰:“人云楚人為獼猴戴帽,果然如此。”項羽聞知,便將之烹死。 亦作“沐猴冠冕”。《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不由咱生嗔怒,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亦作“沐猴衣冠”。《明·無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輩,馬牛襟裾之材。” 亦作“沐猴而冠”。《明·沈采·千金記·第十三出》:“項王乃是‘沐猴而冠’,不足謀天下矣。” 亦作“衣冠沐猴”。《元·汪元亨·朝天子·歸隱》:“厭襟裾馬牛,笑‘衣冠沐猴’拂破我歸山袖。” “沐猴而冠”。原指獼猴性急,不能若人戴冠著帶。后譏人徒具儀表,而無內才,品格低下。或喻人徒具衣冠而毫無人性。或言人暴躁輕浮,不能成事,常用此語。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