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知識>我國農(nóng)村寒露節(jié)有哪些習(xí)俗?
發(fā)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十一黃金周一晃而過,相信很多朋友們還沒有從這小長假的狀態(tài)中緩過神來,但是越來越?jīng)鏊奶鞖鈪s能讓人們明顯的感覺到了,那是因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七個節(jié)氣寒露來到了。那么關(guān)于寒露在我國農(nóng)村有著哪些習(xí)俗呢?關(guān)于寒露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jié)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xiàn)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jié)氣,寒露與白露、霜降三個節(jié)氣,都表示水汽凝結(jié)現(xiàn)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氣溫更低。我國傳統(tǒng)將寒露作為天氣轉(zhuǎn)涼變冷的表征。 ![]() 從歷法上看,寒露是干支歷酉月的結(jié)束以及戌月的起始,一般在公歷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195°時。北京時間10月8日22時6分迎來“寒露”節(jié)氣。 農(nóng)村寒露有哪些傳統(tǒng)習(xí)俗? 寒露登高,賞紅葉:對于很多人來說,此時各地秋意濃,天氣晴好,適合外出賞秋,尤其是登高望遠,看萬山紅遍,更是無比愜意。 寒露吃梨:寒露后各地水果集中上市,由于進入秋季,天氣逐漸的干燥,很容易出現(xiàn)上火的現(xiàn)象,因此在很多的農(nóng)村,老人有囑咐孩子吃梨的習(xí)慣;而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泡一杯菊花茶或喝一口菊花酒也是不錯的選擇。 ![]() 寒露吃花糕:寒露過后,葉落一秋,花草樹木也逐漸枯萎,寒露吃花糕,有“留青”之意。并且,花糕有步步高升之說,因此常作為寒露節(jié)氣的一種飲食。 農(nóng)事習(xí)俗: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nóng)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 寒露節(jié)氣典故:寒露與蕎麥的故事從前,在一條清溪環(huán)繞的山腳下,住著一家三口人,靠墾荒種地生活,過著清貧的日子。老夫妻雙鬢已白,跟前一個兒子叫寒露,已二十來歲,為人忠厚,有幾分傻氣,可他搖耬播種、耕田鋤禾樣樣都做得出色,常受到村里人的夸贊。寒露沒有成親,成了老兩口的心病,就央親托友,多方打聽哪村有像樣子的好姑娘。老兩口盤算,兒子有點憨傻,總得選一個聰明的姑娘做媳婦,好當(dāng)家理事。 經(jīng)過一番打聽,知道東莊有個名叫蕎麥的姑娘聰明伶俐。人究竟怎么樣,寒露的媽媽想先去試一試。于是就拿了幾尺布,假托讓人幫做衣裳,來到了姑娘家。只見這蕎麥姑娘十分漂亮,苗苗條條,好像一棵仙草。寒露媽先喜上三分,忙笑著說:“姑娘啊,我聽人家說,你心靈手巧,又肯幫助人。今兒個,我要給你添點麻煩,拿這幾尺布,想央你給俺兒子做件衣裳。”蕎麥望著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心想,她年老眼花了,做針線看不清了。忙接了布,笑盈盈地說:“老媽媽,您要不嫌俺手笨,俺就幫這個忙。可不知要做件啥衣裳?”老人說:“家寒底薄,做衣裳想要多點用場,說出來你不要見怪。用這幾尺布,做一件長衫,做一件短衫,再做一件床單。”姑娘明白了老人的來意,說:“好吧,三天后來拿吧。” ![]() 三天過后,寒露的媽媽去蕎麥家,姑娘遞給她一件長衫,密密的針腳,活做得真好。她心內(nèi)喜歡,卻裝作不悅地說:“我叫你做三件,怎么只做一件啊?”蕎麥姑娘把那衣裳抖開。架在身上說:“你看,這不是長衫嗎?”然后又把長衫的底邊折起說:“這是我給您做的第二件:短衫。”說罷又把那件衣裳鋪在床上說:“這是我給您做的第三件:床單”。 寒露的媽媽哈哈笑著回去了。幾天后,備了一份聘禮。送到蕎麥家,蕎麥姑娘收下了。這年的臘月,姑娘小伙成了親。過了幾年,一雙老人下世,只剩下寒露和蕎麥,夫妻倆男耕女織,日子過得很美滿。 那年鎮(zhèn)上起了會,蕎麥讓丈夫把自己織的布匹拿到會上賣。寒露背上布匹,騎著自家的小馬去趕會。路上碰見一個秀才,那秀才看寒露騎馬背布,傻乎乎的,想戲弄他一番,就說:“老弟,我有點急事,把你的馬借給我騎騎吧?”寒露下了馬,把韁繩遞給那人說:“你叫啥,住哪里?騎過了我好去牽。”那秀才騎上馬,把鞭一揚說:“我姓你所贈,日月本是名,住在半空里,月亮落村中。”說罷,催馬跑了。 寒露回到家里,妻子問:“馬丟了?”寒露說:“一個秀才借去了。”“他叫啥呀,在哪莊住?”寒露答不上,只好把那人說的幾句話說了出來。蕎麥聽罷,低頭一想,說:“明天你翻過大梁山,山西坡半腰中有個村子,去找一個叫馬明的人要馬。” 第二天,寒露按著妻子的話翻過大梁山,找到了馬明。馬明見寒露找來了,驚奇地問:“誰叫你到這里來找的呀?”寒露說:“我媳婦。”馬明在心里贊嘆寒露妻子聰明,又覺得聰明的妻子配個憨傻的丈夫怪窩囊的。低頭一想,不如再戲弄他一番,就說:“把馬騎回去吧,再把我給你妻子捎的一份禮物帶回去。” ![]() 寒露牽著馬,拿著禮物回家了。到家后,把禮包遞給妻子,并把馬明的話說了一番。蕎麥抖開禮包,只見一朵花,一棵蔥,一個大得沒樣子的南瓜。蕎麥看罷,滿臉羞紅,明白這是譏笑她“聰明伶俐一枝花,竟然配個大憨瓜。”看著氣著,氣著想著,越想越氣,不覺心里一陣發(fā)疼,竟得了個氣結(jié)胸的病。病一天重一天,慢慢地臥床不起,不到半年就死去了。 蕎麥死后,寒露非常想念妻子。每想起妻子,便到墳上哭一場。今兒哭,明兒哭,慢慢地在他落淚的地方長出一棵紅稈綠葉的苗苗。他看到那苗苗,想到妻子更是痛心地哭開了。眼淚像露水似的落在那紅稈綠葉的苗苗上,慢慢地稈粗了,葉大了,開出了白花,結(jié)出了有棱有角的果實,寒露想念妻子,就把這種果實叫做蕎麥。他把蕎麥種子采下,撒在田里,第二年長出了一片。在地里做活時,看到蕎麥棵,好像看到了妻子,心里感到安慰。蕎麥又成熟了,他讓種子在田里自生自落。這樣一年又一年,滿地都是。開花時,他望著銀花,想著他的妻子;成熟時,他望著一地金黃,想著他的妻子。就在這年蕎麥?zhǔn)斓臅r候,憂愁成疾的寒露也死去了。這年秋旱,莊稼不收,唯有寒露地里的蕎麥豐收。人們沒啥吃,就把蕎麥采下,磨了吃。雖然面青,味道也不好,但總算能充饑。度過了災(zāi)荒,保住了性命,人們非常感激,就把寒露死的那天叫“寒露節(jié)”。人們知道了蕎麥的妙用,每逢秋旱便種起蕎麥。這蕎麥也怪,總在寒露節(jié)前熟。人們都說,這是蕎麥和寒露夫妻情重的緣故。 |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34974.html
上一篇:開胃可口的蔬菜豆腐黃骨魚湯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