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4)
全浸閱讀=Total Immerse Dynamic Reading=Tide

上次稍微說了一下什么是全浸閱讀,那全浸閱讀到底"浸"什么呢?
在游泳中也有一個分支叫全浸total immersion,用來參加長距離的野外游泳,如鐵人三項中的長距離公開水域游泳。這種游泳的核心要求是除了呼吸,游進時整個人要浸入水中,增加浮力;保持流線型的軀干核心并充分利用自身體重重心的轉移變化來幫助推進,而不是讓體重成為障礙,所以能用很高效省力的方式完成長距離。

從全浸游泳中我們也可以借鑒其“順水推舟,借力打力”的要義;在英語閱讀中也是有flow和current的,想象一下你的眼光游進在字母組成的詞句河流中,碰到的生詞像河中的障礙物,不懂的知識點像紛擾的逆流;長難句如河中纏繞的水草,不熟悉的領域如水溫急降的冷流;怎樣才能持續提高你游進的效率和速度,找到像魚在水里游泳的感覺?
閱讀能力一般由四個部分構成,1. 單詞量,上一篇文章也有提到,詞匯量一般在7000左右就可以理解75%的英語內容;2. 句子內的邏輯關系:組成句子的單詞在句子這個空間內像星球在宇宙中一樣,互相要發生關系,比如主次,比如因果等等;對句子內部邏輯關系的理解,傳統英語教育習慣使用語法分析,誰修飾了誰的風景之類,當然這也是一種方法,分析多了自然會熟能生巧;不過不建議把英語變成純理性的規則推導和裝嵌游戲,抹煞了英語作為語言本身的魅力,也浪費了閱讀者的右腦機能;句子讀多了積累多了用多了自然會產生語感,不需要知道誰修飾了誰,誰后置了誰;特別是語言引發的感官感覺,如視覺聯想,會激活人的右腦,善用visual thinking對閱讀會產生很大的幫助。3. 段落篇章的結構和層次關系。這與句子內部結構相類似,不同段落在篇章中會發揮不同的作用,對段落和篇章的宏觀把握,就如掌握了閱讀的地圖,脈絡了然于胸。4. 知識廣度和深度,除了英語語言能力,閱讀者的知識能力圈也很重要,這就要看平時的積累和學習。這四個方面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全浸閱讀的浮力,支撐你的閱讀游進。
全浸閱讀整個過程對讀者的注意力要求很高,閱讀一篇文章一般分以下四個步驟,對應著要求達到的四種理解層次。
1 )preview=subject reading 通讀
快速通讀全文,這里采用的是最快的閱讀速度,不要在意生詞長句和不理解的知識點,也不要在意文章結構和段落分隔,just read and集中注意力跟隨全文的flow,直至結尾。
讀完之后,問自己,文章講什么?what is it about?用一句話,一個短語或一個單詞把what it is about 寫出來。
一般來說文章主題無非分以下幾類:
1. about a people: she is great!
2. About an event: Sth happens
3. About a story:he loves her, she does not
4. About an object: book/dog/place/material
5. About an argument: I have a point to say
以上5種雖然不能包括全部,但基本涵蓋了平時閱讀的90%的類型,比如《經濟學人》,其他就不盡列了。(為什么強烈推薦《經濟學人》來學習和鍛煉全浸閱讀?)
第一次preview只要把以上歸類搞清楚就可以了,能回答出what about的問題;
假設這篇文章500字左右,一般讀者閱讀速度150-200單詞每分鐘,2-3分鐘就可以完成preview部分并寫出主題subject所及what about.
[例] It is about a people doing sth in somewhere at sometime, what he did saved his town from a flood
2)inspect and segment reading 區隔審視閱讀
第一次preview得到的是籠統的大概念,這個大概念是如何通過文章的不同部分傳送過來的呢?
假設500字的文章分6段,一個開頭加一個結尾,中間有四段;試想一下上面我們preview之后得到的subject-what about是一條整魚,而整篇文章是一條傳送帶,segment reading的目的就是要知道這條魚是怎么被傳送過來的?
在區隔審視閱讀中同樣不要在意生詞和陌生知識點,注意力集中在每一段落的開頭和結尾兩個句子,段落中間部分快速掃過,只留意核心信息詞,比如人物,數據,例子等;開頭結尾句要認真閱讀找出核心詞,比如誰干了什么. 讀完后用一句話或一個詞組或一個單詞寫出段落大意, 并且要說明這一段為subject的傳達做了什么貢獻:引出了人物?提供了證據?給出了反例?等等.
舉一個現編的例子:
[例子]subject:
it is about a boy running 5miles through a heavy rain to warn people in town and save them from a coming flood.
P1- start with a scene
A boy in his summer vacation with his whole family is lying on the den frustrated on how to tell a girl his love. (Personality and inner desire)
P2- an accident coming
Heavy rain ruined the den, it was about to broken. (Also described the situation)
P3-What motivated him?
The boy was worried about the girl, and decided to run through the heavy rain to warn her.(hesitation before the decision)
P4- How he been through?
The way to town was tough, he felt and broken his arm. (overcame many other barriers too)
P5 -What they did together to warn the town?
He got to the girl finally and told her the accident;They went to the cloest radio station to inform people in town by broadcasting.(how they convinced the MC)
P6- ending
People ran away to safe place before the flood arrived, and the girl gave the boy a kiss.
(Happy ending)
區隔審視閱讀只要做到上面的程度就ok了,不需要進入到每一段的細節。區隔審視閱讀后讀者應該能畫出一張mindmap,說明這篇文章的梗概。
3)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閱讀
全浸閱讀的第三個層次是分析閱讀,也可以稱為in-depth reading;這一個層次閱讀者要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a. 細節:進入到作者描述的過程和細節
b. 人物:了解人物性格行為驅動以及彼此關系
c. 因果:明白事件的時間序列和因果關系
d. 觀點:了解作者對事或人的觀點和態度
e. 結構:思考作者布局謀篇背后的目的和意圖
f. 語言:思考作者使用語言的有效性和表達力
深度分析閱讀,是一個和作者平權的閱讀過程,在閱讀中讀者傾盡所能去和作者對話,當然,平權并不等于水平相當,不要期望每一個去讀尼采的人都能理解他;
經過深度閱讀后,讀者有足夠的信息量和理解度對文章或作品做出自己的判斷,比如文章是否有說服力,故事是否吸引人,觀點是否深刻,文筆是否引人入勝。
經過認真的分析閱讀后讀者可以寫出讀后感或文章的評論和批評。
4)全浸閱讀的更高一層是同類題材串讀,比如看了巴菲特今年的致股東信后,回溯過去多年巴菲特的致股東信,這是跨時間序列的同類題材串讀;也可以去看巴菲特除致股東信外的其他相關報道,比如巴菲特投資哲學書籍,查理芒格的思考方法,更甚至是價值投資祖師爺格雷厄姆的相關著作,這是跨作者范疇的串讀,當然這是最難的,需要大齡的時間和精力.
在同類題材串讀后,閱讀者可以寫一篇相關話題的文章,論文或者甚至可以在某領域寫一本書了.
這就是全浸閱讀的四個步驟和到達的理解層次,當然,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珠穆朗瑪峰也是feet by feet登上去的;具體的操作方法以后我們在慢慢聊。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539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