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一本滿分作文字帖(一個本子抄不下)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5)

文 | 米粒媽
閱片多年,米粒媽一直覺得,一部好的紀錄片甚至比有些書籍更能引起孩子的思考與共鳴。
優秀的紀錄片不只是當下讓人感嘆華麗壯美,而應是像一個火種,點燃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
最近米粒媽就發現了這樣一部寶藏紀錄片《中國》。

它以各個朝代最經典的文學思想為主線,再鋪陳開一幅幅歷史畫卷。在一個個或厚重或輕松的故事當中,讓孩子們了解歷史的脈絡。
片中的文案尤其值得夸贊,我和米粒看的時候會在手邊放一個小本本,聽到精彩之處就抄錄下來,能為作文積累不少素材呢!

再加上電影大片的畫面和磅礴大氣的配樂,簡直是視覺、聽覺與大語文知識的多重享受,特別適合小學中高年級、甚至是初高中的孩子觀看。
今天米粒媽就給大家重磅推薦一下這部充滿中國美學與哲思的紀錄片!老樣子,文末有鏈接,拿好不謝!

今人視角看古人故事
隨著大幕緩緩拉開,片中的“主角”們一個個亮相,先跟孩子打了個照面。

他們的出場順序,也完全是按照人物生活的朝代排列的,在鏡頭的明滅中,一條完整的歷史時間線就留存在孩子們的腦海中了。
米粒媽也帶著米粒看過不少高質量的紀錄片,但這種形式還是獨樹一幟的,相信也會讓孩子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第一集的主角,就是將與孩子們相伴整個學生時代的重要人物,孔子。

在這個故事中,孩子們會看到孔子一生的經歷,也會對《論語》有更深的體會。
孔子自幼學習各種繁復的周禮,也打心里尊崇這種社會規則。
但他還有個更遠大的理想,想要恢復周朝鼎盛時期的禮儀,為此,他決定去向時任周朝守藏吏之史的李耳問道。李耳,有個更為后人熟知的名字,老子。
當時老子的職務相當于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他的“辦公場所”里,幾乎集合了當時中國文化的全部精髓。

孔子就是為這些閃耀著人類智慧的結晶而來。
他有個大膽的想法,讓天下所有的人都能接受教化、學習禮義,而不只是少數王公貴族的特權。
老子卻并不同意,他主張道法自然,認為人要順應自然規律。雖然兩人的觀點并未達成一致,可孔子并沒有氣餒。
回到魯國后,他廣開門路,自己設壇開講,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立學校”。他提出“有教無類”,即無論出身貴賤、天賦如何,都應該獲得受教育的平等機會。

孩子們可能在書中或故事里聽過,孔子周游列國的故事。但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會發現,“周游列國”這四個字背后,包含著怎樣的無奈與心酸。
有迷路不知前途的時候,也有人馬交困,風雨交加的時候。他們被盜賊搶走過財物和車輛,也被很多人侮辱過、嘲笑過,有時候連小孩子都會譏諷他們。

片中孔子的經歷,也為孩子們場景重現了那些書中的經典。比如,他也曾看著川流不息的河水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像流水一樣消逝,孔子知道生命的有限和遺憾。
所以即使有短暫的猶疑,他仍然堅持不懈地傳道、受業。

也正是孔子的身體力行,才讓中華大地上,最初的“仁義禮智信”傳播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擁有思考的能力,去探索天地、自然、知識,乃至人生的奧義。
看了這一集孩子們一定會領悟,語文書中為孔子注解的“思想家、教育家”。
整部紀錄片幾乎都是以這樣故事重現的形式,讓孩子們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參與到真實的歷史進程中。

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一般的名士,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南梁帝王蕭衍,也有“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的唐朝市井小人物,孩子們可以跟隨鏡頭,在他們的悲歡離合中,感受古人的風貌。

文案優美上乘
這部片子不僅歷史故事還原、動人,片中的文案也堪稱一絕!
平時讓孩子們多摘抄積累這樣有思考、有深度又有文采的句子,再照著這些美詞佳句練習仿寫,作文下筆時自然如有神助。
第二季的開篇,就祭出了詩圣與詩仙。

他們生活的盛唐,是燦爛而輝煌的時代。而這兩位大詩人,如同大唐夜空中最璀璨的雙星。
李白如從天上而來,飛流直下;杜甫如在大地上生長,厚重深沉。無論少了哪一個,大唐的天空都將黯然失色。
已經有很多紀錄片分別講述了兩位大詩人的生平,但這部片中,兩位卻對坐痛飲,一舒胸懷。

因緣際會,兩位世人的命運軌跡相交,一見如故。自此,他們“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但我們從詩中就能體會到,兩人面對大時代下的個人命運,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心境。

于是,片中說:“長安失去李白,卻成全了一次千載難逢的相遇。杜甫沒有成為李白,他活出了另一種偉大的人生,目睹繁華轉身后的血腥與黑暗,詩人杜甫的悲傷,開始超越個人的凄楚命運,覆蓋到大唐驚變的蕓蕓眾生。”

所以,盡管“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但杜甫從來都不只為自己的命運感慨。
遭遇幼子餓死的刻骨之痛時,他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為天下蒼生鳴不平;
當茅屋在風雨中飄搖時,他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而故事進行到到馬嵬坡驚變時,片中又用一段開放式的解說,給大家留下了耐人尋味的結局:
“這原本是多么美妙的光景啊,江山無限,情愛無限。但她卻要帶著巨大的震驚和無奈,永遠離去。她根本沒有任何機會辯解和后悔,一轉身,就是一個時代的一去不返。”
這種留白的句式,也讓整個故事變得意蘊悠長。
鏡頭一轉,到了宋代。
雖然宋徽宗在政績上廣被后世詬病,但片中卻對他的美學成就大加贊美。

“趙佶對于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感受力。據說他曾經做過一個夢,夢中大雨剛畢,天際出現一抹從未見過的色彩,美得動人心魄。睡醒后,他下旨命令工匠燒制一件瓷器,要求只有一個,就是擁有‘雨過天晴云破處’的顏色,趙佶為這個顏色取名:天青色。”
看,這不是又收集了一個文學典故嘛。

整個影片的內容涵蓋領域十分豐富,涉及到詩詞、戲劇、美術、科技、算數等等方面,再加上這些有溫度又有深度的解說詞,孩子們可以從中挖掘到不少寶藏呢!
一不小心就會多get好幾個知識點哦!

大片質感,感受傳統美學
這里米粒媽要著重給大家介紹一下第二季的《夢境》這一集。
片如其名,汴京,就是千年前的繁華一夢,海市蜃樓。

那里茶樓酒肆,燈火通明,看過米粒媽寫的這篇文章就知道,宋朝時就已經有外賣了,這都曾是宋徽宗治理下的煙火人間。

熱愛藝術、精通金石的他,設立了宮廷畫院,在他的監制下,《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成為了那時東京夢華的寫實“照片”。

而這部紀錄片,用光與影,為大家完美還原了那個如夢似幻的繁華盛景。
鏡頭在酒肆街巷、青綠山水間變幻游走,每一幀畫面都美到窒息,隨手一截屏都能當壁紙。

這部紀錄片完美融合了人物、故事與畫面,它們相輔相成,共同呈現給我們一幅真實的歷史畫卷。
大家還記得米粒媽推薦過的《河西走廊》嗎?《中國》這部紀錄片也算是原班人馬的再度合作,米粒媽已經幫大家看過啦,質量完全不用擔心!

歷史是前人真實的生活,由很多轟轟烈烈抑或稀松平常的故事組成。無論曾經是偉大還是平凡,他們都是大時代下的蕓蕓眾生,卻也是組成那些輝煌時代的點點星光。
這些人物有的一生輝煌,有的一生落魄,有的忍受一輩子背井離鄉之苦,有的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苦苦堅守一輩子。

孩子們看了這部片子就會知道,歷史不只是一段段平鋪直敘的文字,而是有著前因后果的環環相扣。也會讀懂那些先賢的堅韌,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忍耐恒久的寂寞,只為達到心中的目標。
這不是一朝一夕的影響,而是要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一粒種子,靜待他們開出絢爛的花。
就像米粒媽開頭說的那樣,優秀的紀錄片從來不只是當下讓人感嘆華麗壯美,而應是像一個火種,點燃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淀家長,當當新書總榜第一名《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作者。專注于學習干貨、教育經驗分享,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