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江上被花惱不徹的正確讀音(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9)
“裳”字讀音辨析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是《木蘭詩》中的句子,這里“裳”的讀音,我認為應該讀cháng,我提議最新部編版統編語文課本(七年級下冊)應該明確做出正確讀音cháng的標注。
理由之一:
“裳”字是多音字,讀音不同,其意義也不相同。讀音為shang時,其義為衣裳,這也是常用的;“裳”字讀音為cháng時,其義為遮蔽下體的衣裙。雖然,作為這個意義現代漢語不常用,但古漢語中卻經常用到。
文言版《說文解字》:常,下帬也。從巾,尚聲。裳,常或從衣。
白話版《說文解字》:常,下身穿的衣裙。字形采用“巾”作邊旁,采用“尚”作聲旁。裳,這是“常”的異體字,字形采用“衣”作邊旁。
古時,上為衣,下為裳。“裳”,像裙子,但左右兩邊不縫和,前面為三塊小布片縫在一起,后面是四塊小布片縫在一起,前后兩大片,上部由一條帶子聯結起來,系在腰上。

理由之二:
從音韻角度來看,詩文是講求押韻的,尤其古詩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兵收河南河北》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詩經·國風·邶風·綠衣》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郭茂倩《樂府詩集》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木蘭詩》
以上詩句中的“裳”字在句尾,正確的讀法非常明顯,應該都是cháng。
“裳”字一般只在現代漢語“衣裳”一詞中讀輕聲shang;
古詩文中應統一讀cháng。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