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尋找江城最美老師(尋找最美校友周一丹)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9)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譚雨欣
8月24日是周一丹的生日,她的維吾爾族學生麥熱姆尼薩通過微信祝她生日快樂。周一丹離開新疆已經兩年,但她們一直保持著聯系。
2018年,周一丹從邵陽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畢業。當年9月,她主動聯系新疆喀什疏附縣教育局,成為該縣塔什米里克鄉中學第三批支教老師。
坐了5天4夜的火車,她來到距家鄉安徽4500多公里,位于喀什噶爾綠洲上的疏附縣。在3個月的統一培訓之后,周一丹和其他20多位支教老師一起到塔什米里克鄉中學報到。

剛到學校,她就面臨兩個挑戰。
一是被安排教語文。周一丹是學美術專業的,之前從未接觸過語文教學,而當地正缺語文老師,她必須頂上。她不斷向同事請教,在開課前超額備課30個課時,反復琢磨,才敢去上課。
二是將學生的名字和人對上號。她教初一六班,班上42個孩子里,名字短的6個字,最長的有10多個字。語文課課時多,周一丹和學生們天天見面,下課了還找學生聊天,不到一周就能熟悉喊出所有學生的名字。
她負責的班級語文基礎比較薄弱。課上,周一丹會帶著學生一遍遍地讀、寫、說,從基礎開始,力圖讓每一個學生在拼音、筆順等方面不犯錯。一學期下來,六班的語文成績名列年級第一,平均分比第二名高了5分。
課下,她在聊天中給學生們制造語言環境。一開始,學生們只會用很簡單的句子,還有語法錯誤,但周一丹從不強硬地糾正學生,而是展示正確的用法。潛移默化中,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越來越好。
周一丹一邊鉆研教學技能,一邊用愛心呵護著孩子們。班上一位叫依麗米古麗·圖爾貢的學生是家中3個孩子的老大,因家庭困難曾難以繼續學業。了解情況后,周一丹經常在放學后和她一起回家,找時間給她補課,還幫著照看她的弟弟妹妹,一起干農活。慢慢地,依麗米古麗·圖爾貢的成績從班級后幾名,一路上升到班級前15名。
如今,六班入學42人,畢業42人,10人考上高中,2人前往內地上職高。班級的語文成績一直到畢業都穩居第一。
3年支教時間里,周一丹開展了300余場次家訪活動,召開600多場次的家庭課堂,為有特殊需求的同學們送教上門。她累計承擔授課任務2000余節,總授課時長約1000小時,完成教案300余篇,3次榮獲學校優秀教師稱號。

周一丹說:“教完1年之后,我很想家。但我是從初一就開始教的,而孩子們能跟著老師的節奏學習是最好的,中途換老師不利于他們的學習,所以再想回家也得把3年帶完。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這3年很圓滿。”
對于周一丹來說,這是此生難忘的3年。她記得當地老師的熱情,她和同事被邀請去他們家里圍成一圈吃飯,吃完了還唱歌跳舞;她記得新疆的風景,春天十里杏花紛紛,秋天路兩旁的胡楊樹宛若油畫;她還記得暑假自駕游,走過巍峨峽谷、遼闊草原,南疆的風吹過沙漠,拂過她的臉頰。
這3年同樣是新疆發展很快的3年。周一丹說,她看著塔什米里克鄉的超市和物流點漸漸多起來,柜臺銷售人員的漢語也從生疏變為熟悉;交通也越來越便利,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她看到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的成果。
作為黨員,她同樣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新冠肺炎疫情來臨之際,她主動請纓參加隔離點布置工作,負責檔案整理,收集并上報困難群眾訴求,堅守在抗疫一線40多天。
青春短暫,但若與時代同頻,則芳華永存。如今,周一丹回到家鄉安徽蚌埠,繼續從事語文教學。未來,她計劃繼續深造,在教師崗位上走得更遠。
(一審:譚雨欣;二審:劉文韜;三審:楊又華)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