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0)

語文的學習途徑有七個:讀寫背聽說思行。讀就是閱讀,就是讀書;寫包括兩項內容:一項是指各種形式的寫作,一項是指寫字。背就是背誦。學語文,光讀不背,語文能力缺乏根基,這樣的語文能力不牢靠,經不起實踐檢驗。
聽就是聽話,說就是說話。這兩項能力是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時時刻刻都不能離開的能力,所以,對每個人來說,似乎都很熟悉、很了解。但根據筆者的觀察和經驗,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為什么呢?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有許多人其實既不會聽,也不會說。聽別人說話,往往聽不出個頭緒,至于人家說話中的弦外之音,更是觸摸不到。自己說話,如果是日常生活中同事、朋友、親人等之間的日常交流,還能湊合;倘若讓他圍繞某個中心說一段有意義、有條理的話,則大多數人很難勝任。這一點,我們經常可以從單位舉辦的某項活動中或民間舉辦的某項活動中,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這個時候,你聽他說話,不是結結巴巴、詞不達意,就是語無倫次、缺乏邏輯性。所以,從這角度出發來看,真正的聽說能力并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樣可以不經訓練就可以自然獲得。
思就是思考。讀寫背聽說是語言的實際運用活動,作為一個語言的運用者,要想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除了要在多讀、多寫、多背、多聽、多說上狠下功夫外,還得不停地思考。孔老夫子名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要想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思就是一條必不可少的途徑。
行就是行動,就是實踐。語文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說是為了獲得語文運用能力,有人說是為了考試,有人說是為了生活、工作,有人說是為了提高文化素養,等等。應該說,前邊的這些回答都是正確的。但都沒有說到根本上。語文學習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根本目的是為了做人,是為了提高做人的境界,是為了豐富做人的精神世界,是為了使一個人更像一個人,而不是像其他什么東西。而一個人要達到這個目的,你就必須將通過讀寫背聽說思獲得的東西滲透、體現、落實到你的行動中,從而使你的讀寫生活同你的現實生活合二為一。如此,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就完成了。

語文學習的途徑雖有7條,但在實際使用中,這7條途徑并不是同等重要的,而是有著輕重主次之分的。具體來說,在這7條途徑中,行居于最高峰。因為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行,就是將自己的語文生活同現實生活合二為一,所以,倘若撇開了行,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模糊了。同時,行反過來還促進著讀寫背聽說思,使讀寫背聽說思更富現實性、針對性。
讀寫居于第二位。雖然如此,但這并不意味著讀寫是可以輕視的。恰恰相反,在語文學習的這7條途徑中,讀寫是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我們一輩子都必須堅持去走的路,都必須努力去打磨的語文能力。個種的原因其實也很好理解:假如沒有了讀寫,語文能力會是個什么樣子呢?答案只能是是具空殼。不僅如此,假如沒有了讀寫,其他5條途徑或5項能力也就得不到一點實質性的、有價值內容了。
背思居于第三梯隊,是語文學習中僅次于讀寫的語文學習途徑和語文能力。讀寫只要通過背思,讀寫才能有根基,有進步,有提升。讀寫如果缺失背思,讀寫的提升會非常緩慢,這樣的讀寫能力也不牢靠。聽說屬于第四梯隊。之所以這樣界定,主要原因在于聽說能力——尤其是專業的聽說能力——并不是每個人都必須的。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講,在現實生活中,只要你的聽說能力能同別人開展正常的日常交流就夠了,沒有必要非得接受專門的訓練。
語文能力是每個生活在這個世界中的人不可或缺的一項能力。自然地,學習語文,學好語文也就成了每個生活在這個世界中的人不能不認真為之的一件事情。在當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在當今這個各種各樣的媒體競相綻放的時代,學習語文、學好語文更是顯得格外耀眼奪目!作為一個生活在現代的人,如果你不想成為一個時代的落伍者,那么,就從學習語文開始,并把語文學習安放在你生活的中心位置吧。因為只有這樣,你才會成為現代生活的弄潮兒,現代生活的沖浪者。否則,等待你的只能是落寞、失敗,甚至一生的傷心。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715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