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知識>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整體框架(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傳統(tǒng)文化整理)
發(fā)布時間:2024-01-22閱讀(14)

第一單元
1.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語出南宋志南和尚《絕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楊柳風(fēng),吹動楊柳的風(fēng),指春風(fēng)。
2.水墨畫:純用水墨不著色彩的國畫。
3.木刻:版畫的一種。用刀在木板上刻畫,再用紙拓印出
來的一種圖畫
4.左遷:古尊右卑左,左遷即降職,貶官。
5.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龍標(biāo),指王昌齡,古代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第二單元
1.菡萏:荷花的別稱
2.《世說新語》: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是由南朝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3.君:對別人的尊稱,您。
4.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5.家君: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
第三單元
1.書塾:就是私塾,舊時家庭、宗族或教師自己設(shè)立的教
學(xué)場所
扁:上面題著作為標(biāo)記或贊揚(yáng)文字的長方形橫牌?,F(xiàn)
在寫作“匾”
3.宿儒:書念得很多的老學(xué)者。宿,有長久從事某種工作的意思。
4.對課:即“對對子”,舊時學(xué)習(xí)詞句和準(zhǔn)備作詩的一種練習(xí)。一般先生出上聯(lián),學(xué)生對下聯(lián)
5.同窗:舊時對同學(xué)的稱呼,意思是同在一個窗下念書的人。
6.戒尺:舊時教師用來責(zé)罰學(xué)生(打手心)的長條形木板
7.盔甲:古代軍人打仗時穿戴的護(hù)身戰(zhàn)衣。頭上戴的叫作“盔”,身上穿的叫作“甲
8.繡像:明清以來的通俗小說,前面往往附有書中人物的畫像,用線條勾勒,描繪精細(xì),像絲繡而成,故稱為“繡像
9.影寫:把紙蒙在字帖上照著描。
10.錫箔:上面涂著一層薄錫的紙,舊時多用于祭奠死去
11.紳士:舊時地方上有地位、有勢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職官僚
12.儒家代表人物:“至圣”孔子、“亞圣”孟子13.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14.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15.四書:《論語》《孟子》《大學(xué)》《中庸》。
16.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17.而立:指男子三十歲18.不惑:指男子四十歲
19.知命:指男子五十歲
20.耳順:指六十歲
21.九日:指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為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叫“重九”。有出游賞景、登高遠(yuǎn)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習(xí)俗。(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成為尊老、敬老、愛老老的老年人的節(jié)日。)
22.送酒:此處化用有關(guān)陶淵明的典故。據(jù)南朝梁蕭統(tǒng)《陶淵明傳》記載:陶淵明重陽日在宅邊的菊花叢中悶坐,剛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來,于是痛飲至醉而歸
第五單元
1.“杜宇”“望帝”:杜宇是傳說中的古蜀國國王,號望帝死后化為杜鵑,日夜悲鳴,啼聲凄切,淚盡繼而流血。2.《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读凝S異》的意思是在書房里記錄奇異的故事,“聊齋”是他書齋名稱,“志”是指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
第六單元
1.欽差大臣: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辦理重大事情的官員。欽,指皇帝親自做某事
2.華蓋:古代帝王所乘車子上的傘形遮蔽物。文
3.典禮官:掌管大典儀式的官員
4.牛郎織女: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
5.七夕: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相傳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千百年來這個古老而動人的愛情故事,世代流傳,這一天還被現(xiàn)代人譽(yù)為中國版的“情人節(jié)”。
6.女媧:神話傳說中造人、補(bǔ)天的神
7.《呂氏春秋》:又稱《呂覽》,先秦雜家代表著作。全書共二十六卷,分為十二記、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篇。
8.《列子》:舊日題為列御寇著。據(jù)后人考證,可能是晉代人的作品。今存八篇,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724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