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高二語文考試試卷及答案 高二語文試題刷起來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9)
2020北京豐臺高二(下)期末語文 2020.07,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高二語文考試試卷及答案 高二語文試題刷起來?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高二語文考試試卷及答案 高二語文試題刷起來
2020北京豐臺高二(下)期末語文
2020.07
考生須知
1.答題前,考生務必先將答題卡上的學校、年級、班級、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簽字筆填寫清楚,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在答題卡的“條形碼粘貼區”貼好條形碼。
2.本次考試所有答題均在答題卡上完成。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以正確填涂方式將各小題對應選項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除干凈后再選涂其它選項。非選擇題必須使用標準黑色字跡簽字筆書寫,要求字體工整、字跡清楚。
3.請嚴格按照答題卡上題號在相應答題區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
4.本試卷共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一、本大題共4小題,共15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4題。
材料一
目前世界各國城市垃圾的處理方式主要是填埋或焚燒。填埋處理簡單便于操作,但很容易給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是垃圾焚燒的主要特征。據有關資料表明,垃圾焚燒廠的用地面積僅僅是垃圾填埋廠的1/20-1/15;垃圾在填埋廠中一般需要7年到30年的分解時間,焚燒處理只需要2個小時左右;一般來說,填埋垃圾可減少大約30%的容量,焚燒卻可減少90%。焚燒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己經有30年了,從最初引進小型的垃圾焚燒廠,發展到了現在規范化、規模化的焚燒發電廠。《中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中國垃圾發電裝機容量已達到69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350億千瓦時,年垃圾處理量超過1.05億噸,占全國城鎮垃圾清運量的35%以上。
垃圾焚燒最重要的一個程序是將廚余垃圾(濕垃圾)分離出來。在沒有垃圾分類之前,混合大量廚余垃圾(濕垃圾)的混合垃圾焚燒發電效率較低,每噸垃圾發電400-450
度。不含水分的垃圾焚燒效率最高,每噸發電可達600-800度。因此,從能量轉換率來看,把廚余垃圾(濕垃圾)分離出去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方式。而且焚燒廚余垃圾(濕垃圾)容易產生二噁英,同樣污染環境。焚燒垃圾的溫度需要保持在850℃之上,才能避免二噁英的產生。但廚余垃圾水分較多,焚燒時溫度不容易達到高溫,因而會產生較多的二噁英。此外,混合廚余垃圾的垃圾焚燒后也會產生較多的殘渣,為15%-20%,但不包含廚余垃圾的垃圾焚燒后只產生1.5%-2%的殘渣。因此混合垃圾焚燒后如不處理,也會污染環境。如果把廚余垃圾分開,則可以把它送到再生資源中心進行專門處理,在卸入受料機后,廚余垃圾中可利用的有機物經過處理,不到14小時就會轉化成土壤調理劑產品;污水中的油脂會被提取后最終加工成生物柴油;不可利用的部分最終才被運送到焚燒廠發電。
中國是一個垃圾生產大國,根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2015年提供的數據,我國人均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為440千克,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在增長。在全國生活垃圾中,廚余垃圾占50%以上。而垃圾分類可以使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減少三分之二,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質,使得焚燒(或填埋)得以更好地無害化處理。
1.依據材料一,相較于“垃圾填埋”,下列對“垃圾焚燒”優勢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垃圾焚燒廠占地較少,節約土地資源
B.垃圾焚燒處理所需時間短,操作簡單
C.垃圾焚燒處理能更顯著地減少垃圾容量
D.“垃圾焚燒”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化發展
2.依據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將廚余垃圾分離出來,可以提高垃圾焚燒效率
B.分離出去廚余垃圾后焚燒,就不會產生二噁英
C.分離出去廚余垃圾后焚燒,只有少量殘渣產生
D.分離出去廚余垃圾,能提高資源的再利用價值
材料二
德國并非是最早開始對垃圾問題進行治理的國家,但其成功治理垃圾問題的模式卻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德國政府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重視垃圾問題的管理,在此之前,整個德國的垃圾堆放場數量高達5000個。而到2007年9月,德國的垃圾填埋廠僅剩160個,垃圾處理方式由傳統填埋為主逐漸變為以焚燒和生物處理技術為主,這也是德國目前處理垃圾問題的主要方式。
德國垃圾治理模式的重要保障是德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垃圾處理法》是德國垃圾治理法律中的核心部分,對垃圾處理從源頭到分類、處理、循環再利用等整個過程做了詳細而又明確的規定。從法律規范的角度來看現有德國垃圾處理的法律法規,其對每個公民的舉止行為做出的嚴格約束,讓每個人都在這種約束下參與到環保中去。其次,德國在垃圾分類、回收方面經驗豐富,而且實行效果顯著。建筑垃圾、礦山垃圾、工業垃圾、城市垃圾是德國垃圾的主要分類。而居民家中的垃圾又可分為不同類別,如可回收物品、普通垃圾、大件的垃圾以及公共垃圾等。在垃圾的收集環節中,一般配有黃色、藍色、棕色和綠色4種顏色的垃圾桶。每種顏色的垃圾桶代表著一類垃圾。在垃圾分類問題上,德國人從小就培養了良好的習慣,他們會將分類好的垃圾主動投放至所在居民區的指定垃圾回收點。在垃圾處理的環節中,有相應的垃圾回收公司會到所有指定垃圾回收點進行集中收集并做分類處理,在實現部分垃圾的循環利用、提高資源使用率的同時,又減少了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垃圾處理主要包括可回收物質、可生物降解物質和參與物質三種方式。
也正是由于德國這些卓有成效的做法,使得處于錯誤位置的垃圾,最終能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或回收循環利用,或降解處理,在實現其價值的同時,又起到了環保的作用。
3.依據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德國垃圾治理模式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和推廣
B.多年的垃圾治理,使德國垃圾填埋廠大幅減少
C.德國垃圾分類的經驗豐富,而且實行效果顯著
D.德國成功治理了垃圾問題,同時也有利于環保
4.依據材料一、材料二,針對中國的垃圾處理現狀提出合理化建議。(6分)
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19分。
(一)閱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完成5~9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5.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攝乎大國之間攝:夾、迫近
B.以俟君子俟:等待
C.異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
D.吾與點也與:和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毋吾以也加之以師旅
B.異乎三子者之撰何傷乎
C.子路率爾而對曰詠而歸
D.如其禮樂亦各言其志也
7.下列句子中,與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浴乎沂
A.以吾一日長乎爾B.不吾知也C.加之以師旅D.為國以禮
8.將下面句子譯為現代漢語(4分)
①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②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9.本文語言雖凝練、簡短,卻恰切地表現出人物的個性特點。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4分)
(二)根據要求,完成第10題。(共5分)
10.閱讀下面《論語?先進》的文字,回答問題。
子路問:“聞斯①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注釋:①斯:就。②兼人:勇于作為。
①子路、冉有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孔子為什么卻給出了不同的回答?結合內容,簡要說明。(4分)
②《論語?先進》這段文字反映了孔子怎樣的教育思想?(1分)
三、本大題共5小題,共28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1~13題。
閣夜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11.下面對詩歌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歲暮時節,在遠離家鄉的偏遠的夔州,霜雪徹夜飄飛,寒氣逼人。
B.頷聯:拂曉時分,聽到軍中悲壯的鼓角聲,看到峽江中星河的倒影隨波搖動。
C.頸聯:征戰的消息引起千家慟哭,漁人、樵夫們在好幾個地方唱起了民歌。
D.尾聯:歷史上的風云人物都終歸于黃土,我的寂寞苦悶又算得了什么呢?
12.杜詩用字凝練,請賞析首聯中的“催”字。(3分)
13.這首詩非為一時一事所作,而是詩人飽經滄桑之后,把多種悲慨集于筆端。結合詩句,簡要概括詩人有哪些悲慨?(4分)
(二)根據要求,完成14~15題。
14.在橫線處寫出詩文原句(限選其中4道題)。(8分)
①誠既勇兮又以武,。身既死兮神以靈,!(屈原《國殤》)
②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③,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④樓船夜雪瓜洲渡,。,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
⑤,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李煜《虞美人》)
⑥獨夫之心,。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杜牧《阿房宮賦》)
15.《紅樓夢》第5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以判詞來講述人物的命運。請從下面三則判詞中任選一則,回答問題。(10分)
①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②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云飛。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這則判詞說的人物是誰?請結合《紅樓夢》的相關情節,為這個人物寫一則簡介。150字左右。
四、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作品,完成16~20題。
向鳥懺悔
艾吉
鳥太多,傷害鳥,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看,我們用竹篾編一種支鳥的竹器,只消在苞谷地,隨便挖翻一小片新鮮的土,支好竹器,竹器上壓塊石頭,拿土里的蚯蚓作誘餌,鳥保準上鉤。蚯蚓在竹器里面活跳跳地招惹,鳥一時被美餐弄昏了頭,忘了這是陷阱,撲向誘餌。使勁一拉誘餌,就被竹器蓋住。我們就在外邊燒了吃,吃不完的拿回家里。客人來時,飯桌上常常有一碗野味。
大人有些炫耀似的介紹,是兒子支回來的。我們也會得到客人的幾句“勤快”“有本事”
之類臉上添光的話。
捉鳥窩,也是一項滅鳥的內容。比如聾子雀,繁殖得非常快,遍地都是它們的身影。據說,耳朵是聾的。春夏時節筑新窩,產卵。奇怪的是,它們總愛把窩筑在路邊的草窠中。人路過時只要腳步不重,它們不會受驚;萬一被驚動了,它們“撲棱”飛出來,窩便暴露了。看好了它們的窩,在孵卵時,不管白天夜晚,只要躡手躡腳地靠近,飛快按住窩,沉浸在將要當媽媽的幸福中的聾子雀,束手無策,乖乖做俘虜。妻子被捉去,丈夫傷心得幾天都處在毀掉家園的悲痛中,撕心裂肺地呼叫。
烏鴉做窩,都是在人爬不上去的大樹頂。有一次,一位去放牛的伙伴,瞄好有棵大樹上有一窩烏鴉,他試過了,爬得上去。我們五六個人在一個下午,去劫持烏鴉窩。看見一群賊前來侵犯,兩只大烏鴉拼死守住家門,不讓傷害沒有幾天就可以展翅飛翔的孩子。我們提著刀,任它們怎么亂喊亂叫,采用一百般武藝攻擊,烏鴉終究不是我們這群小“壞蛋”的對手。娃娃在我們手里哭,父母跟了我們一路,“呱啊——呱啊——”,可是,我們不是什么菩薩心腸的小祖宗,而是一群該喂豺狼的“壞蛋”。我們不但不難過,還得意揚揚,像打勝仗的軍隊凱旋而歸。
整個村子,家家戶戶都是茅草屋頂。那時,麻雀多得可以遮住天空。麻雀像雞,跟人們朝夕相處,形影不離。屋頂的茅草堆,到處是麻雀熱乎乎的窩。大人勸告我們,打麻雀耳朵會聾,眼睛會瞎,嘴里會生蛆。但我們只圖好玩,趁大人出去干活兒,上屋頂掏窩。一只只剛會飛的小麻雀,用線牽住,在街上放飛,看誰的飛得高。還故意在麻雀父母眼前捉弄它們的子女,那“啾、啾、啾”焦急的哭喊聲,多好聽。全中國打麻雀的年代,我還沒有出生。那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消滅麻雀的運動。麻雀當然沒有絲毫的反抗能力,也不可能上街頭游行,抗議人不講“人道”,它們只能莫名其妙地在劫難逃。打不著麻雀,就趕著它們不讓停歇,在空中飛,實在飛不動了,掉在地上死去。人定勝天。天都可以勝,何況小小的麻雀呢?但最后的勝利者,究竟是人還是天?
村里許多人家有火藥槍,都是打獵用的。從我記事起,大的野獸很少了,鳥卻是要打多少有多少。我親眼見過,有人從村里幾十米高的萬年青樹上,打下一對兒正在賞月的貓頭鷹。幽靜的山村,貓頭鷹一夜到亮,“咕、咕”地說夢話,往日是怎樣的安詳啊!此后,村里的夜晚,凄涼了好長時間,人們的心里仿佛起了青苔。有老人嘆氣,打不得!打不得!連貓頭鷹都打,還是不是人?
誰能想到,會有這樣一天到來。
農村一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那股可怕的不知從哪兒冒出的毀滅森林的野蠻,一夜之間橫行霸道。一片片森林,你砍我砍,砍了不說,連根都不放過。綠波蕩漾的山山嶺嶺,轉眼間像剝了一層皮。
繼而,喜鵲不見了。當年,村里的那棵異常高大的萬年青樹,可是有幾窩喜鵲。“枝頭喜鵲喳喳叫”的情景,像溫暖的陽光,鍍亮了人們的心田。野外的許多大樹上,更是喜鵲棲居的天堂。在我憂傷的文字里,細心的人們會隱隱約約地聽到喜鵲的叫聲,像早已不在世的祖先,在夢里親昵地問寒問暖。總有一天,我會去見祖先,但喜鵲還會在那塊衣胞之地,帶給人們美好的心情嗎?
繼而,烏鴉不見了。傳說烏鴉是窮人的骨頭變的。我們這些窮人,卻把它們當作不吉利的鳥。烏鴉飛過村子上空,聽見它們悲傷的“呱呱”啼叫,認為就要帶來災難。其實,它們何時給人們造成禍害。災難都是人自己制造的。那么黑,黑得油亮,比黑夜還黑,像我的民族的土布衣服一樣黝黑的一種鳥,背井離鄉,流亡到了哪里?
繼而,跟人們廝守了千百年的麻雀不見了。它們為什么竟會舍得拋棄生于斯長于斯的故土。難道它們對父老鄉親已絕望,對一塊融入體溫、呼吸、靈魂的土地已厭倦?
是的,我在許多城市見到了麻雀,而在鄉村反倒沒有麻雀的影子,這種喧嘩、浮躁的時代里的奇怪現象,讓我感到睜不開眼、透不過氣的迷惘。白天,當我獨自待在城市的家里,讀書、寫作、聽音樂,或者無所事事地遐想,時常見到一兩只麻雀飛到窗臺,東張西望地停留一陣,叫幾聲,然后飛走。說不清它們來自哪個鄉村,想對我說什么。我只希望它們常來。
城里四處可見提鳥籠的閑人,招搖過市;公園里有些角落,集中著一批批遛鳥的人。畫眉能唱,籠子里這類閉不住嘴的家伙自然居多,此外,各種各樣見過沒見過的鳥也不少。鳥斗不過人,鳥便漸漸染上了社會性、人性。只有人記得它們曾經是鳥,但鳥忘記了自己曾經是鳥,屬于大自然。我沒有研究過放出籠子的畫眉,是否會如釋重負地感到脫離了苦海,在無遮無攔的天空張開呼啦啦的翅膀,為自由高喊“萬歲”。但我確實見過有些鳥,放出籠子后不知所措,翅膀不會飛了,見到天空也羞羞答答。社會與自然,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間悄悄失衡了。人離大自然越來越遠,鳥卻跟社會越來越近。我走在大街上,聽見鳥叫,但沒有了鳥叫的感覺,只是感覺到,被噪聲污染的城市,又增加了新的噪聲。
16.文中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炫(xuàn)耀B.草窠(kē)C.棲(qī)居D.黝(yōu)黑
1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理所當然”一詞為下文傷害鳥的種種行為做了鋪墊;“似乎”一詞,為后文嘆惋“鳥的逐漸消失”做了情感鋪墊。
B.莫名其妙地在劫難逃:說明鳥類沒有任何原因地就招來了這場無妄之災,遭到了人類的虐殺。兩個詞語連用,流露了作者對這場運動的否定。
C.是否會如釋重負地感到脫離了苦海:“如釋重負”一詞寫鳥兒脫離鳥籠的束縛后,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快樂,作者為它們回歸大自然感到欣喜。
D.放出籠子后不知所措:被豢養的鳥逐漸失去了鳥兒向往自由的本性,當它們被放出后,面對本應熟識的自然家園,反而因不習慣而惶恐不安。
18.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鄉村中的人們捕捉鳥、傷害鳥、虐殺鳥的方式五花八門——捉鳥窩、掏鳥窩、支捕鳥器、用獵槍打……有些人以此為樂,但老人們卻有不同的認識。
B.文中連續三段“繼而”的客觀陳述,向人們展示了觸目驚心的鄉村現狀:鳥類正在離我們遠去。這三段結尾又以不同的追問,促使人們進行反思。
C.文章運用了擬人、反問、比喻以及對比等多種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人們的傷鳥行為,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人類傷害鳥類這一行為的否定與批判。
D.“只是感覺到,被噪聲污染的城市,又增加了新的噪聲”中“噪聲”一詞隱含作者對飛到城市的鳥類的鳴叫聲的厭煩,說明作者不喜歡城里有鳥鳴聲。
19.文章題目是“向鳥懺悔”,人們應該向鳥懺悔什么?請結合全文內容簡要概括。(6分)
20.請對文中第3段畫線句進行賞析。(4分)
五、本大題共1小題,共40分。
21.作文(4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向鳥懺悔》一文借“向鳥懺悔”告訴我們對生命、自然……應心存敬畏。請你以“心存敬畏”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②請你展開想象,以“他們”為題,構思一篇記敘文。
要求:立意積極向上,敘事符合邏輯;時間、地點、人物、敘事人稱自定;有細節,有描寫。
豐臺區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練習
高 二 語 文 試 卷 答 案 2020.07
一、本大題共4小題,共15分。
1. B(3分) 2. B(3分) 3. A(3分)
4. 采用焚燒或生物處理技術處理垃圾;制定完善的垃圾處理的法律法規;規范垃圾分類、回收等各環節,并落實到位。
(6分。每條2分。)
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19分。
5.D(2分) 6.C(2分) 7. B(2分)
8. ①假如有人了解你們,那么(你們)打算怎么辦呢?
②(如果)讓我去治理這個國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
(4分。一句2分。)
9. 答案示例:
子路是個急性子的人,老師的話音剛落,他就搶先發言。“率爾”兩字,很準確地表現出子路直率自信而又粗疏魯莽的性格。治理“千乘之國”的志向,也表現了子路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才能。
(4分。個性特點,2分;分析,2分。)
10. ①子路、冉有問了同樣的問題,孔子要求子路聽到不要馬上做,要向父兄請教,因為子路膽大,需要約束。孔子主張冉有立刻去做,因為冉有做事易退縮,需要鼓勵。(4分)
②因材施教 (1分)
三、本大題共5小題,共28分。
11. A(3分)
12. 答案示例:
催,催促。剛剛放晴的太陽好像被催促著似的匆匆收斂了最后一抹余暉。一個“催”字,既是寫景,形象地說明夜長晝短;又有人生感受,詩人被光陰催促著到了暮年,寫出了光陰荏苒、來日無多的緊迫感。
(3分。解字或解句,1分;分析,2分。)
13. 答案示例:
時光飛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客居他鄉、漂泊天涯的孤寂;對百姓因戰爭而勞頓的痛惜;宇宙永恒人生無常的悲哀;老病孤獨、親朋音信斷絕的寂寥和無奈。
(4分。答出四點即可。)
14. ①終剛強兮不可凌 魂魄毅兮為鬼雄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③三顧頻煩天下計 長使英雄淚滿襟
④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
⑤雕欄玉砌應猶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⑥日益驕固 可憐焦土
(8分。任選其中四句。句中有錯別字、多字、少字,則該句不得分。)
15.(10分)
一類卷(8—10分),符合題意,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表達流暢,較有文采。
二類卷(5—7分),基本符合題意,內容較充實,結構基本完整,語言通順。
三類卷(1—4分),偏離題意,內容空洞,結構不完整,語病較多。
四、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
16. D(2分) 17. C(3分) 18. D(3分)
19. 向鳥懺悔:在農村,為了口腹之欲或嬉戲之樂,人們肆無忌憚地捕殺和虐殺各種鳥類,讓鳥失去了生命。砍伐樹林,使鳥失去了棲居的家園。在城市,人們囚禁鳥,剝奪了鳥的自由。
(6分。每點2分。)
20. 答案示例:
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通過寫喜鵲媽媽的“束手無策”和喜鵲爸爸“撕心裂肺的呼叫”,生動形象地寫出聾子雀失去親人和家園的悲痛,讓讀者感同身受,從而反觀和思考人類這種傷害鳥類、毀滅自然的行為的惡劣。
(4分。手法,1分;解釋,1分;作用,2分。)
五、本大題共1小題,共40分。
21.(40分)
評分標準參考北京市合格性考試作文評分標準。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083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