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山水技法有哪些
發(fā)布時間:2025-11-02閱讀(1)
1、勾:勾即勾勒、勾線,其目的一是寫其造型,二是表達質感。2、皴:原是皮膚受凍坼裂之意,現(xiàn)運用到山水畫中,可表現(xiàn)山石樹木粗糙的紋理結構。3、擦:起到充實皴法的作用。擦和皴經常是混合運用,作畫時可邊皴邊擦,皴到后來筆鋒往往會散開,可以繼續(xù)用之,以平禿、破散、松軟之筆加強畫面的蒼潤渾厚之感。4、點:是對線和面的配合和補充。積點可以成線,但又不同于線,點到水墨交融時以成面,但又不等于面。5、染:將畫面賦予色彩或墨色,增強物象的凹凸變化,使凹處深暗,凸處淡明。 國畫:起源于漢代,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chuàng)作上,體現(xiàn)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lián)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中國畫自古就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科,其師承傳授,都依老師的專長按科進行。元代以后,人物畫衰落,山水、花鳥興盛。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1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