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兒童是最富有活力的。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萬事萬物充滿了好奇,涌動著探索的欲望,尤其有著大膽的、夢幻般的想象力。
本文從“我”的愿望出發,展開大膽想象,講述了“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發生的一連串奇妙的事情。故事貼近兒童生活,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新奇的想象,不拘一格的想象。

梳理故事脈絡:課文共有23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4自然段),寫“我”不想回家吃飯,想變成一棵樹,結果真的變成了一棵樹。第二部分(第5~20自然段),寫“我”變成樹后發生的奇妙的事。第三部分(第21~23自然段),寫媽媽知道了“我”的秘密。
抓關鍵詞復述故事:
默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我”因為__________,而希望自己變成___________。愿望居然實現后,發生了一連串奇妙有趣的事:________長滿了________的鳥窩,___________住進了鳥窩,________也住進了鳥窩,他們一起_____________,把我饞的__________。

讀準字詞,分類書寫
1、認讀生字。第一組詞語:癢癢的、橢圓形、菱形、鱷魚、糖醋排骨、麻煩,在讀這些詞語時要注意“癢、菱形、腸”是后鼻音,“醋”是平舌音;“麻煩”的“煩”在詞語中讀輕聲。可以用圖片理解“香腸、糖醋排骨、鱷魚、菱形”這四個詞語。
第二組詞語(擬聲詞):嗵嗵、丁零、咕嚕嚕,這些詞語都是文中的擬聲詞,讀讀看,都是模擬什么發出的聲音?“嗵嗵”表示敲門聲或者心跳的聲音;“丁零”是鬧鐘或者風鈴的聲音,悅耳動聽;“咕嚕嚕”是肚子饑餓游戲時發出的聲音。
2、分類書寫
13個要求會寫的字中,可以按同部件的字分為兩類。首先是同偏旁的字,如狐、貍、繼、續。其中狐貍是一種動物,這兩個字都是反犬旁,左窄右寬;“繼、續”都是絞絲旁,注意“繼”字右邊的筆畫,里面的“米”最后一筆為點。還有就是帶有同一部件的字,如“秘、密”。它們帶有同一部件“必”,但兩個“必”寫法不同,第一個可以寫得高一點,第二個可以寫得扁一點。
這三個詞有相同的部件,孩子容易混淆,因此學習時要引導孩子找到相同點,說識記方法入手,進一步加深孩子對這些詞的印象。

讀讀說說,感悟想象
默讀課文,說說你覺得英英的哪些想象非常有意思?畫出來。
英英的想象特別有意思,想變成樹,就變成樹;樹上長的不是蘋果,是鳥窩,鳥窩還是各種不同形狀的。小動物們能住進鳥窩,樹能彎腰讓客人進來。媽媽也背著大包來了,還給小動物們分事物吃,樹甚至還流口水……這些有意思的想象都具有鮮明的特點,它們都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的,在故事中就變成了可能,真是太有意思了!

三年級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開始進入一個關鍵期,逐步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但他們仍需要借助具體事物的形象和具體的文本引路才能實現這一點。在學習課文時,讓孩子讀文批注就是為了讓孩子自學、批注、交流中進一步感受想象的方法和奇妙,從而為后面的放飛想象做好積淀。

讀讀說說,放飛想象
1、英英因為不想被人打擾,所以變成了_____________,樹上冒出了_______________,還長滿了_______。
想象可真奇特,難怪這個故事讀起來這么有意思。請你也學著英英的樣子寫一寫:我想變成________想著想著,就覺得______________,一看,發現_____________。
2、同學們,如果你也變成了一棵樹,你希望這棵樹上長什么呢?
3、如果你也會變,你想變成什么?變了以后會發生什么奇妙的事?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們也可以編出生動有趣的故事。先說一說。然后再仿照課文寫一寫。

從閱讀學寫作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學著英英的樣子變一變,在學生練說時搭建語言支架,有支架助力,有想象的支援,學生并不會覺得很困難。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