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第四單元核心考點清單,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重點歸納?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重點歸納
第四單元核心考點清單
12 古?詩?三?首
讀準字音
家祭(jì) 臨安邸(dǐ) 己亥(hài)
齊喑(yīn) 恃(shì)風雷 抖擻(sǒu)
寫對字形
祭:上部左邊是兩個點,不要寫成“夕”。
乃:第一筆是橫折折折鉤,第二筆是撇。
重點詩句
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乃翁:你們的父親。
(2)詩意:等到將來朝廷軍隊挺進北方,收復中原的那一天,祭祀祖先的時候,不要忘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啊!
2.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醉:沉醉。 直:簡直。
(2)詩意:陣陣溫暖的風把那些當政者吹得醉生夢死,他們簡直把這臨時避難的杭州當成汴州了。
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1)重:重新。 ?抖擻:振作精神。
拘:拘泥,束縛。
(2)詩意: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格地選拔人才。
?
感知課文
1.《示兒》的作者是宋代詩人陸游,字務觀,號放翁。這首詩是詩人臨終前寫給兒子的絕筆詩,表達了詩人至死不忘收復失地、渴望統一祖國的熱切心情。
2.《題臨安邸》的作者是宋代詩人林升,字云友。這首詩是詩人題寫在臨安一家旅店墻壁上的詩。全詩諷刺了南宋統治者忘記了自己的國家正處于危難之中,被淫靡之風熏得醉生夢死,茍且偷生。
3.《己亥雜詩》作者是清代詩人龔自珍,詩人批判了死氣沉沉、缺乏生機的社會現狀,希望巨大的社會變革迅速到來。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未來命運的關切和對當政者能夠廣納人才的渴望。
13 少年中國說(節選)
讀準字音
寫對字形
皇:書寫時注意橫畫的間距要均衡。
履:書寫“尸”時,橫不宜寫得過長,長撇要向下舒展。
重點句段
1.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意思:紅日剛剛升起,道路充滿霞光,象征著少年中國的燦爛前程。
2.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1)河:指黃河。
(2)意思:黃河之水從地下冒出,洶涌奔瀉浩浩蕩蕩,象征著少年中國的發展無可限量。
3.潛龍騰淵,鱗爪飛揚。
意思:潛龍從深淵中騰躍而起,它的鱗爪舞動飛揚,象征著少年中國突然崛起。
4.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意思: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獸都害怕驚慌,象征著少年中國的巨大聲威。
5.鷹隼試翼,風塵吸張。
意思:鷹隼展翅試飛,掀起狂風,飛沙走石,象征著少年中國的沖天氣勢。
6.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意思:奇花剛開始孕育蓓蕾,華美瑰麗,富麗堂皇,象征著少年中國的美好未來。
7.干將發硎,有作其芒。
(1)干將:古代寶劍名。 硎:磨刀石。
(2)意思:寶劍在磨刀石上磨,發出耀眼的光芒,象征著少年中國奮發有為。
8.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意思:頭頂著蒼天,腳踏著大地,象征著少年中國頂天立地。
9.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因為中國少年承擔著祖國繁榮昌盛的重任,所以少年強才能中國強;而強大富庶的中國為中國少年的成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故中國強所以少年強。因此,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感知課文
1.本文作者是梁啟超,是中國近代思想家、學者。
2.本文以整齊的句式描繪了少年中國的光輝前程,激勵中國少年發憤圖強,勇挑建設少年中國的歷史重任,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繁榮富強的殷切盼望。
?
14 圓明園的毀滅
讀準字音
殿(diàn)堂 不可估(gū)量
灰燼(jìn) 眾星拱(ɡǒng)月
安瀾(lán)園 玲瓏剔(tī)透
寫對字形
殿:左右寬窄相當,“共”字最后一筆點與右下部的“又”穿插避讓,“又”的捺畫要舒展。
奉:上部三橫長短不同,撇和捺不要相交。
形近字
拱(眾星拱月) 輝(光輝) ?境(境界)
供(供應) 揮(指揮) 鏡(鏡子)
積累詞語
不可估量 舉世聞名 眾星拱月
金碧輝煌 亭臺樓閣 詩情畫意
風景名勝 奇珍異寶
重點句段
1.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不可估量”的反復運用,加重了語氣,說明圓明園的毀滅對中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來說損失都大到無法計算,讓人們強烈感受到列強的殘暴、野蠻、可恥,表達了作者無比憤怒和萬分痛惜的感情。
2.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前半句為過渡句,后半句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說明了圓明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的年代跨度大、種類多、數量多,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從而突出它的文化藝術價值。它的毀滅,真是讓人痛心、惋惜。
3.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得動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凡是”“統統”等詞寫出了英法聯軍的貪婪無恥,“掠走”“破壞”“毀掉”等詞,寫出了英法聯軍殘暴野蠻的強盜嘴臉,激起了人們對英法聯軍的罪惡行徑的無比憎恨。
感知課文
1.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憤慨,激發了人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作者卻用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為什么?
答:目的是用對比手法,讓昔日圓明園的輝煌壯觀與現在的圓明園產生鮮明的對比,表達了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憎恨之情,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也使用了反襯的手法,作者用更多筆墨寫圓明園的輝煌、美好,后面寫圓明園的毀滅就讓人覺得惋惜,表達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
15* 小 島
讀準字音
海域(yù) 快艇(tǐng)
喉嚨(hóu?lónɡ) 湯勺(sháo)
攪(jiǎo)拌
感知課文
本文寫的是一位將軍到我國南海一個小島視察的故事,表現了駐守在小島的戰士們扎根海島、艱苦守島的精神和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懷。
?
日積月累
關于社會環境的詞語:
太平盛世 國泰民安 豐衣足食
安居樂業 政通人和 人壽年豐
夜不閉戶 路不拾遺
多事之秋 兵荒馬亂 流離失所
生靈涂炭 家破人亡 哀鴻遍野
民不聊生 內憂外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310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