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伯牙絕弦原文及翻譯問題(伯牙絕弦的注釋)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伯牙①鼓琴,鍾子期②聽之。方③鼓琴而志④在太⑤山,鍾子期曰:“善哉乎⑥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⑦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呂氏春秋?本味》
注釋:
①伯牙:俞伯牙,春秋時楚國人,琴藝精湛。
②鍾子期:春秋時楚國人,善聽音律。
③方:副詞,當。
④志:心意,志趣。
⑤太,同“泰”。
⑥乎:語氣助詞,表示贊美或感嘆,相當于“啊”或“呀”。
⑦湯湯(shāngshāng):水勢浩大的樣子。這里形容琴聲。
《伯牙絕弦》譯文
俞伯牙彈琴,鍾子期聽琴。俞伯牙彈琴,志趣在泰山,鍾子期說:“琴彈得多好啊,旋律巍峨雄壯,好比泰山。”不一會兒,俞伯牙的志趣在流水,鍾子期又說:“琴彈得真好啊,旋律浩浩蕩蕩,好比流水。”后來鍾子期死了,伯牙將琴砸碎,扯斷琴弦,終生不再彈琴,認為世上沒有足以使他再為之彈琴的人了。
伯牙絕弦,講述了一個“知音難遇”的故事,俞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聽音律。鍾子期病故后,俞伯牙悲痛萬分,認為世上再也不會有知音了,天下也不會再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了。所以就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扯斷琴弦,終生不再彈琴。“高山流水遇知音”中的“高山流水”和“知音”都出自這個故事。現在人們把精通音律、音樂的人或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稱為“知音”。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394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