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白居易在課本里有什么詩(語文課本中白居易的詩草)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朗誦/山東綜合廣播電臺 主播 子帆
圖/網絡 文/綜合
公元786年,也就是唐德宗貞元二年,16歲的白居易,在一場科場考試中,寫下了這首應考習作。按照唐代科場考試規矩,凡指定、限定的詩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后來也稱為“賦得體”。所以白居易的古詩《草》,其實原名為“賦得古原草送別”。從它的原題中,我們可以得知除了關鍵詞“草”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關鍵詞,也就是“送別”。而我們小學語文課本中缺少的后四句,寫的就是送別的內容。

至于其刪減的原因,應該是為了讓當時還是小孩子的我們,專注于“草”的精神。畢竟后四句詩中所抒發的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小學生們很難感受到,而且還寫得極其含蓄。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四句,也就是我們從小就能背誦的四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它的意思也很簡單,即古原上長滿了茂盛的青草,它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大火無法燒盡它,春風一吹它則又遍地滋生。簡單的從字面意思來看,它就是一曲贊美野草的頌歌。
而從其所具體的頑強生命力來看,它又可以升華為生命的頌歌。我們說白居易這兩句詩所寫的道理,其實每個人都懂,但是能夠像白居易一樣,在年僅16歲的時候,就能將其寫入詩中,且語言樸實有力,對仗天然工整,一字一句皆水到渠成就很難得了。所以白居易這首詩在當時就為人稱道。

據張固《幽閑鼓吹》記載,白居易在京城謁名士顧況時,準備投獻的詩文中便有這首詩。但顧況一開始沒有在意白居易,反而取笑他的名字說:“米價方貴,居亦弗易”,即長安的米價很貴,想要在長安混不容易呀。而當顧況讀到“野火燒不盡”二句時,不禁大為嗟賞,說:“道得個語,居亦易矣”。也就是有這樣的才華,在長安就很容易了。后來更是幫白居易到處宣傳此詩。

然后,我們再來看詩的后四句,也就是小學語文課本中缺少的那四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它的意思是說,古原上的青草香占滿了古道,陽光下的翠綠草色連著遠處的荒城。我在這里又送友人遠去,這萋萋芳草都是離別之情啊?!斑h芳侵古道”二句,是繼前面四句所寫的野草頑強生命力后,對野草的清香著重進行了描寫,同時也有一種春草蔓延擴展之勢。

至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它其實化自《楚辭》中的“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但原詩中的意思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遠游未歸的人。而白居易這里則是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加了送別友人時的愁情,仿佛古原上的每一片草都包含了詩人的別情??梢娺@是多么意味深長的結尾啊,但也正是它的意味深長,所以小孩子就很難理解了。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李珊珊
吟唱詩詞、陶冶情操,每晚9點,51聽《詩詞鑒賞》,與您共赴詩詞盛宴。

《詩詞鑒賞》
有聲音頻 圖文解析
由山東廣播電視臺以及山東省17地市廣播頻道,知名優秀主播錄制,大型詩詞賞析專欄。
吟唱詩詞、陶冶情操,《詩詞鑒賞》與您共赴詩詞盛宴。

上一篇:語錄各自安好(九個句子從此以后)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