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參考答案
1、《古詩二首》
《村居》這首詩是(清)朝詩人(高鼎)寫的。詩中寫了小朋友在(春天)放學后(放風箏)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詠柳》這首詩是(唐)朝詩人(賀知章)寫的,詩人把(嫩綠的枝葉)比喻成(碧玉),把(柳枝)比喻成(綠色絲帶),把(二月春風)比喻成剪刀,贊美了(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春天)。《村居》和《詠柳》這兩首詩都是描寫(春天)的景色。
2、《找春天》
我們幾個孩子(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哇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本文描繪了“我們” 尋找春天的經過,展示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寫出了小朋友們尋找春天的(喜悅)心情,贊美了(無限美好的春天),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3、《開滿鮮花的小路》
本文寫了(長頸鹿大叔)寄給(鼴鼠先生)一包花籽,被他不小心漏掉在去(松鼠太太家)的小路上。第二年春天,小路上開滿了(鮮花),給大家帶來了(花香)和(快樂)的故事,表現了小動物之間(和諧相處的美好)。
課文中“美好的禮物”是指(長頸鹿大叔寄給鼴鼠先生的花籽)。生活中美好的禮物還有:親手給媽媽做的飯,為爸爸畫的一幅美麗的圖畫等。
4、《鄧小平爺爺植樹》
《鄧小平爺爺植樹》講了(1987年4月5日),83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在(北京天壇公園)種下一棵(柏樹)的過程,表現了鄧小平爺爺做事(嚴肅認真、一絲不茍、以身作則)的態度以及對植樹的重視。
5、《雷鋒叔叔,你在哪里》
這首詩歌講的是“我們”(沿著小溪)、(順著小路)尋找(雷鋒叔叔)足跡的故事,運用(對話)的形式寫出禮物雷鋒叔叔生前做的好事,知道了雷鋒叔叔具有(樂于助人、甘于奉獻)的精神,表現了對(雷鋒叔叔的懷念)之情。
“哪里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在哪里。”的意思是在需要人們奉獻愛心的地方,就會出現像雷鋒叔叔這樣的人。這句話中的“雷鋒”指的是像雷鋒一樣樂于助人的人。
6、《千人糕》
《千人糕》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食物來之不易,我們要勤儉節約、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7、《一匹出色的馬》
文中“一匹出色的馬”是指(一根又長又細的柳條),講述了郊游歸來的妹妹得到一匹出色的“馬”兒快樂回家的故事,寫出了爸爸的(引導有方)和妹妹的(天真活潑)。
識字1、《神州謠》
《神州謠》以三字經的形式展示了祖國的(遼闊和偉大),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識字2、《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按(時間)順序講述了我國的七個傳統節日以及每個節日的習俗,分別是:(大年三十的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4月5日清明節)、(五月初五端午節)、(七月初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
除了這些傳統節日,我還知道這些節日:1月1日元旦、3月8日婦女節、3月12日植樹節、5月1日勞動節、6月1日兒童節、8月1日建軍節、9月10日教師節、10月1日國慶節。
我國很多民族有自己的傳統節日,如(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藏族的雪頓節)。
識字3、《“貝”的故事》
《“貝”的故事》描寫了漢字“貝”的故事,寫了“貝”字的演變過程以及用“貝”作偏旁的字與(錢財)有關,我還知道“王”字旁的字與大都與(玉石)有關。“四點底”的字和“火’字旁的字與(火)有關,“月”字旁的字和(身體部位有關)。
識字4、《中國美食》
本文介紹了我國的幾道美食,涉及到各種做菜方法:涼拌、香煎、紅燒、烤、煮、燉、炸、蒸、炒等,讓我們從中了解中國的美食文化,激發對中國美食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8、《彩色的夢》
本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豐富的想象,五彩繽紛的色彩描繪了我”用彩色鉛筆劃出了一幅幅美麗、和諧的圖畫,表達了少年兒童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9、《楓樹上的喜鵲》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喜愛楓樹上的喜鵲,常常觀察,并從中產生了豐富想象,表達了”我“對喜鵲的(喜愛)之情。
10、《沙灘上的童話》
《沙灘上的童話》這篇課文寫的是孩子們在沙灘上堆了一個城堡,然后編織出一個美麗童話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也表現了孩子們(快樂的童年生活),歌頌了人間的(善良、溫情與正義)。
11、《我是一只小蟲子》
《我是一只小蟲子》這篇課文表現了小蟲子的(煩惱和快樂)。
12、《寓言二則》
“亡羊補牢”的意思是(丟失了羊羔再去修補羊圈),“亡”是(丟失)的意思,“牢”指(養牲畜的圈)。《亡羊補牢》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一個人做了錯事,只要肯接受建議,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揠苗助長”的意思是(拔禾苗來幫助它們生長),“揠”的意思是(拔),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不顧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這兩則寓言按(起因)、(經過)、(結果)的事情發展順序來寫。
13、《畫楊桃》
《畫楊桃》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看問題做事情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易下結論)的道理。
14、《小馬過河》
《小馬過河》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筋,自己去試一試,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15、《古詩二首》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寫的,詩句描繪的是(西湖六月晴好天氣下的美景),向人們展示了(夏)季西湖的獨特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美和對友人的眷戀之情)。
《絕句》是(唐)朝詩人(杜甫)寫的,詩中一共描寫了六種景物:(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雪)、(船)、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色。這首詩中描寫色彩最豐富的詩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16、《雷雨》
《雷雨》這篇課文按(時間)順序,寫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告訴我們(只要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文中講了太陽、北極星、大樹和積雪四種天然的指南針。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螞蟻的洞穴、青苔、向日葵來辨別方向。
太陽中午的時候在(南邊),地上的樹影正指著(北方),(北極星)永遠高掛在(北方),大樹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方),枝葉(稀)的一面是(北方),溝渠里的積雪化得慢的是(南方),化得快的是(北方)。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太空生活趣事多》講了在太空生活中(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這些有趣的事,培養我們(熱愛科學、認真學習科學)的精神。
19、《大象的耳朵》
《大象的耳朵》這篇課文告訴我們遇到事情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見)。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優點和缺點,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20、《蜘蛛開店》
《蜘蛛開店》通過寫蜘蛛開店先后(賣口罩)、(賣圍巾)、(賣襪子)的故事,說明(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并不簡單,任何事情做起來都不容易)。
21、《青蛙賣泥塘》
《青蛙賣泥塘》按(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寫,青蛙為了賣泥塘,種草、引水、栽樹、種花、修路、蓋房子,使泥塘變成了一個美麗、舒適的地方,告訴我們(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22、《小毛蟲》
《小毛蟲》通過(小毛蟲)的變化,告訴我們(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將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要做好自己的事,不怕困難,就會取得成功)。
23、《祖先的搖籃》
祖先的搖籃指的是原始森林。《祖先的搖籃》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祖先們生活的好奇、向往以及贊嘆之情。
24、《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告訴我們(每個人努力做好自己最容易做的事,這個世界就會很美好)。
25、《羿射九日》
《后羿射日》是(神話故事),表現了后羿(無私奉獻)的精神,體現了上古時代人類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羿是一個不怕困難,有勇有謀,一心為人民著想的人。
我是超人老師,每天為大家更新小學、初中資料。如果覺得好的話,記得關注我哦。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