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7)

全文共1199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每次做語文閱讀題的時候,你是否感到迷茫,是否感到無從下手?常常有同學說,做閱讀題的時候,自己的思維常常與作者的思維背道而馳。其實,從讀者的角度上說你可能并沒有錯,因為“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從考生的角度來說,你并沒有真正理解出題者的意圖,換句話說,語文閱讀的本質并不是增強學生的感性思維,而是通過一篇文章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學習到文學性技巧,因此閱讀題的答案并不是感性的,而是理性的。
語文學習 之 閱讀答題技巧合集(七)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語文閱讀題如何作答!
課前預告:修辭手法與其作用、引用內容的作用、劃線句子的理解、比較閱讀,同學們記得做閱讀題的時候可以運用起來哦!

1. 修辭手法包括:比喻、比擬/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以及反問8種(后續我們將具體展開學習不同的表達方式),其中考察較多的是比喻、比擬/擬人、夸張、排比這4種;
2. 比喻的作用:(1)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有利于讀者理解;(2)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有利于讀者接受;(3)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動,引起讀者興趣,加深讀者對內容的印象;
3. 比擬/擬人的作用:使讀者對文章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同時加深文章的思想感情,使讀者可以感同身受;
4. 夸張的作用:(1)加深文章的思想感情,進而引起讀者的共感共鳴;(2)突出內容本質及特征,有利于讀者理解和想象;
5. 排比的作用:(1)增強氣勢,加強表達的效果,更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2)有利于表達強烈/奔放/豪邁/激昂的情感;(3)使文章內容富有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

1. 這種問題和修辭手法其實是類似的,因為“引用”也可以歸類于修辭手法行列,但是一般這種問題是會獨立提問的;
2. 文章一般引用的內容包括古詩句和名人名言等,同學們在回答這類問題時一定要根據文章引用的內容作答;
3. “引用”的作用一般是“襯托了(人物/事物)的……品質,突出了(人物/事物)的……精神”。

1. 既然是理解題,那么同學們就要用自己的話(或者說是文章之外的話)進行回答,而不是找文章中的句子作答了;
2. 回答這類問題時,同學們一定要著眼于被提問的句子,同時結合上下文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3. 在回答過程中可以引用同樣含義的名言警句或者名人事例,但是同學們要記住不要整個答案都是引用或者舉例,切記要有自己的理解。

1. 這種題目往往是將閱讀文章與某篇課文進行比較,那么最基本的便是同學們在日常上課的時候對于課文的學習要到位,所以同學們一定要認真聽講哦!
2. 回答這類問題時,同學們可以就內容、寫作技巧和特點、表達的思想感情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慮和答題;
3. 其實這是一道綜合題目,因此其他的閱讀題目都是這道題的思考以及答題方向。

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修辭手法和引用內容的作用以及理解句子和比較閱讀等類型的題目的答題技巧,希望同學們可以在作答閱讀題的時候先運用起來哦!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請關注我們哦!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