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語文各類答題技巧(語文答題技巧歸納)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語文答題技巧歸納一、寫作手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語文各類答題技巧?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各類答題技巧
語文答題技巧歸納
一、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指寫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藝術表現手法,包括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方面 1、表達方式常見的有五種: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2、修辭手法種類很多,有大家熟悉的: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博喻),借代,夸張,對偶,比擬(擬人、擬物),排比,設問,反問。其它的互文, 起興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較多,也可以了解一下。 3、常見的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征、渲染、烘托、對比、襯托、用典、欲揚先抑、以小見大、正面側面描寫、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二、一句話或者一段話在文中的作用
(一)文首:1、開門見山,開篇點題。2、引起讀者興趣(以事件故事為主)。3、引出下文……。4、總領全文(總括性句子)。5、奠定感情基調。6、渲染氣氛(一般為景物描寫)。7、設置懸念,吸引讀者。8、為后文……做鋪墊或者埋下伏筆。
(二)、文中:1、承上啟下(過渡句)承接上文……,引出下文……2、點明中心(議論抒情句)
3、總結上文。4、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一般為景物描寫)5、設置懸念,吸引讀者。6、為后文……做鋪墊或者埋下伏筆。7、推動情節發展。
(三)文末:結構上——1、照應開頭或者標題。2、總結全文。
內容上——1、總結全文。2、深華中心,點明主題。3、委婉含蓄,言未盡而味無窮,引人深思(問句式含蓄的結尾)。4、強調了……呼吁……(斬釘截鐵式短句結尾)
三、環境描寫的作用
1、描寫了怎樣的環境。2、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3、渲染了怎樣的氣氛。4、烘托人物怎樣的形象或烘托人物怎樣的心情。5、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6、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7、為后文某個情節作鋪墊或埋下伏筆。
四、標題的含義和作用
(一)含義:表面含義和深層含義
(二)作用:1、線索作用,使文章結構緊湊。2、新穎獨特,設置懸念,吸引讀者。3、巧用……修辭。4、揭示文章的寫作內容。5、凸顯文章中心。6、抒情載體或對作者有重要作用(一般為事物)
五、引用的作用
1、說明文中叫引資料的說明方法,說明了對象怎樣的特點,使說明更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2、運用了引用的修辭方法,增加文章書卷氣,吸引讀者。3、豐富文章內涵,突出本段或本文強調的中心。
六、比喻、擬人修辭賞析
1、比喻:運用了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動形象的寫出對象什么特點,表現了作者什么情感。(偶爾也有為下文什么內容作鋪墊)
2、擬人:運用了擬人,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動形象的寫出對象什么特點,表現了作者什么情感。(偶爾也有為下文什么內容作鋪墊)
?3、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4、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6、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7、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七、句子賞析和含義理解
1、描寫方法角度:人物描寫五種方法;從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角度;正面或側面;從事物的顏色、形態、質地、姿態……
2、修辭角度(比喻、擬人、夸張、排比……)
3、句子的含義:抓住句子中的一到兩個關鍵內容,用文中的意思或句子詮釋,整句話意思結合文章中心用自己的理解簡要直接的表述出來,表達什么情感,含蓄的批評什么,呼吁什么等)
八、單字品析
1、釋字詞。2、定性(一般為動詞或形容詞),如果有修辭要點明什么修辭3、描寫了對象什么情態或過程等。4、表現了人物什么感情。
九、詩句賞析
1、生動散譯。2、運用修辭或寫法。3、表現情感或揭示哲理。
十、插敘的作用
1、簡要敘述插敘的內容。2、使情節更加跌宕起伏,吸引人。3、推動情節的發展,為后文什么內容作鋪墊。4、補充順序的不足,豐富文章的內容,以此突出中心。
十一、關于“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和“結合文章內容分析”、“結合生活實例”答題技巧
1、“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正如文章中……(一定要結合文中的關鍵詞語和核心事件)
2、“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在實際生活中……(一定要緊扣文章中心和自己的體會,句子通暢有文采,內容充實)
3、“結合生活實例”:例如在……時候,我們要……(一定要舉具體的例子——跟文中中心極其相似的事件,然后加以闡述)
十二、記敘的線索及作用(這篇文章以什么為線索?作用?):
1、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2、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十三、人稱代詞的作用:
第一人稱:真實可信,適于心理描寫。
第二人稱:親切、自然,便于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能起擬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于敘事和議論。
十四、閱讀中注意事項
古詩詞鑒賞知識歸納
一、基本知識點:
1、寫作手法:
(1)常見表現手法:
用典、聯想、想象、虛實相生、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以小見大、襯托、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賦、比、興
(2)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
(3)常見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對比、對偶、互文、夸張、反問等
2、詩歌的分類:
(1)送別詩:抒寫離情別恨,給友人激勵勸勉
例: 《渡荊門送別》(李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渭城曲》(王維)
(2)羈旅詩:描述個人見聞,表現羈旅生涯產生的思鄉懷親之情。
例: 《旅夜書懷》(杜甫) 《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3)詠史懷古詩:以評論歷史事件和人物,憑吊古跡為內容,抒發思古幽情,針砭時弊,多用聯想、想象、古今對比的寫法。
(4)邊塞詩:奮勇殺敵,建功立業的愛國激情;對戰爭的不滿;戍邊將士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例: 《使至塞上》(王維) 《漁家傲 秋思》(范仲淹)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5)詠物詩:用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詩人情感,多采用象征、比擬、托物言志等手法。
例: 《卜算子 詠梅》(陸游) 《石灰吟》(于謙) 《梅花》(王安石)
(6)寫景詩:通過描寫自然景物來寄寓情感,多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手法。
例:《錢塘湖春行》(白居然) 《過故人莊》(孟浩然) 《西江月》(辛棄疾)
(7)閨怨詩:哀青春易逝,向往幸福未來,抒寫對人生感慨,對親人思念。
例: 《望江南》(溫庭筠) 《武陵春》(李清照)
3、詩歌的寫作風格:
(1)流派風格:
田園詩——恬淡閑適 諷喻詩——激憤
山水詩——清新自然 詠史詩——雄渾壯闊
邊塞詩——悲涼慷慨、悲壯蒼涼
(2)作家風格:
李白——雄奇夸張、想象浪漫、憤世嫉俗
蘇軾——曠達豪放
杜甫——憂國憂民,沉郁頓挫,心系天下
岑參——抒寫邊塞將士雄風
辛棄疾、陸游——愛國情懷,激憤之懷
李清照、柳永——細膩情懷,婉約凄切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清新優美
陶淵明——向往田園歸隱之樂,閑適恬淡
4、詩歌常見的意象:(用以抒發作者情感的物象,叫意象)
菊——隱逸、高潔; 梅——堅強、不屈不撓、不畏嚴寒;
松柏——堅挺、傲岸、堅強; 柳、折柳——送別、留戀、傷感;
鴻雁——思念、孤獨; 子規(杜鵑)——悲慘、凄惻;
沙鷗——飄零、傷感; 江水——時光的流逝或者愁緒;
酒——歡悅得意或失意愁苦; 明月——團圓或思鄉;
夕陽——失落、消沉、思念或珍惜美好的人生;
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的惡劣,人生的坎坷;
云、秋蓬——游子漂泊不定; 蓮花——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梧桐——凄涼悲傷的象征 ; 猿啼——常象征悲哀、悲傷的感情;
羌笛——凄切、思親思家 冰雪的晶瑩——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5、表達效果(作用):
意境優美、意境深遠、言近旨遠、深化意境、升華主旨、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二、鑒賞詩歌的一般步驟:
1、看題目:題目中經常會蘊藏著與主旨相關的信息。
2、看主體:
(1)古人所用意象基本帶有固定的、特定的含義和情感寄托;
(2)抓住表達情感的關鍵字,如“萬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
3、看背景:詩歌鑒賞題中,有時會有詩人人生經歷及寫作背景的相關注釋,一定要仔細分析,知人論詩、知事論詩。
三、常見的題型:
1、提煉全詩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這首詩采用(某種表達方式、修辭方式、表現方法),寫出了(某個意象的某種)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種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種作用。
2、賞析句子:
方法:先從寫作手法(表現手法、抒情方式、修辭手法)或者抓關鍵字賞析,再聯系詩歌的主旨或詩人的情感回答。
3、賞析關鍵字或詞:
方法:先分析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再聯系詩歌的主旨或詩人情感。
注意:分析關鍵詞的時候,如果沒有采用任何寫作手法,應先結合全詩解釋詞語的含義,再聯系詩歌主旨或詩人情感分析。
4、直接問全詩采用的寫作手法及其作用。
方法:分析作用時聯系詩歌的主旨或詩人的情感。
5、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方法:將詩句直接翻譯出來,再增加修飾性的詞語,讓畫面優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