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第五單元
15
搭船的鳥
01
我會寫
搭dā(搭船、搭車、勾三搭四)
親qīn(母親、父親、親密無間)
父fù(祖父、父親、父老鄉(xiāng)親)
沙shā(沙漠、豆沙、沙灘)
啦lā(來啦、沙啦、嘩啦)
響xiǎng(響聲、音響、不同凡響)
羽yǔ(羽毛、羽絨、羽翼)
翠cuì(翠綠、翠竹、翠色欲流)
嘴zuǐ(張嘴、嘴巴、七嘴八舌)
悄qiāo(靜悄悄、悄悄、悄悄話)
吞tūn(吞下、吞咽、吞吞吐吐)
哦ò(好哦、來哦、走哦)
捕bǔ(捕魚、捕鳥、捕捉)
02
我會認
鸚yīng(鸚鵡)
鵡wǔ(鸚鵡、鸚鵡舌、綠鸚鵡)
03
多音字
長cháng(長度)zhǎng(長大)
悄qiāo(靜悄悄)qiǎo(悄然)
啦lā(呼啦)la(來啦)
難nán (困難)nàn (災(zāi)難)
04
近義詞
美麗一一漂亮
05
反義詞
美麗一一丑陋 靜悄悄一一亂哄哄
06
理解詞語
船艙:船內(nèi)載乘客、裝貨物的地方。
船篷:小木船上的覆蓋物,用來遮蔽日光和風雨。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漂亮:好看;美觀。
翠綠:像翡翠那樣的綠色;青綠色。
靜悄悄:形容非常安靜沒有聲響。
銜著:用嘴叼著。
07
句子解析
1.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
這句話按照從身體到頭部的順序?qū)懥舜澍B的外形特點,“翠綠”、“藍色”、“紅色”等詞語體現(xiàn)了翠鳥顏色的鮮艷。
2.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又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這是對翠鳥捕魚的動態(tài)描寫。
“一下子”“沒一會兒”是兩個表示時間的詞語,意思是很快,通過這兩個詞語說明翠鳥飛行的速度之快。
“一下子沖進水里”“飛起來了”“銜這一條小魚”“吞了下去”是四個表示動作的詞語,這個四個瞬間的動詞說明翠鳥捕魚時動作很敏捷,技術(shù)高超。
3.母親告訴我這是翠鳥。哦,這只翠鳥搭了我們的船,在捕魚吃呢。
“搭” 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順便乘坐船”。一個“搭”字使鳥兒具有了靈字,體現(xiàn)了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 “這只翠鳥搭了我們的船,在捕魚吃呢。”篇末點題,使翠鳥的可愛,童心的可貴都躍然紙上。讓學生領(lǐng)悟到人與動物相處的快樂,激發(f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08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以一個孩子的口氣寫了他在大自然中認識翠鳥的過程。
2.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我”喜歡這只翠鳥的?
從翠鳥的外形美麗和捕魚動作敏捷捕魚技術(shù)高超兩個方面來描寫我為什么喜歡這只鳥兒的。
3.作者是怎樣描寫翠鳥的外形特點的?
文章通過兩方面描寫翠鳥的美麗。第一、翠鳥的顏色鮮艷美麗。第二、它比鸚鵡還漂亮。作者抓住顏色的詞語按照從身體到頭部的順序來描寫翠鳥外形的。
4.作者是怎樣寫翠鳥的外形和捕魚時的動作的?
作者通過仔細觀察,抓住描寫顏色的詞語來寫翠鳥的美麗和使用準確的動詞來表現(xiàn)翠鳥捕魚動作敏捷和技術(shù)高超。
5.本文為什么以《搭船的鳥》為題,而不以《翠鳥》為題?
在“我”的眼中,這只小鳥是乘坐“我們”的船來捕魚的,所以用《搭船的鳥》作為題目更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比“翠鳥”這個題目更能體現(xiàn)出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09
課文主題
本文通過對翠鳥外形和捕魚動作的描寫,讓學生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并且呼吁人類與動物和諧相處。
16
金色的草地
01
我會寫
蒲pú(蒲扇、香蒲、蒲公英)
英yīng(英雄、英俊、英姿颯爽)
盛shèng(盛開、茂盛、盛氣凌人)
耍shuǎ(玩耍、戲耍、耍手腕)
喊hǎn(呼喊、吶喊、哭天喊地)
欠qiàn(哈欠、欠缺、虧欠)
釣diào(釣魚、垂釣、釣竿)
而ér(而是、而且、從上而下)
察chá(觀察、察看、明察暗訪)
攏lǒng(合攏、聚攏、拉攏)
趣qù(有趣、趣事、自討沒趣)
喜xǐ(喜愛、喜好、喜聞樂見)
睡shuì(睡覺、睡眠、呼呼大睡)
02
多音字
盛shèng(盛開)chéng(盛飯)
朝zhāo(朝陽)cháo(朝上)
03
近義詞
快樂一一歡樂 觀察一一觀測 喜愛一一喜歡
仔細一一認真 一本正經(jīng)一一不荀言笑
05
反義詞
盛開一一凋謝 仔細一一馬虎 合攏一一分開
一本正經(jīng)一一嬉皮笑臉 引人注目一平淡無奇
06
理解詞語
盛開: (花)茂盛地開放。
一本正經(jīng):形容很規(guī)矩,很莊重。
假裝:故意做出某種動作或姿態(tài)來掩飾真相。
仔細:當心、細心。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觀察:仔細察看(事物或現(xiàn)象)。
合攏:合到一起;閉合。
07
句子解析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fā)現(xiàn)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
“不是……而是……”并列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否定草地是金色的,肯定草地是綠色的, 用“并” 字,讓人感覺“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強調(diào)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
2.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人的手掌。這樣寫的好處是更加真實形象的描繪出蒲公英的花是如何張開、合攏的。
08
問題歸納
1.走進課文,看看課文寫了什么?
本課主要講了“我”和弟弟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以及可愛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
2.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兩句話來寫的。
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3.作者是怎么寫草地是可愛的、蒲公英是有趣的?
作者抓住了哥倆的對話和他們有趣的神情、動作來描寫他們在這片開滿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耍,寫出了草地的可愛。通過蒲公英顏色的變化使草地顏色也發(fā)生變化來描寫蒲公英的有趣。
4.“我”為什么能發(fā)現(xiàn)草地的變化情況,并找到了變化的原因?
因為“我”觀察得細致。“我”起得很早,偶然發(fā)現(xiàn)草地的顏色變化,并進行了仔細觀察。“我”不僅觀察了草地的顏色,還在不同的時間觀察了草地顏色的變化,更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的變化和蒲公英花朵張開、合攏的關(guān)系,觀察得非常細致。
09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寫當蒲公英盛開時,窗前的草地就變成了金色。
第二部分(2):寫“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盡情地玩耍。
第三部分(3):寫“我”發(fā)現(xiàn)了草地會變顏色及變色的原因。
第四部分(4):寫出了“我”對草地和蒲公英的喜愛之情。
10
課文主題
本課主要講了“我”家門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我”和“弟弟”開心的在里面玩耍,以及我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的變化的原因。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第六單元
17
古詩三首
01
我會寫
斷duàn(中斷、斷絕、一刀兩斷)
楚chǔ(楚國、楚歌、楚楚動人)
至zhì(至此、至今、自始至終)
孤gū(孤單、孤雁、一意孤行)
帆fān(帆船、孤帆、一帆風順 )
飲yǐn(飲酒、暢飲、飲水思源 )
初chū(初晴、初升、大夢初醒)
鏡jìng(鏡子、銅鏡、眼鏡)
未wèi(未來、未知、素未謀面)
磨mó(磨刀、磨難、不可磨滅)
遙yáo(遙望、遙控、遙遙相對)
銀yín(白銀、銀兩、銀發(fā))
盤pán(盤子、棋盤、盤問)
02
我會認
亦yì(亦是、亦然、人云亦云)
抹mǒ(涂抹、濃妝淡抹、搽油抹粉)
宜yí(相宜、宜居、因地制宜)
03
多音字
抹mǒ(涂抹)mā(抹布)
磨mó(磨難)mò(磨盤)
04
古詩大意
《望天門山》: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分為兩座山。碧綠的長江水向東邊流到這兒突然轉(zhuǎn)了個彎,向北流去。兩岸邊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我乘著一葉孤舟從旭日東升的遠處慢慢駛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xiàn),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望洞庭》:秋夜,皎潔明月的清光與清澈明凈的洞庭湖的水色交相輝映,融為一體。因為沒有風,湖面平靜的像一面未經(jīng)磨平的鏡子,沒有一絲波紋。月光下,洞庭山顯得更加青翠,洞庭湖顯得更加清澈遠遠望去,如同一只晶瑩剔透的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05
問題歸納
1.《望天門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望的?
《望天門山》描寫了:楚江、青山、碧水、白帆和紅花日,作者按照從近到遠的順序描寫的。
2.《望天門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門山的?
從“孤帆一片日邊來”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進的小船上“望”天門山的。他正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此時他看到了“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情景。
3.《飲湖上初晴后雨》描寫了西湖上的幾處畫面,各是什么樣的?
《飲湖上初晴后雨》晴天時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雨天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xiàn),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
4.《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
《望洞庭》作者站在遠處看到了:湖光、秋月、洞庭湖、君山島,是按照從近到遠的順序看的。
5.《望洞庭》的作者是從什么角度“望”洞庭的?
與《望天門山》不同,作者是從不同的角度“望”洞庭的。先近望,看到了水月交融、湖平如鏡的景象;接著“遙望”,看到了山水青翠、君山如青螺的景象。潭面如鏡,湖水如盤,君山如螺,觀察細致,描寫生動。
06
課文主題
1.《望天門山》通過對天門山景象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作者樂觀豪邁的感情。
2.《飲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時晴時雨的風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描繪,惟妙惟肖地勾畫了西湖的美景。
3.《望洞庭》描寫了秋夜皎潔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與月色交相輝映的美麗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07
教材課后習題
2.結(jié)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
(1)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1)兩岸對峙的青山漸漸出現(xiàn),一葉孤舟從旭日東升的遠處慢慢駛來。
(2)秋夜,皎潔明月的清光與清澈明凈的洞庭湖的水色交相輝映,融為一體,因為沒有風,湖面平靜得像一面未經(jīng)打磨的鏡子,沒有一絲波紋。
18
富饒的西沙群島
01
我會寫
富fù(富饒、富裕、豐富多彩)
優(yōu)yōu(優(yōu)美、優(yōu)秀、優(yōu)良)
淺qiǎn(淺綠、淺色、深淺)
錯cuò(錯亂、交錯、錯誤)
巖yán(巖石、巖洞、花崗巖)
蝦xiā(小蝦、大龍蝦、 蝦米)
挺tǐng(挺威武、筆挺 、挺身而出)
鼓gǔ(鼓起、鼓掌、一鼓作氣)
數(shù)shǔ(數(shù)不清、數(shù)數(shù)、不可勝數(shù))
厚hòu(厚厚、厚重、寬厚)
寶bǎo(寶貴、寶石、珠光寶氣)
貴guì(珍貴、寶貴、達官顯貴)
02
我會認
饒ráo(富饒、饒裕、饒有興趣)
瑰guī(瑰麗、瑰異、瑰寶)
參shēn(海參、人參、紅參)
劃huá(劃船、劃傷、劃過來)
武wǔ(威武、英武、文武雙全)
糞fèn(鳥糞、糞便、視如糞土)
輩bèi(祖輩、輩分、等閑之輩)
設(shè)shè(設(shè)計、建設(shè)、設(shè)身處地)
03
多音字
參shēn(海參)cān(參加)
數(shù)shǔ (數(shù)小棍)shù (數(shù)學)
04
近義詞
瑰麗一一美麗 交錯一一交叉 綻開一一綻放
威武一一威風 茂密一一茂盛 寶貴一一珍貴
五光十色一一五彩繽紛 各種各樣一一各式各樣
05
反義詞
富饒一一貧瘠 豐富一一匱乏
綻開一一合攏 茂密一一稀疏
06
理解詞語
瑰麗:異常美麗。
綻開:指植物的皮、殼等裂開,花兒開放。
蠕動:像蚯蚓爬行那樣動。
茂密:(草木)茂盛而繁密。
棲息:停留;休息( 多指鳥類)。
富饒:物產(chǎn)多;財富多。
祖祖輩輩:世世代代。
07
句子解析
1.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藍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
這一句描寫了海水的各種顏色。“五光十色”指顏色多,“瑰麗”是顏色特別艷麗、好看。用“五光十色”和“瑰麗無比”說明海水的顏色很多,很漂亮。
2.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展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各種各樣”說明珊瑚的種類很多。綻開的花朵和分枝的鹿角是說海參的形狀像花朵、像鹿角,這是一個比喻句。形象的寫出了珊瑚的特點是:顏色鮮艷,樣子奇特。
3.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的蠕動。
“到處”一詞寫出了海參多,“懶洋洋”描繪出海參蠕動的樣子,用詞很準確,寫出了海參的悠閑、自在。
4.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文條;有的頭上長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好多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遙遙;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來像皮球一樣圓。
運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生動地描寫了西沙群島的海里各種魚的外形特征。
08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作者圍繞“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這句話來寫的。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西沙群島的,把它圈出來。
課文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海面、海底、海灘和島上四方面具體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3.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顏色,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因為海水的色彩和海底的地形有關(guān)。海底是山崖,海水淺,顏色就淡一些;海底是峽谷,海水深,顏色就深一些。所以從海面看,就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
4.作者在每個方面中都寫到的是什么景物?是怎么寫的?
作者描寫海水是抓住顏色瑰麗來;寫海底是抓住珊瑚、海參、大龍蝦的形狀和動作來寫的和魚的數(shù)量和形狀來寫的;寫島上是抓住鳥多來寫的。作者每寫一處都抓住了典型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5.這篇文章是按什么結(jié)構(gòu)來寫的?
這篇文章是按照“總一分一總”的結(jié)構(gòu)來安排內(nèi)容的。先總寫西沙群島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再分寫海水顏色瑰麗,以及珊瑚、海參、大龍蝦、魚和各種海鳥;最后總寫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這樣寫結(jié)構(gòu)清晰,易于理解。
09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概括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特點。
第二部分(2-5):按照海面、海底、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優(yōu)美的風景和豐富的物產(chǎn)。
第三部分(6):寫西山群島必將變的更美麗,更加富饒。
10
課文主題
通過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喜愛之情。
11
教材課后習題
3.西沙群島的海里還有哪些美麗的景色?觀察下面的圖畫,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寫。
海洋里的魚兒們長得千奇百怪。有的身上長著各種花紋,真象美麗的珊瑚在海里移動;有的魚兒像一個織布的梭子,在水里靈活的竄來竄去;還有的像一個個紅色的小精靈,在你眼前閃一下就消失不見了!海洋里的魚兒可真可愛。
19
海濱小城
01
我會寫
濱bīn(海濱、湖濱、濱海)
灰huī(灰色、灰白、灰心喪氣)
漁yú(漁民、漁業(yè)、漁翁得利)
遍biàn(遍地、遍及、漫山遍野)
躺tǎng(躺在、躺倒、躺下)
載zài(滿載、載貨、滿載而歸)
靠kào(靠岸、依靠、無依無靠)
栽 zāi(栽樹、栽植、栽跟頭)
亞yà(亞熱帶、亞軍、東亞)
夏 xià(初夏、立夏、夏令營)
除chú(除了、除法、刪除)
踩cǎi(踩到、踩泥、踩高竿)
潔jié(整潔、潔凈、冰清玉潔)
02
我會認
鷗ōu(海鷗、鷗盟、水鷗)
胳gē(胳臂、胳膊、胳臼窩)
臂bei(胳臂)
睬cǎi(理睬、睬瞅、不理不睬)
凰huáng(鳳凰、金鳳凰、鳳凰磐涅)
榕róng(榕樹、榕城、榕海)
凳dèng(石凳、凳子、坐冷板凳)
逢féng(每逢、重逢、相逢)
03
多音字
臂bei(胳臂)bì(臂膀)
籠lóng(鳥籠)lǒng (籠罩)
04
近義詞
理睬一一搭理 喧鬧一一熱鬧 整潔一一潔凈
05
反義詞
寂寞一一熱鬧 喧鬧一一安靜 整潔一一雜亂
06
理解詞語
浩瀚:(星空、大海)廣大,無邊無際。
鍍上:用電解或其他化學方法使一種金屬附著到其他金屬或物體表面上,形成薄層。文中指太陽把機帆船等的表面涂上了金黃色。
理睬: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態(tài)度;表示意見(多用于否定式)。
寂寞:孤單冷清。
喧鬧:喧嘩熱鬧。
籠罩: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
整潔:整齊清潔。
密不透風:形容包圍緊密或防衛(wèi)嚴密,連風也透不進去。
07
句子解析
1.天是藍的,海也是藍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線上,有棕色的機帆船和銀白色的軍艦來來往往。天空飛翔著白色的、灰色的海鷗,還飄著跟海鷗一樣顏色的云朵。
這句話描寫了海濱的色彩美,通過“藍、棕色、銀白、白色、灰色”等表示顏色的詞語把海濱描繪得絢麗多彩,突出了海濱的美。
2.早晨,機帆船、軍艦、海鷗、云朵,都被朝陽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帆船上的漁民,軍艦上的戰(zhàn)士,他們的臉和胳臂上也鍍上了一層金黃色。
“鍍”這里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金燦燦的,像鍍上一層金子,形象地表現(xiàn)了色彩之美。
3.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瀝青的大路,都是用細沙鋪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響,好像踩在沙灘上一樣。人們把街道打掃得十分干凈,甚至連一片落葉都沒有。
作者是即寫了看到的的“瀝青大路”,聽到的“咯吱咯吱的聲音,最后寫了感覺到的“好像踩在沙灘上一樣”,動用了一切感官,圍繞中心句,把小城寫具體了。
08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這座海濱小城真是又美麗又整潔。”
2.作者是抓住大海的什么特點來描寫的?
作者抓住了大海以及海上船只、軍艦、海鷗的顏色來描寫的。
3.作者是如何寫沙灘美的?
貝殼的“寂寞”寫出了沙灘的靜態(tài)美,而船隊的“喧鬧”則寫出了沙灘的動態(tài)美。動靜結(jié)合,形成對比,寫出了沙灘的美。
4.為什么說小城籠罩在紅云中呢?
因為小城開滿了鳳凰花,遠遠看去一片紅色,就像紅云,作者用這個比喻句說明了花多、花美、花艷。
5.作者在每個地方都抓住什么來寫的?如何寫的?
作者描寫海濱美麗景色時抓住了顏色的變化來寫,寫沙灘時采用動靜結(jié)合的方法寫出了它的喧鬧。庭院和公園寫了作者看到的景物。寫街道時不光寫了看到的、聽到的還寫了感覺到的。
6.課文是按照怎樣的結(jié)構(gòu)安排內(nèi)容的?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課文先寫海濱,再寫小城,最后進行總結(jié),是按照先分寫后總結(jié)的結(jié)構(gòu)來寫的。這樣寫結(jié)構(gòu)清晰,條理分明,詳略得當,把小城的美麗體現(xiàn)得淋滴盡致。
09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3):寫海濱的美麗景象。
第二部分(4-6):寫小城美麗的景色。
第三部分(7):總寫海濱小城的美麗與整潔。
10
課文主題
文章通過描寫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抒發(fā)作者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0
美麗的小興安嶺
01
我會寫
腦nǎo(腦袋、電腦、呆頭呆腦)
袋dài(腦袋、袋子、口袋)
嚴yán(嚴格、嚴厲、嚴嚴實實)
實shí(虛實、實實在在、實力)
擋dǎng(擋住、擋路、不可阻擋)
視shì(視線、電視、視而不見)
線xiàn(視線、線條、一線生機)
壇tán(花壇、天壇、酒壇 )
顯xiǎn(顯得、明顯、大顯神通)
材cái(藥材、器材、大材小用)
軟ruǎn(又松又軟、柔軟、軟和)
刮guā(刮過、刮風、刮目相看)
庫kù(寶庫、庫存、四庫全書)
02
我會認
興xīng(興旺、小興安嶺、興師問罪)
側(cè)cè(側(cè)著、側(cè)身、側(cè)面)
欣xīn(欣賞、欣喜、欣欣向榮)
浸jìn(浸漬、沉浸、浸透)
乳rǔ(乳汁、乳白色、乳臭未干)
劍jiàn(利劍、長劍、刻舟求劍)
梢shāo(樹梢、末梢、喜上眉梢)
舍shè(宿舍、房舍、旅舍)
膝xī(膝蓋、膝下、護膝)
臨lín(臨時、來臨、臨危不懼)
03
多音字
興xīng(興奮)xìng(高興)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
04
近義詞
融化一一消融 欣賞一一觀賞 蒼翠一一青翠
名貴一一珍貴 誘人一一迷人
05
反義詞
融化一一凍結(jié) 名貴一一低廉 巨大一一微小
06
理解詞語
欣賞:享受美好的事物,領(lǐng)略其中的情趣。
蔥蔥蘢蘢:形容草木蒼翠茂盛的樣子。
嚴嚴實實:食物之間結(jié)合得緊,沒有空隙。
利劍:鋒利的劍。
蒼翠:(草木等)深綠。
珍貴:著名而且珍貴。
誘人:吸引人的。
07
句子解析
1.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
因為陽光是從嚴嚴實實的樹梢穿過來的,從樹梢的縫隙漏下來的,所以像利劍 一樣。“利劍”一樣的太陽光也寫出了夏天陽光的耀眼。
2.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cè)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俯下身子”“側(cè)著腦袋”“欣賞”,作者把小鹿活動的姿態(tài)當成人來寫,寫出了小鹿可愛的樣子,給人以生動形象之感。
3.秋天,白樺和櫟樹的葉子變黃了,松樹顯得更蒼翠了。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
這一句是對落葉的動態(tài)描寫, “飛舞”既表現(xiàn)了落葉隨秋風悠悠飄落的景象又表現(xiàn)了一種活潑、快樂的情緒。
4.這時候,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
這句話寫出了小興安嶺秋天的豐收景象,從中看到其豐富的物產(chǎn)資源。
5.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運用比喻的手法,把小興安嶺比作大花園和寶庫,形象說明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
08
問題歸納
1.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2.作者描寫春天的景色時寫小鹿的活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鹿的悠閑更突現(xiàn)了森林、小溪的美麗和安寧。
3.作者選取了四季中哪些景物來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
作者選取四個季節(jié)中各具特色的景物進行了重點描述。
春天,選取“樹木”“積雪”“小溪”“小鹿”等景物來描寫;
夏天,選取“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等景物來描寫;
秋天,選取“樹葉”“松柏”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參”等景物來描寫;
冬天,選取“雪花”“樹木”“積雪”“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等景物來描寫。
作者在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時,抓住不同季節(jié)的景物特點,緊緊圍繞一個共同點—樹木來寫,和第一部分的總述相呼應(yīng)。
09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總寫小興安嶺是綠色的海洋。
第二部分(2-5):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景物和物產(chǎn)。
第三部分(6):總寫小興安嶺是美麗的大花園、巨大的寶庫。
10
課文主題
本文描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地區(qū)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chǎn),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11
教材課后習題
2.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加點的詞語好在哪里。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抽出”寫出了枝條在春天里快速而有力地生長的樣子,生動、形象,用詞準確。“浸”說明小興安嶺的霧很多,很濃,整個森林都處在濃霧里,朦朧的畫面感躍然紙上。
2.如果有機會去小興安嶺,你會選擇哪個季節(jié)去?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你的理由。
我會選擇夏天去。夏天,樹木郁郁蔥蔥,各種盛開的野花把小興安嶺裝扮成了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第七單元
21
大自然的聲音
01
我會寫
妙miào(絕妙、奇妙、美妙)
演yǎn(表演、演奏、演講)
奏zòu(演奏、奏樂、伴奏)
琴qín(手風琴、鋼琴、電子琴)
柔róu(柔和、柔軟、剛?cè)嵯酀?/p>
感g(shù)ǎn(感受、感想、感動)
受shòu(感受、接受、受寵若驚)
激jī(激動、激昂、刺激)
擊jī(擊打、擊鼓、擊敗)
器qì(樂器、武器、服務(wù)器)
滴dī(雨滴、滴落、一滴水)
敲qiāo(敲鼓、敲門、敲敲打打)
鳴míng(蟲鳴、鳴叫、鳴謝)
02
我會認
呢ní(呢喃、呢絨、呢喃細語)
喃nán(喃喃、呢喃、喃喃自語)
偉wěi(雄偉、偉大、豐功偉績)
匯huì(匯聚、匯集、融會貫通)
喳zhā(嘰嘰喳喳)
03
多音字
曲qǔ (歌曲)qū (彎曲)
樂yuè(音樂)lè(快樂)
04
近義詞
美妙一一奇妙 感受一一感覺 溫柔一一溫和
激動一一興奮 熱鬧一一喧鬧 匯聚一一聚集
05
反義詞
溫柔一一粗暴 雄偉一一渺小 熱鬧一一安靜
輕快一一笨重 洶涌澎湃一一風平浪靜
06
理解詞語
美妙:美好,奇妙。
微風拂過:微弱的風輕輕地吹過。
呢喃:小聲說話的聲音。
威力:強大的使人畏懼的力量。
匯聚:聚集。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動的聲音。
洶涌澎湃:形容水勢很大,波浪互相撞擊,發(fā)出巨響。也比喻聲勢浩大。
波瀾壯闊:原形容水面遼闊。 現(xiàn)比喻聲勢雄壯或規(guī)模巨大。
07
句子解析
1.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
“音樂家”“演奏” “翻動”,作者把風當成人來寫,寫出了風在樹林吹動樹葉的樣子、聲音,給人以生動形象之感。
2.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jié),有不一樣的音樂。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壯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微風拂面”“狂風吹起”,作者采用對比的手法,將不同大小的風的聲音特點形象的描摹出來。“呢喃細語”和 “雄偉的樂曲”,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溫柔”“拂面”的微風多像一首搖籃曲,“激動”“合奏”的狂風又像豪邁激昂的進行曲呀。
3.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著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
“淙淙”“潺潺”“嘩啦啦”三個擬聲詞對雨水由少到多逐漸匯聚,由緩到急的流動聲音的描摹非常生動。
4.動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園里,聽聽樹上嘰嘰喳喳的鳥叫;坐在一棵樹下,聽聽唧哩哩唧哩哩的蟲鳴;在水塘邊散步,聽聽蟈蟈的歌唱。
這一句將樹上、樹下、水塘邊常聽到的聲音進行描摹,讓人感覺到大自然的音樂無處不在,處處美妙。
08
問題歸納
1.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便開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句中使用的省略號有什么好處?為什么?
省略號表現(xiàn)出聲音的連續(xù)不斷,耐人品味。在句子中,兩個省略號更像是樂譜中的符點。
2.作者采用什么修辭手法在每個部分中都寫到的怎樣聲音?為什么這樣寫?
作者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大自然的美妙的聲音。“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主要抓住不同“樹葉翻動”有不一樣的聲音,“微風拂面”的輕輕柔柔和“狂風吹起”的氣勢雄偉;“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寫到“雨滴滴落”“敲敲打打的熱鬧”和“雨水匯聚”由少到多的由低到高的聲音的變化;“動物是大自然的歌手”“鳥叫”“蟲鳴”“蟈蟈唱”。這樣寫,形象生動表現(xiàn)大自然中“風”“水”“動物”這幾位音樂家的演奏,讓每一位讀者不由自主地感慨“:大自然的聲音是多么美妙動聽啊!
3.聯(lián)系全文,談?wù)務(wù)n文運用的修辭手法,并舉例。
(1)比喻,如“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
(2)擬人,如“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便開始了”。
(3)排比,如“走在公園里,聽聽樹上嘰嘰喳喳的鳥叫;坐在一棵樹下,聽聽唧哩哩唧哩哩的蟲鳴;在水塘邊散步,聽聽蟈蟈的歌唱”。
(4)對比,如“當微風拂過……當狂風吹起……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09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總寫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
第二部分(2-4):寫出了風、水和動物發(fā)出的美妙聲音,他們都是大自然的音樂家。
10
課文主題
本文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述大自然中“風”“水”“動物”這幾位音樂家的演奏,讓人不由自主地感慨:大自然的聲音是多么美妙動聽啊!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11
教材課后習題
2.填一填,再說一說課文寫了大自然的哪些聲音。
課文寫了大自然中風吹動樹葉的聲音,微風和狂風的聲音,下雨時的聲音,小溪、河流、大海的聲音,還有鳥叫、蟲鳴、蟈蟈的歌聲。
3.讀讀下面描寫聲音的詞語,再說說你在哪里聽到過這樣的聲音。
我在屋檐下聽過燕子“輕輕柔柔的呢喃細語”;我在看瀑布時聽過水流演奏“雄偉的樂曲”;我在動物園聽過獅子、老虎吼叫出“充滿力量的聲音”;我在森林中聽鳥兒們開著“熱鬧的音樂會”等。
3.小練筆:你聽到過哪些“美妙的聲音”?試著寫幾句話和同學交流,如,“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廚房是一個音樂廳……”。
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草原因為百靈鳥的歌聲顯得生機勃勃;沉睡的森林在群鳥的鳴叫聲中蘇醒;城市中的公園就是只有幾只嘰嘰喳喳的麻雀,也會顯出幾分活躍。
22
父親、樹林和鳥
01
我會寫
朝cháo(唐朝、朝代、朝前)
霧wù(大霧、迷霧、霧蒙蒙)
蒙méng(霧蒙蒙、空蒙、蒙蒙細雨)
鼻bí(鼻子、鼻腔、鼻孔)
總zǒng(總是、總結(jié)、匯總)
抖dǒu(抖動、發(fā)抖、精神抖擻)
露lù(露水、露珠、白露)
濕shī(濕氣、濕地、濕淋淋)
吸xī(呼吸、吸煙、吸塵器)
獵liè(獵人、打獵、獵物)
翅chì(展翅、翅膀、插翅難逃)
膀bǎng(翅膀、肩膀、膀大腰圓)
重zhòng(沉重、重量、穩(wěn)重)
02
我會認
黎lí(黎明、黎民、黎民百姓)
凝níng(凝視、凝神、凝結(jié))
暢chàng(舒暢、暢談、暢所欲言)
瞬shùn(一瞬間、轉(zhuǎn)瞬、瞬息萬變)
03
多音字
朝cháo (朝著)zhāo (朝夕)
04
近義詞
喜歡一一喜愛 幽深一一幽靜 舒暢一一舒服
快活一一快樂 驚愕一一驚訝
一瞬間一一 一剎那
05
反義詞
喜歡一一討厭 黎明一一黃昏
潮濕一一干燥 沉重一一輕松
06
理解詞語
黎明:天剛亮的時候。
幽深 :(山水、樹林、宮室等)深而幽靜。
凝神靜氣:集中精神,靜下心來。
兀立:直立。
熱騰騰:形容熱氣蒸騰的樣子。
舒暢:開朗愉快;舒服痛快。
一瞬間:轉(zhuǎn)眼之間,形容極短的時間。
驚愕:吃驚而發(fā)愣。
07
句子解析
1.突然,父親站住了,朝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
作者抓住父親的動作描寫,“上上下下” “望了又望”“聞了又聞”形象的表現(xiàn)出父親觀察得非常仔細,也說明父親對樹林和鳥十分熟悉,為下文做出鋪墊。
2.我茫茫然地望著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
“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父親比作直立的樹,形象表現(xiàn)出此時一動不動的父親聚精會神的樣子,與我的茫茫然形成對比,突出父親對鳥的喜愛。
08
問題歸納
1.文中關(guān)于“我”沒有看到鳥飛、沒有聽到鳥叫、沒有找到動著的葉子、更沒有聞到鳥味的幾處描寫去掉好不好?為什么?
不好。這幾處描寫是表現(xiàn)我通過自己的觀察來驗證父親說的話的反應(yīng),我的一無所獲襯托出父親對鳥的了解、熟悉,表明這是父親經(jīng)常的、仔細地觀察鳥的經(jīng)驗積累,深切真實地體現(xiàn)出父親對鳥的熱愛。
2.“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父親說。我知道父親此時也最快活。兩句話中的“最”表達的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前面一個是父親聽到鳥的歌唱時說的,表明父親對鳥的了解和喜愛。后一個是我對父親的贊揚,贊揚父親深深地愛鳥情懷。
3.父親是怎么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鳥”的?
沒有風葉子卻在動,說明樹上有動物。鼻子聞到有鳥味,說明樹上的動物是鳥,還很多。
4.你認為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并說說你的理由。
(1)父親喜歡樹林和鳥。具體理由見上面的“問題概括”。
(2)父親對鳥的習性十分了解。他知道樹林里有很多鳥,知道過夜的鳥總是一群,知道它們要歌唱了,知道鳥最快活的時刻也是最危險的時刻。
(3)父親很善于觀察。他通過觀察無風而動的樹葉,通過聞氣味就知道林中有很多鳥。
(4)父親熱愛自然。父親要經(jīng)過不斷的觀察和豐富的自身體驗,才能如此了解鳥的習性。這說明父親喜歡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在他的眼里,樹林和鳥的快活就是他的快活。
09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概括父親一生最喜歡的樹林和歌唱的鳥。
第二部分(2-23):具體寫父親對樹林和鳥的喜愛。
10
課文主題
本文敘述了父親帶“我”從滹沱河岸上的樹林表走過,親身感受到父親喜歡樹林和愛歌唱的鳥的事,表達了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11
教材課后習題
2.你同意下面這些對父親的判斷嗎?說說你的理由。
我同意前面四句對父親的判斷。因為“父親熱愛自然”,尤其是“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鳥”;正因為“父親很善于觀察”,所以“父親對鳥的習性十分了解”。我不同意“父親曾經(jīng)是個獵人”的判斷,因為父親非常喜愛鳥,是不會傷害鳥兒的,所以說父親不是獵人。
3.讀句子,說說加點的部分給你什么感受,然后選擇一句抄下來。
第一句話中,透過“幽深的霧蒙蒙的”,我感受到黎明時霧氣彌漫的這片樹林十分安靜,模模糊糊中感覺樹林很大,樹木茂密,充滿神秘色彩。
第二句話中“凝神靜氣的像樹一般兀立的”,形象地表現(xiàn)出父親一動不動、聚精會神的樣子,讓我感受到父親對鳥的了解很深。
第三句話中“濃濃的苦苦的”,形象地描寫出周圍空氣中彌漫的來自樹林中的植物的氣味。
23
帶刺的朋友
01
我會寫
刺cì(刺猬、魚刺、諷刺)
棗zǎo(棗樹、棗子、囫圇吞棗)
顆kē(顆粒、一顆、兩顆釘子 )
忽hū(忽然、忽略、忽高忽低)
乎hū(圓乎乎、胖乎乎、出乎意料)
暗àn(黑暗、暗號、柳暗花明)
伸shēn(伸出、伸冤、能屈能伸)
匆cōng(匆匆、匆忙、來去匆匆)
溝gōu(水溝、溝渠、山溝)
聰cōng(聰明、失聰、耳聰目明)
偷tōu(偷棗、小偷、偷偷摸摸)
追zhuī(追到、追問、追逐打鬧)
腰yāo(彎腰、腰部、點頭哈腰)
02
我會認
饞chán(饞貓、嘴饞、眼饞)
緩huǎn(緩慢、緩和、緩沖)
訝yà(驚訝、怪訝、猜訝)
測cè(猜測、預測、變幻莫測)
監(jiān)jiān(監(jiān)視、監(jiān)察、監(jiān)守自盜)
恍huǎng(恍然、恍惚、恍然大悟)
悟wù(覺悟、醒悟、大徹大悟)
逐zhú(逐個、追逐、笑逐顏開)
扎zhā(扎刺、扎針、垂死掙扎)
03
多音字
扎zhā(扎針)zā(扎辮子)zhá(掙扎)
散sǎn(散落)sàn(散場)
興xīng(興旺)xìng(興趣)
04
近義詞
擺動一一晃動 朦朧一一模糊 驚訝一一驚奇
猜測一一預測 監(jiān)視一一監(jiān)督 詭秘一一神秘
歸攏一一聚集 欽佩一一敬佩 蹤影一一蹤跡
恍然大悟一茅塞頓開
05
反義詞
朦朧一一清楚 緩慢一一快速 歸攏一一分散
欽佩一一輕視 聰明一一愚笨
躡手躡腳一一大搖大擺
06
理解詞語
眼饞:看見自己喜愛的事物極想得到。
朦朧:月光不明;看不清。
斑斑駁駁: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種顏色,花花搭搭的。
緩慢:不迅速;慢。
驚訝:感到很奇怪;驚異。
猜測:推測;憑想象估計。
監(jiān)視:從旁嚴密注視、觀察。
詭秘: (行動、態(tài)度等)隱秘不易捉摸。
恍然大悟:猛然清醒的樣子;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歸攏:把分散著的東西聚集到一起。
欽佩:敬重佩服。
聰明:智力發(fā)達,記憶和理解能力強。
躡手躡腳:形容放輕腳步走的樣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
蹤影:蹤跡形影(指尋找的對象,多用于否定式)。
07
句子解析
1.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fā)現(xiàn)我在監(jiān)視它,仍舊詭秘地爬向老樹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條……
這兩處都是寫到它爬的動作,省略號表示省略重復的動作,既能突出我注視他的時間長,不放過它的一舉一動又能表現(xiàn)它爬得極慢,極其謹慎的樣子。
2.后來,那個東西停住腳,興許是在用力搖晃吧,樹枝嘩嘩作響,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這一句是對小刺猬搖動枝杈、震落棗子的側(cè)面描寫。“掉了一地”表示的是從高處下落又快又重的樣子,好像是砸下來的,那樣的話棗子就爛了。而“落了一地”表現(xiàn)棗子從樹上掉落下來得慢,很輕,似乎有點飄飄悠悠的感覺,還能體會到的那個家伙小心翼翼的樣子,與前面的“彎下來”相對應(yīng)。
3.我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兒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欽佩”說明小刺猬的表現(xiàn)讓我對他產(chǎn)生了敬重佩服之情,由衷地贊嘆:聰明的小家伙,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08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真高明呀!
2.作者按什么順序描寫小刺猬偷棗的,畫出文中描寫偷棗動作的詞語。
作者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描寫小刺猬偷棗的,文中描寫偷棗動作的詞語:爬、搖、掉、 歸、滾、馱、跑。
3.作者為什么要在最后一自然段連續(xù)提三個問題?
三個問題的設(shè)計,充分表現(xiàn)出“我”對小家伙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想更多的去了解他,關(guān)注他。這樣的安排,同樣能更好地吸引讀者,深入的去了解小刺猬。
4.課文多次寫到小刺猬,但叫法不同,你知道為什么嗎?
課文對小刺猬的稱呼是這樣的:那個東西一那個家伙一聰明的小東西。因為作者對小刺猬的感情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對它的稱呼也在不斷變化。作者先是稱呼刺猬為“那個東西”,流露出作者對刺猬的好奇;后又改稱“那個家伙”,流露出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最后稱刺猬為“聰明的小東西”,流露出作者對小刺猬的欽佩與由衷的喜愛之情。
09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秋天,棗樹上掛滿了紅棗,讓人眼饞。
第二部分(2-11):寫小刺猬偷棗的過程非常高明,令“我”欽佩。
第三部分(12):好奇心驅(qū)使“我”跟蹤刺猬,但刺猬鉆進水溝眼兒里,消失得無影無蹤。
10
課文主題
本文作者通過記敘秋天的一個晚上親眼看到刺猬偷棗的過程,不由得欽佩起它的聰明,從字里行間表達了對刺猬的喜愛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11
教材課后習題
2.以“小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為開頭,講講刺猬是怎樣偷棗的。
小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只見它先悄悄地爬上老樹,不緊不慢地爬上了枝杈,爬向伸出的枝條,掛滿紅棗的枝條慢慢地彎下來了,刺猬見機停住了腳,接著它用力地搖晃著枝丫,樹枝嘩嘩作響,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刺猬噗的一聲掉了下來,聽得出,摔得還挺重呢!很快,它又匆匆忙碌著,哦,原來它爬來爬去,是把紅棗一顆顆歸攏在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把紅棗扎在背上,立刻,它的身子“長”大了一圈。最后馱著紅棗,急火火地跑走了。
3.讀下面的句子,看看“我”對刺猬的稱呼有什么不同,從中體會“我”的情感變化。
◇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fā)現(xiàn)我在監(jiān)視它。
◇我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就噗的一聲掉了下來。
◇我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我”對刺猬的稱呼的變化為“那個東西”→“那個家伙”→“小東西”。“那個東西”是在“我”不清楚爬上樹的圓乎乎的是什么,很好奇時對它的稱呼;“那個家伙”是“我”驚訝它怎么讓令人眼饞的紅棗落了一地呢,猜想它是個壞家伙時的稱呼,但當它掉下來,似乎摔得挺重,“我”又有點兒擔心;“小東西”是“我”知道它是刺猬并看到它偷棗的過程,發(fā)覺它的一舉一動都是那么謹慎,伶俐敏捷充滿智慧,“我”的欽佩敬重之情油然而生,情不自禁喜歡上了它!
第八單元
24
司馬光
01
我會寫
司sī(司機、司令、各司其職)
庭tíng(庭院、家庭、大庭廣眾)
登dēng(攀登、登報、五谷豐登)
跌diē(跌倒、跌落、跌跌撞撞)
眾zhòng(眾人、眾多、眾志成城)
棄qì(丟棄、拋棄、自暴自棄)
持chí(堅持、主持、堅持不懈)
02
我會認
皆jiē(比比皆是、人人皆知、皆大歡喜)
03
多音字
得děi (得虧)dé (得救)
沒mò(沉沒)méi(沒有)
04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北宋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運城安邑鎮(zhèn)東北)人,漢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
05
注釋
戲:做游戲 于:在
庭:庭院 登:爬
甕:缸 足:失足
跌:掉進 沒:沉沒
眾:大家 皆:全,都
棄:丟棄 去:離開
持:拿 擊:擊打
破:被打破 之:甕
迸:涌出
06
詩意
一天,一群小孩 在庭院里嬉戲。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 一個小孩爬到甕缸上,失足掉進缸里沉沒到水里。家都丟棄他失足者離開了。司馬光立刻拿起石塊擊打甕缸,甕缸被打破了,水從破口處噴涌出來,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夠活下來。
07
問題歸納
課文講了怎樣的小故事?作者寫了司馬光的表現(xiàn),還寫了其他孩子的表現(xiàn),為什么這樣寫?
課文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司馬光的不慌張,沉著冷靜。
08
課文主題
本文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司馬光解救伙伴沉著冷靜的表現(xiàn)的贊頌之情。
09
教材課后習題
1.跟著老師朗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背誦課文。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2.借助注釋,想一想怎樣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生動,然后講給別人聽。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3.這篇課文和其他課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學交流。
這篇課文的語言是文言,比較凝練,剛讀起來覺得很難明白其意思,只看注釋,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我們學的其他課文描寫生動具體,語言淺顯易懂。
25
掌聲
01
我會寫
掌zhǎng(掌聲、手掌、了如指掌)
班bān(班級、班長、下班)
默mò(默讀、默寫、沉默不語)
腿tuǐ(腿腳、后腿、桌子腿)
輪lún(輪流、輪班、輪換)
投tóu(投向、投降、五體投地)
調(diào)diào(調(diào)來、調(diào)動、調(diào)兵遣將)
搖yáo(搖曳、搖動、搖頭擺尾)
晃huàng(搖晃、晃悠、搖頭晃腦)
烈liè(熱烈、烈日、轟轟烈烈)
勇yǒng(勇氣、勇敢、 自告奮勇)
02
我會認
落lào(落下、落枕、落埋怨)
姿zī(姿勢、雄姿、天姿國色)
勢shì(姿勢、氣勢、形勢逼人)
況kuàng(情況、近況、狀況)
鎮(zhèn)zhèn(鎮(zhèn)定、鎮(zhèn)靜、鄉(xiāng)鎮(zhèn))
述shù(講述、敘述、簡述 )
普pǔ(普通話、普及、普天之下)
憂yōu (憂愁、憂郁、杞人憂天)
聯(lián)lián(聯(lián)合、聯(lián)歡會、聯(lián)系)
03
多音字
落lào (落枕)luò (落葉)là (落下)
調(diào)diào(調(diào)動)tiáo(空調(diào))
04
近義詞
文靜一一安靜 姿勢一一姿態(tài) 猶豫一一遲疑
鎮(zhèn)定一一鎮(zhèn)靜 講述一一陳述 憂郁一一憂愁
歧視一一輕視
05
反義詞
猶豫一一果斷 持久一一短暫 鎮(zhèn)定一一慌張
憂郁一一開朗 歧視一一尊重
06
理解詞語
文靜:(性格、舉止等)文雅安靜。
姿勢:身體呈現(xiàn)的樣子。文中指英子因得小兒麻痹癥走路一搖一晃的樣子。
猶豫:拿不定主意。
驟然間:突然;忽然。
熱烈:情緒高昂,興奮激動。
持久:保持長久。
鎮(zhèn)定: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不亂。
憂郁:優(yōu)傷愁悶。
經(jīng)久不息:經(jīng)過長時間還沒有停止。
歧視:不平等地看待。
鼓勵:激發(fā);勉勵。
07
句子解析
1.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反映了小英的自卑心理:對別人的目光敏感,不想讓別人注意自己,是因為內(nèi)心不自信,怕別人嘲笑自己。
2.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英子不愿意當眾走上講臺,怕同學們嘲笑她,可老師的話又不能不聽,因此她很矛盾,拿不定主意。“猶豫”“慢吞吞地” “眼圈紅紅的”表現(xiàn)了她內(nèi)心的緊張、自卑和痛苦。
3.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這句話“深深地鞠了一躬”中反映掌聲帶給小英很大鼓舞,讓她自信起來。
4.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驟然” 一詞說明這掌聲是同學們不約而同發(fā)出的,從“熱烈而持久”可以看出同學們鼓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
08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課文講憂郁的小英在同學們掌聲的鼓勵下,走上臺講故事,出色的表現(xiàn)贏得同學們的掌聲,從此小英勇敢面對生活。
2.為什么“剛剛站定”,同學們就鼓起掌來?
因為小英克服自卑心理,走上了講臺,這是同學們給予英子的第一次掌聲,這掌聲里包含著大家的鼓勵、信任和理解,也包含著同學們的關(guān)愛。同學們希望英子能走出陰影,走進集體,不再憂郁。
3.掌聲再次響起是為什么?
這次掌聲是為小英生動地講述而起,夸贊她出色的表現(xiàn)。
4.課文為什么要用《掌聲》作為題目呢?
因為掌聲是引起英子的一系列變化的關(guān)鍵。最初,英子生怕別人因看見她走路的姿勢而嘲笑她,當她勇敢地站到講臺上時,得到的是掌聲;后來,英子講的故事又一次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這讓她變得活潑、開朗、充滿自信。“掌聲”體現(xiàn)了課文要揭示的主題思想: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
09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寫英子的性格以及這種性格形成的原因。
第二部分(2-3):寫英子上臺講故事,同學們兩次為他鼓掌的過程。
第三部分(4-5):寫被掌聲鼓勵后的英子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充滿信心的人。
10
課文主題
課文寫班里一個患小兒麻痹癥的女同學英子,因為第一次上臺時獲得了大家的掌聲的鼓勵而逐步改變抑郁性格的故事,贊揚小英對同學們掌聲鼓勵的珍惜,克服自卑、陽光生活的勇氣。
11
教材課后習題
1.默讀課文,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英子先前的性格是憂郁、自卑的,因為她小時候患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走路一搖一晃地,所以她很自卑,不愿意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每次上課前,她會早早地來到教室,下課后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后來,英子變得快樂、自信了。因為有一次,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臺講故事,英子剛開始很不情愿,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她走上了講臺,講完故事后,同學們又熱烈地為她鼓掌,兩次掌聲讓她體會到了同學們的關(guān)心、鼓勵和贊揚,讓她有勇氣戰(zhàn)勝自己,微笑著面對生活。
2.讀下面的句子,你體會到英子怎樣的心情?你還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到了英子心情的變化?畫出來和同學交流。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jū)了一躬(ɡōnɡ),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第一句中“眼圈紅紅的”讓我們感受到了英子內(nèi)心那難以言說的痛苦。從“猶豫”和“慢吞吞”這兩個詞可以體會出英子內(nèi)心的矛盾。“一搖一晃”讓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殘疾女孩自卑、無助的身影,但她最終還是戰(zhàn)勝了內(nèi)心的緊張和自卑,走上了講臺,這從側(cè)面說明了英子的堅強和勇敢。第二句中“深深地鞠了一躬”說明英子對同學們充滿了感激。“一搖一晃地走下講臺”說明在大家的關(guān)心和鼓勵下,英子已經(jīng)能戰(zhàn)勝因腿腳殘疾而產(chǎn)生的自卑,能坦然地面對自己的走路姿勢。
3.如果是英子自己來講這個故事,她會怎樣講呢?從第2~4自然段中任選一段試著講一講。
如果是英子自己來講這個故事,她會用第一人稱的口吻來講自己的故事。如第2自然段:一天,老師讓同學輪流上講臺講故事。輪到我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角落里的我,我立刻把頭低了下去。老師是剛調(diào)來的,還不知道我的情況。
26
灰雀
01
我會寫
雀què(灰雀、麻雀、鴉雀無聲)
郊jiāo(郊外、城郊、荒郊野外)
養(yǎng)yǎng(養(yǎng)病、培養(yǎng)、嬌生慣養(yǎng))
粉fěn(粉紅、粉色、粉身碎骨)
粒lì(谷粒、飯粒、一粒米)
男nán(男孩、男人、男女老少)
或huò(或許、或者、不可或缺)
者zhě(或者、作者、來者不善)
凍dòng(凍死、防凍、天寒地凍)
惜xī(可惜、惜別、憐香惜玉)
肯kěn(肯定、不肯、寧肯)
誠chéng(真誠、誠實、誠心誠意)
02
我會認
寧níng(寧靜、安寧、雞犬不寧)
胸xiōng(胸脯、胸口、胸有成竹)
脯pú(胸脯、胃脯、拍胸脯)
惹rě(惹人喜愛、惹禍、惹火燒身)
仰yǎng(仰望、仰視、久仰大名)
渣zhā(面包渣、渣子、藥渣)
03
多音字
散sàn(散步)sǎn(散漫)
的de (我的)dí(的確)
04
近義詞
經(jīng)常一一常常 婉轉(zhuǎn)一一動聽 喜愛一一喜歡
果然一一果真 仰望一一張望 可惜一一惋惜
或者一一或許 誠實一一老實
05
反義詞
高大一一矮小 喜愛一一討厭 仰望一一俯視
肯定一一否定 誠實一一虛假 嚴寒一一酷熱
06
理解詞語
婉轉(zhuǎn):(歌聲、鳥鳴聲等)抑揚動聽。
仰望:抬著頭向上看。
嚴寒:(氣候)極冷。
可惜:令人惋惜。
自言自語:“言”和“語”都是說的意思,“自言自語”是自己對著自己小聲說話。
歡蹦亂跳:形容健康、活潑、生命力旺盛。
誠實:言行跟內(nèi)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為)不虛假。
07
句子解析
1.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這句話寫出了列寧對灰雀的關(guān)心,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己的感情來引導男孩認識錯誤。
2.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自言自語”看似是列寧自己和自己說話,其實是說給小男孩聽的。
3.“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列寧的喜出望外進一步感染了男孩,令男孩堅定改正錯誤的決心。可以看出小男孩是個知錯就改的孩子。也看出男孩也很喜歡灰雀。
4.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著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
列寧不問男孩,而是去問一只不會說話的鳥,一方面表現(xiàn)出列寧見到灰雀后的驚喜;另一方面表現(xiàn)了列寧對男孩的愛護。
5.當然,灰雀沒有告訴列寧昨天它去哪兒了。列寧也沒再問那個男孩,因為他已經(jīng)知道,男孩是誠實的。
列寧從男孩的語言和神態(tài)中知道男孩是誠實的,男孩也用實際行動改正了錯誤,所以他沒有問男孩,體現(xiàn)了他對男孩的尊重和愛護。
08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講述列寧在公園里找灰雀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jīng)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主動放回灰雀的故事。
2.列寧為什么說灰雀再也飛不回來了?
列寧實際是說給小男孩聽的。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擔心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讓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愛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唱歌,聽不到別人心里會難過的。看出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及對男孩的尊重與愛護。
3.列寧是怎樣循循善誘,讓男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
從男孩吞吞吐吐的話語中,列寧知道了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他沒有問男孩是否將灰雀捉走,也未進行任何說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的感嘆,使男孩內(nèi)心受到觸動,從而認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
4.列寧和小男孩喜歡灰雀方式不同在哪?看出列寧和小男孩分別是怎樣的人?
列寧是讓灰雀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自由生活,而男孩是將其圈養(yǎng)起來。他們都很喜歡鳥。列寧是個善解人意、尊重男孩的人,小男孩是一個知錯就改,誠實守信的孩子。
09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寫列寧在郊外養(yǎng)病期間,非常喜歡公園里的三只灰雀。
第二部分(2-10):寫列寧對男孩循循善誘,讓男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男孩決心改正錯誤。
第三部分(11-13):寫第二天,列寧看見了那只灰雀,知道男孩是誠實的。
10
課文主題
本文通過講述列寧在公園里找灰雀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jīng)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主動放回灰雀的故事,體現(xiàn)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的品質(zhì)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
11
教材課后習題
1.默讀課文,想一想,列寧和小男孩在對話的時候,他們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寫了列寧與男孩的對話,在對話時列寧想的是怎樣做既能讓小男孩將灰雀放回來,又不傷害男孩的自尊心;男孩剛開始想的是不能讓列寧知道灰雀的消失與自己有關(guān),后來想的是自己應(yīng)該勇于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孩子。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和小男孩都很喜歡灰雀?
從他們?nèi)粘Υ胰傅淖龇ā乃麄z對話神態(tài)、從灰雀回歸可以看出他們的喜歡。
27
手術(shù)臺就是陣地
01
我會認
斗dòu (戰(zhàn)斗、斗爭、勾心斗角)
棒bàng(棍棒、棒棒糖、冰棒)
恩ēn(恩情、恩重如山、感恩)
大dài(大夫、看大夫)
血xuè(血絲、 血液、鮮血)
撤chè(撤走、撤退、撤銷)
險xiǎn(危險、險情、鋌而走險)
瓦wǎ(瓦片、瓦房、添磚加瓦)
簾lián(布簾、門簾、水簾洞)
迅xùn(迅速、迅疾、迅猛)
速sù(快速、火速、高速公路)
奪duó(爭奪、爭分奪秒、強詞奪理)
秒miǎo(秒針、秒表、分秒必爭)
02
多音字
斗dòu (戰(zhàn)斗)dǒu(斗膽)
彈dàn(子彈)tán(彈性)
03
近義詞
激烈一一熱烈 陸續(xù)一一連續(xù) 敏捷一一靈敏
沉思一一深思 同意一一允許 懇求一一請求
04
反義詞
敏捷一一遲鈍 同意一一拒絕 危險一一安全
迅速一一緩慢 勝利一一失敗 結(jié)束一一開始
05
理解詞語
氣焰囂張:比喻人的氣勢高漲、放肆(多含貶義)。
激烈: (動作、言論等)劇烈。
陸續(xù):表示前后相繼,時斷時續(xù)。
硝煙:炸藥爆炸后產(chǎn)生的煙霧。
懇求:懇切地請求。
敏捷:反應(yīng)迅速快捷。
腹腔:軀干腹部的腔,其內(nèi)容納胃、小腸、肝和其他內(nèi)臟器官。
繼續(xù):(活動)連下去;延長下去;不間斷。
爭分奪秒: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
連續(xù):一個接一個。
06
句子解析
1.硝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
“硝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在這種危險的環(huán)境中,白求恩仍然鎮(zhèn)定地為傷員做手術(shù),敏捷地從傷員腹腔里取出彈片,表現(xiàn)出白求恩不顧自己安危,救死扶傷的偉大國際主義精神。
2.齊會戰(zhàn)斗進行了三天三夜,勝利結(jié)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術(shù)臺旁,連續(xù)工作了六十九個小時。
作者用了“三天三夜”“六十九個小時”具體表現(xiàn)白求恩堅持連續(xù)手術(shù)時間長,這樣的方法叫列數(shù)字。比如:我們學校的學生可多了,有一千八百多人呢!
07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這篇課文主要寫抗日戰(zhàn)爭時期,齊會戰(zhàn)斗打響后,加拿大共產(chǎn)黨員白求恩大夫堅持在手術(shù)臺上為傷員做手術(shù)的故事。
2.白求恩為什么說“手術(shù)臺就是陣地”?
白求恩認為手術(shù)臺就是醫(yī)生打仗的陣地。搶救傷員就是打仗。既能點明白求恩大夫工作的環(huán)境,又能表現(xiàn)出白求恩大夫不怕犧牲,堅守崗位的精神。
3.白求恩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shù),做了一個又一個。從“爭分奪秒”這個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情況越來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著加快手術(shù)的速度,盡可能地在短時間里搶救更多的傷員。
4.白求恩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shù),想一想,白求恩此時會想寫什么?
“我得盡可能加快速度,多救治一些傷員。只要我還能做手術(shù),不能有一分鐘的拖延,絕不能錯過最好的手術(shù)時機,不能有一秒的耽誤。”
08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寫“我”軍在齊會鎮(zhèn)消滅了日軍五百多人。
第二部分(2):寫白求恩大夫在槍林彈雨中堅持為八路軍上院做手術(shù)。
第三部分(3-4):白求恩沒聽從事衛(wèi)生部長的指令,依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shù)。
第四部分(5):齊會戰(zhàn)斗結(jié)束了,白求恩連續(xù)工作了六十九個小時。
09
課文主題
這篇課文主要寫抗日戰(zhàn)爭時期,齊會戰(zhàn)斗打響后,加拿大共產(chǎn)黨員白求恩大夫堅持在手術(shù)臺上為傷員做手術(shù),贊頌了白求恩不怕犧牲,堅守崗位,無私奉獻精神。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649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