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大學組織面試的個人經歷怎么填(簡歷中的校園經歷)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豐富的社團和組織經歷本身也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絕大多數同學都有過學生會、社團或者參加比賽的經歷,這個模塊的命名沒有明確的規范,可以命名為“校園活動”“組織經歷”“活動經歷”“比賽經歷”“社團經歷”“社會實踐”等,可根據具體簡歷的內容來對此模塊進行命名,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大學組織面試的個人經歷怎么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大學組織面試的個人經歷怎么填
豐富的社團和組織經歷本身也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絕大多數同學都有過學生會、社團或者參加比賽的經歷,這個模塊的命名沒有明確的規范,可以命名為“校園活動”“組織經歷”“活動經歷”“比賽經歷”“社團經歷”“社會實踐”等,可根據具體簡歷的內容來對此模塊進行命名。
以求職為導向,我們可以將組織和社團進行簡單的劃分:
興趣愛好類:詩詞書畫、體育競技、漫畫街舞、漢服民俗、志愿者協會
技能類:數學建模、編程聯盟、攝影協會、建筑模型
職業類:職業發展協會、演講協會、微軟學生俱樂部、華為俱樂部、職徒校園俱樂部、德勤俱樂部等
官方類:校級和院級團委學生會、班委會、黨支部組織、科創協會、勤工助學崗
從進入的難度來看,一般情況是職業類>官方類>技能類>興趣愛好類,當然這個與社團的管理人員、制度傳承、高校的鼓勵程度直接相關,并非是絕對的。
職業類型的社團一般以職業發展為導向,一般會參與組織一些職業相關的講座和沙龍,也是與職場最近的地方,隨著和在職人士交流地增多,可以極大拓展自己對職場的認知,盡早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方向。對于已經確定方向的同學,可以參與名企在高校設立的俱樂部,通過協助企業開展校內的各項活動,俱樂部成員不僅擁有更多與企業人員直接交流對話的機會,表現優秀的話更可能會有面試綠色通道,這不失為在校大學生進入心儀企業的捷徑了。
官方類:團委學生會以及其他官方組織,會和高校老師有比較多的工作交集,往往也會承辦校級、院級大型的活動,這些經歷是非常鍛煉個人的領導能力、策劃能力、組織能力和執行力。此外在這類組織任職,往往有更多的機會獲得素質拓展加分、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獎項。且因為一般規模較大,也是拓展跨專業跨學院人脈的好地方。
技能類:社團成員一般會有一定的知識壁壘,該類社團往往與個人所學專業直接相關,工科為主,組織者一般具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和專研能力,該類社團一般有相關的指導老師進行輔導支持,如果日后打算做技術方向,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興趣愛好類:往往是某一領域興趣愛好者聚集區,參與者門檻較低,社團內學習以興趣為主,與職業的關聯度較低。
基于以上分析,根據簡歷撰寫相關性原則,職業類、官方類、技能類的組織經歷一般建議放置在組織和活動經歷中,位置排列在實習工作經歷、項目經歷之后。興趣愛好類的經歷一般放置在簡歷興趣愛好的類別,一般放置在簡歷的最末端。
與崗位相關性較弱的比賽也可以放在這一個模塊,例如“公益創意大賽”、“互聯網 創新創業大賽”、 “英語口語比賽”、 “書法大賽”、 “攝影大賽”,這類比賽一般能突出個人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且參與的時間點在校園時代,但是與工作所要求的經驗和技能又沒有太直接的聯系。
需要說明的是,在HR眼中,并不是所有的校園組織和活動經歷都是有價值的,如果在一個組織里只是干事,沒有做到副部長以上的職級,除非是和崗位特別相關的經歷,一般不用寫;同理,如果比賽沒有得獎或者只拿了院級以下的名次(包含院級),一般沒必要寫,除非這段經歷你扛了大梁,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因為這些只能證明你參與過,但是并不能證明你的實力,可能大一大二經歷匱乏,只有這些能被寫在簡歷上,但是到了高年級甚至研究生,就需要更有競爭力的經歷來替代之前關聯性稍弱、含金量稍低的經歷了。
下面我們列舉一個組織經歷的案例:
重慶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會 外聯部部長 2015.09-2016.9
很多同學參加過不止一個組織,也參與過不止一個活動和比賽,這種情況下,遵循相關性原則,在經歷足夠豐富的前提下,僅詳細描述與應聘崗位相關的經歷;每一段經歷描述中,同樣遵循STAR法則或PAR法則。
有了正式工作經驗后,校園的經歷需要逐步從簡歷中刪減并逐步剔除,職場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一直保留只能說明你工作之后的經歷、經驗和成就還沒有超過你校園所取得的成就,除非你從事的工作是與校園市場高度相關的。
本文部分參考書籍《簡歷寫作與求職通關一冊通》,轉載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