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一年級語文上冊3單元(一年級語文上冊)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江南【教材分析】,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一年級語文上冊3單元?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一年級語文上冊3單元
江南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設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指導學生認讀本課生字新詞;朗讀指導中,在讀正確的基礎上可以采用教師引讀、學生接讀、男女生對讀、小組合作讀等方式,培養學生借助插圖和通過文字想象畫面,體會詩歌的情趣。
【教學目標】
1.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可、東、西”3個字和豎鉤、豎彎2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插圖,了解江南水鄉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讀準“南、蓮”等生字的字音;會寫豎鉤和豎彎。
【教學策略】
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指導學生認讀本課生字新詞,要注意“南、蓮”的正確讀音;書寫指導過程中,可先引導學生觀察“豎鉤、豎彎”和之前所學筆畫“彎鉤、豎彎鉤”,發現它們之間的差別,再通過師范寫、生邊說筆畫名稱邊學寫生字,關注學生書寫姿勢和握筆姿勢。朗讀指導中,在讀正確的基礎上可以采用教師引讀、學生接讀、男女生對讀、小組合作讀等方式,培養學生借助插圖和通過文字想象畫面,體會詩歌的情趣。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激發興趣
1.同學們,快來看看這幾幅圖畫,能用完整話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嗎?。
預設:(1)我看到了圓圓的荷葉。(2)我看到了漂亮的荷花。
2.是啊,盛夏時節,荷塘蓮葉如盤、蓮花綻放,這正是美麗的江南風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江南》。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圖片,使學生直觀感受盛夏的江南風光,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完整話描述所見景色,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
(二)初讀古詩,識字學詞
1.自讀詩歌,自主識字。
這首詩只有短短的幾行,卻將大家剛剛看到的美景一一寫出,快來讀一讀這首詩吧!要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一拼。
2.學習“江”,認識三點水。
(1)課件出示:江。
看,這就是長江,江水奔涌向前。
(2)課件出示:江、河、湖、海。
你發現這幾個字有什么特點了嗎?
(3)看來帶有三點水的字一般都與水有關。
3.學習“采蓮”,認識草字頭。
(1)你能說說“采蓮”的意思嗎?(采摘蓮子)
(2)說得特別好,江南水鄉又到了可以采蓮子的季節了。
4.認讀生字。
(1)通過自讀課文,相信這些詞大家已經會讀了,看看誰的反應最快,讀得最準。
課件逐個出示:江、南、可、采、蓮、魚、東、西、北。
(2)請同桌兩個小伙伴互相說一說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字的,互當小老師考考對方。
預設:我們可以用在生活中識字、組詞的方法、部首識記生字的方法等。
【設計意圖】通過圖文對照、組詞等形式讓學生了解詞語的意思,為學習古詩內容做準備。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三)學習詩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讓我們把剛剛認識的生字、詞語朋友送回到古詩中,再來讀一讀,這次你一定能讀得更流利。
2.詩歌一共幾行?(七行)
3.指名讀。我請兩位同學來讀一讀,一人讀前兩行,一人讀后五行,其他同學聽一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通過讀詩歌,檢查所學生字讀音是否正確,如有錯,及時正音。
(四)再讀詩歌,情感深化
1.學習前兩行。
(1)課件出示江南荷塘圖,引入:炎熱的夏天已經來臨了,面對著眼前的一湖蓮葉,你想說什么?
預設:(引導學生從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來說一說)這一湖蓮葉綠綠的、大大的。我看到了圓圓的荷葉。
(2)這一湖的蓮葉又大又綠,你挨著我,我擠著你,真是一幅“蓮葉何田田”的美景啊!
(3)蓮葉如盤、蓮花綻放,江南此時正是適宜采蓮的好時節呀!這樣的大豐收,人們在采蓮時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快樂、開心、高興)
(4)是啊,人們都樂得合不上嘴了,你能開開心心地讀讀這兩行詩嗎?
(5)指名讀前兩行詩。
(6)師引讀,生接讀。(體會朗讀中的適當停頓)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展開想象,練習口語表達,了解詩句意思。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人們采蓮時的快樂心情。
2.學習后五行。
(1)還有誰也和采蓮人一樣開心呢?(小魚)你從哪句詩中讀懂的?(魚戲蓮葉間)
(2)看,小魚們在和蓮葉做游戲呢!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它們玩得多開心啊!
(3)你們現在就是快樂的小魚啦,快到蓮葉下盡情地玩耍吧。
生跟隨老師一起邊讀詩歌后五行,邊用手做小魚游的動作來感受“東西南北”四個方位詞的位置。
(4)游完的小魚們,從您們剛剛游的位置中有什么發現嗎?東西位置相對,南北位置相對。
(5)以小組為單位,邊朗誦詩句邊表演。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兩組相對的位置詞,通過表演的形式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更好地朗讀詩句。
3.整體朗讀古詩。
(1)指名讀。(2)男女生對讀。(3)小組合作讀。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朗讀古詩,達到熟讀成誦,為背誦古詩做準備。
4.背誦古詩。
(1)師引背,生接背。
(2)集體背誦。
(3)指名背誦。
【設計意圖】分層檢查背誦。
(五)指導書寫
1.學習“可”“東”。
(1)學習筆畫“豎鉤”。
我們學習了“彎鉤”的寫法,你能說說“豎鉤”和“彎鉤”的區別嗎?豎鉤不能彎,要寫得直直的。
(2)指導書寫“豎鉤”。
書寫兒歌:小豎直直上到下,小鉤尖尖鉤向左,一筆連貫寫豎鉤。
(3)指導“可”:“口”寫在豎中線左側,寫得小一點;最后一筆豎鉤在豎中線右側。
(4)指導“東”:第二筆撇折從豎中線起筆,到橫中線轉折,豎鉤沿豎中線寫,最后兩點要左右對稱。
2.學習“西”。
(1)學習筆畫“豎彎”。
我們學習了“豎彎鉤”的寫法,你能說說“豎彎鉤”和“豎彎”的區別嗎?(豎彎沒有鉤)
(2)指導書寫“豎彎”。
書寫兒歌:小豎直直上到下,小彎圓圓彎向右,一筆連貫寫豎彎。
(3)指導“西”:第一筆橫較短,方框要寫得寬一點、扁一點,最后一筆橫封口。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4.寫字展示,評議交流。
【設計意圖】運用學生已有學習經驗去發現兩個新筆畫的寫法,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規范書寫筆畫的習慣。通過教師范寫,幫助學生寫好字。
(六)課后延伸
1.江南的美不只有迷人的荷塘,還有著名的江南園林、江南四大名樓、江南水鄉、江南小吃……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一查資料,也可以利用假期去江南游覽一番。
2.江南的美景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他們寫下了許多流傳至今的詩篇。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背一背。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課下收集有關江南的資料或詩歌,拓寬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真正自己當成了學習的小主人。
四季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設計通過課前安排的收集資料以及課中安排的畫一畫、唱一唱、背一背、說一說這些環節,不僅幫助學生積累了知識,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讀美了課文,讀懂了課文。
【教學目標】
1.認識“尖、說”等10個生字和言字旁、蟲字旁、折文3個偏旁,讀準多音字“地”的字音;會寫“天、四、是”3個字。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麗。
3.模仿課文,說說自己喜歡的季節。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感受四季的美麗;識記筆畫較多的“說、夏、彎、就”。
【教學策略】
1.本課采用了以畫面導入的方法,美麗的秋景動畫,加上教師富有激情的配樂朗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被充分調動起來,為下文的學習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2.課中春、夏、秋、冬幾幅動畫的插入,不僅再現了當時不同季節不同景色的特點,而且充分利用了多媒體這一資源,突破了難點,培養了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使孩子了解到四季景色的不同特征。
3.課前安排的收集資料,以及課中安排的畫一畫、唱一唱、背一背、說一說這些環節,不僅幫助學生積累了知識,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讀美了課文,讀懂了課文,教學效果很好。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春夏秋冬”四個字的卡片。(“春”寫在一朵桃花上,“夏”寫在一片荷葉上,“秋”寫在一個蘋果上,“冬”寫在一片雪花上)認一認,說說你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有感情地說說“我喜歡_____季”。(把卡片獎給說的好的小朋友)
2.我們都知道大自然可神奇啦。今天它給我們帶來了四樣禮物,快出聲和它們打聲招呼。
貼圖片:草芽、荷葉、谷穗、雪人
什么是草芽?什么是谷穗?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直觀地在代表圖案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季節,憑著生活經驗說自己喜歡的季節,這就是認識美的開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說得太好了,課文也把四季寫得很美,你快來讀一讀。仔細觀察課文有幾個小節?
讀讀自己喜歡的季節。
【設計意圖】在喜歡的季節中通過多讀課文,對語感進行培養,是讀好書的前提,是對作者描寫季節美的初步感知。
(三)內容探究
1.學習第1節。
(1)課文的哪個小節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色?誰來讀讀兒歌第一節,說說從第一節中知道什么了?
(2)指導讀,感悟春天的美麗。
春天來了,瞧!草芽從大地媽媽的懷中伸出了小腦袋,看到了美麗的世界。他看到什么了?此時什么心情?(高興、激動、興奮)
假如你是一棵小草,帶著這種快樂的心情讀一讀。
教師總結:小朋友個個都是可愛的小草芽,這么多草芽終于從那黑乎乎的泥土里鉆了出來,趕上了春天的盛會,多開心呀,讓我們一起歡呼吧!
2.學習第2節。
(1)你為什么喜歡夏天?夏天什么樣呢?
(2)指導讀,感悟夏天的美麗。
現在你們就是池塘中荷葉,你正舒舒服服地躺在水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快睜眼看看。
多么舒心溫暖的一刻呀。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3.學習第3節。
(1)你為什么喜歡秋天?(收獲的季節)
快看看書上是怎么描寫的?指名讀,說說知道什么了?
農民伯伯看到這豐收的景象,充滿了豐收的喜悅,誰來讀讀這小節?
(2)指導讀第3節。
大地媽媽不僅養育了谷穗,而且還用她甘甜的乳汁養育了萬物,讓我們帶著動作齊聲朗讀課文第三段,一起感謝大地媽媽的養育之恩吧!
4.學習第4節。
(1)誰喜歡冬天,為什么?自己讀讀課文說說知道什么了?
(2)指導讀,理解“頑皮”。
瞧,這就是雪娃娃,它是孩子們的寶貝,看見這個娃娃,多神氣啊!你看它的肚子大大的,還使勁地挺著。
全體男生都做一回神氣的雪娃娃!
(四)拓展升華
1.合作創編。
可這是作者眼中的四季,我相信你們眼里的四季更加美麗。就讓我們仿照這首詩的樣子試著做一次詩人,說說你眼中的四季。你喜歡哪個季節,就來贊美這個季節。老師做個樣子,我喜歡春天,蝴蝶翩翩起舞,他對鮮花說:“我是春天!”
2.那你們能像我們給春天編詩歌那樣,來編編每個季節的詩歌吧。
【設計意圖】以推進式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四季的美麗,大自然的美麗,以及我們生活環境的美麗,我們應該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珍惜自然,珍惜生活,以點到面,把課堂推向另一個高潮,使文本的人文精神得到提升。
(五)認讀書寫
1.讀讀兒歌,在兒歌里找找認讀的生字都在哪里,它們都是什么結構的字呢?你能用這些生字組一些新詞嗎?
2.師指導認字,重點認識言字旁、蟲字旁、反文旁,以及“地”字讀輕聲。
3.指導書寫,學寫“天、四、是”3個字。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