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紅樓夢對人物形象的文學價值(語文研究性學習)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研究課題(不超過50個字):心理學視域下《紅樓夢》主要人物的性格探討——以賈寶玉、林黛玉為例
學校: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班級:高二(20)班
姓名:吳**
指導教師(不超過50個字):田老師
成果簡介(不超過300個字):
《紅樓夢》圍繞四大家族的興衰而展開,其中的人物塑造也豐滿而深刻。筆者閱讀發現,《紅樓夢》的敘事圍繞主要人物的命運軌跡徐徐展開,而性格作為人物的血肉骨架,在推動故事情節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因此筆者嘗試在心理學視角下,通過對于性格的態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緒特征和理智特征四個方面分析主要人物。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法、文本分析法對《紅樓夢》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進行分析解讀。
摘要:《紅樓夢》圍繞四大家族的興衰而展開,其中的人物塑造也豐滿而深刻。筆者閱讀發現,《紅樓夢》的敘事圍繞主要人物的命運軌跡徐徐展開,而性格作為人物的血肉骨架,在推動故事情節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因此筆者嘗試在心理學視角下,通過對于性格的態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緒特征和理智特征四個方面分析主要人物。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法、文本分析法對《紅樓夢》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進行分析解讀。
關鍵詞:《紅樓夢》主要人物;性格
一、核心概念界定(一)《紅樓夢》主要人物
1. 賈寶玉
賈寶玉是《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別號怡紅公子、絳洞花王、富貴閑人。他出身不凡,又聰明靈秀,在他眼中,人只有真假、善惡、美丑的劃分。寶玉由神瑛侍者下凡脫胎而成,對絳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此有還淚一說,出生時口含美玉,是賈府的寶貝。
2. 林黛玉
林黛玉是《紅樓夢》中的女性角色之一。她是賈府老太君賈母的外孫女,小字顰顰,由于林黛玉經常以淚洗瞼,因而得名海棠詩社別號——瀟湘妃子。她原是太虛幻境中的絳珠仙草,受到神瑛侍者滴水之恩,轉作人世償還眼淚。黛玉祖籍姑蘇,生于揚州,父林如海,母賈敏,取名黛玉。她從小體弱多病,但生性聰慧,從小跟隨先生,讀書認字,有過目不忘,一目十行之功。并且她極工詩詞,故亦有才女之稱。
(二)性格
性格是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心理學概念中,性格一經形成便比較穩定,但是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可塑。[1]性格不同于氣質,更多體現的是人格的社會屬性,即對社會的態度以及對周圍人的態度。
從組成性格的各個方面來分析,可以把性格分解為態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緒特征和理智特征四個組成成分。
二、研究設計(一)研究思路
基于本研究的研究綜述,本研究計劃在研究方法上,運用文獻法確立本研究中人物性格特征分析的維度,運用文本分析法對《紅樓夢》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文本描述,在研究思路上通過觀照《紅樓夢》原文內容及《普通心理學》中的性格特征劃分,對主要人物的氣質、性格進行描述分析并整理提煉,從靜態視角研究《紅樓夢》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紅樓夢》主要人物的性格為研究對象。即按照賈寶玉、林黛玉兩位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研究方法
1.文獻法
本研究通過網絡資源(中國知網、讀秀學術搜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碩博論文全文數據庫)和圖書館書籍以“《紅樓夢》主要人物”、“心理學”、“性格特征”等關鍵詞,采用倒序法、追溯法進行文獻搜索并整理閱讀,從中了解《紅樓夢》原著中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的相關行為,厘清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要點及分析維度。
2.文本分析法
文本分析法是通過對文本進行比較、分析、綜合從而提煉出陳述性說明,從文本表層深入到文本深層發現其深層意義的方法。本研究搜集《紅樓夢》原著人物描寫,綜合心理學性格劃分維度和標準,進行量化統計和分析,對人物行為、語言、心理等進行質性描述,從而得出對主要人物性格特征的判斷。
三、心理學視域下《紅樓夢》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探討(一)心理學視域下賈寶玉的性格探討
受原著及電視劇等影視改編的影響,大眾視角下的賈寶玉通常是同情心強、平易近人、喜愛結交女性等。[2]回歸原著,在描寫賈寶玉的詩是這樣說的: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
“尋愁覓恨”“似傻如狂”“愚頑”“行為偏僻”“性乖張” 等描述可見其性格中正面的特征有率性、單純的一面。而相對的,也有典型的抑郁質、膽汁質的氣質特征,“無故尋愁覓恨”是抑郁質的體現,性情脆弱、柔弱易倦;而膽汁質的人坦誠,直率,果敢,脾氣暴躁, “有時似傻如狂” “行為偏僻性乖張”正是膽汁質氣質類型的體現。
總的來說,賈寶玉的氣質特征屬于抑郁質和膽汁質的混合類型,充分體現了人物塑造的復雜性,也預示著情節跌宕,人物性格豐滿。
在具體的著作情節中,則可以細致分析賈寶玉此人物在性格方面的多重特征(見表一)。就像有人評論: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

1.賈寶玉的態度特征
曾有人評價主人公賈寶玉是一個又奇又俗的人物。構成賈寶玉性格主要的特征是叛逆。他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不看重功名利祿,不愿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無比痛恨“八股”,且懶于與讀書做官接觸拜會。[3]他偏愛于“雜書”,鐘情于《牡丹亭》、《西廂記》,大膽質疑程朱理學,認為“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了”,充分顯示出他本不屬于那個時代,也不為那個時代所容的先進思想。他同情弱小,面對秦鐘(第七回),能夠平等相處,出手相助,他同情賈府苦情的女子,哀嘆她們的不幸,展現少年人的正直與熱忱。
2.賈寶玉的意志特征
《紅樓夢》中一位女子的香消玉殞另人惋惜——含恥辱情烈死金釧。因王夫人相逼,被誤會的金釧兒以死明志。此事因寶玉而生,卻以金釧的死亡結束,在這一過程中,寶玉未曾有積極作為去維護金釧,在金釧兒死后也并未感懷許久,如同一頁翻過的紙張,未停留片刻,也沒有半分波瀾。或許寶玉得知娶得不是黛玉時有反抗,但更多時候他是優柔寡斷、任性的。
3.賈寶玉的情緒特征
早在原著在第三回中,賈寶玉的性格就得到了初步的顯現,寶黛第一次相見時:寶玉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眾人不解其語,黛玉便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癡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么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嚇的眾人一擁爭去拾玉。
許多學者從寶玉摔玉的行為中讀出了賈寶玉對天命的反抗,但最直觀的表現是寶玉的情緒波動大,包括后來章節中寶玉誤傷襲人也有此體現。
4.賈寶玉的理智特征
看似寶玉被普遍認為離經叛道,十分獨立。但他出生時口含美玉,是賈府的寶貝,在所有人都依著他、寵著他時,他其實是沉溺其中的,這可以說是性格形成中的環境因素的影響。
(二)心理學視域下林黛玉的性格探討
如果說賈寶玉性格中的氣質類型不鮮明,那林黛玉可以說是抑郁質氣質類型的典型代表,提起“黛玉葬花”、“黛玉焚稿斷癡情”,不可避免的給黛玉貼上了悲情人物的標簽。在《紅樓夢》原著中是這樣描寫的: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蹙”為皺眉的意思,觀黛玉面相,已然成“似蹙非蹙”的神態,可見其平時多思多慮,不禁皺眉已然成為常態。“含露”“淚光點點”則是說黛玉的眼淚之多,黛玉前世為絳珠仙草,攜報恩之情轉世為神瑛侍者而來,注定要還盡眼淚,充滿了悲劇色彩。“閑靜”“心較比干多一竅”的形容仿佛為讀者展示了一副靜謐典雅的仕女圖,黛玉柔弱卻多思易傷感,敏感卻也淡薄。印象深刻的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章節中,黛玉評價劉姥姥是“母蝗蟲”逗得眾人大笑,雖有不少讀者覺得稍顯刻薄,但這一幕也是黛玉少有的釋放真性情的時候。
因此,林黛玉氣質特征屬于是抑郁質占主導,但是一些時候,黛玉表現出來的機敏狡黠又超脫了這一定勢,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5]可見作者曹雪芹筆力千鈞,洞悉人物。在原著具體情節中有如下體現(見表二)。

1.林黛玉的態度特征
筆者在總結黛玉的態度特征時,用了“關心他人”和“淡泊”兩個看似有些矛盾的詞,但這恰恰是黛玉的可愛之處,面對命運坎坷的香菱,她授以詩書,倍感親切,慕雅女雅集苦吟詩,她們因雅結緣,正是黛玉古道熱腸。
而黛玉并不是如同寶釵一樣對所有人都面面俱到,她可以無懼婆子的閑言碎語說出“不是別人剩下的也不給我”,因為賈母的寵愛和她自己的驕傲,不為世俗所累,如菊般淡泊。
2.林黛玉的意志特征
幼年喪母,被送去外祖母家教養的黛玉,注定要比寶釵承受更多。就像第四十五回中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黛玉表示母親去世、又無兄弟姐妹的苦楚,可見她雖淡泊,卻也重視親情,既無人幫襯,便只有自己打算謀劃。
3.林黛玉的情緒特征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美人葬花,嘆花更是嘆自己,更突出了黛玉的悲觀。黛玉在敲怡紅院的門時,晴雯沒有開門,黛玉又聽見寶釵和寶玉在里面說說笑笑,便不禁流下了眼淚。黛玉又有才情,她所寫的多是些哀傷的詩句,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中湘云和黛玉在月夜作詩,湘云作了上句:“寒塘渡鶴影。”黛玉對了下句:“冷月葬花魂。”就表現了黛玉離別時的情緒。[6]無一不是心境悲觀的體現。
4.林黛玉的理智特征
黛玉雖深受賈母寵愛,但始終是寄人籬下。倘若她是生活在自己家,應該是無憂無慮,頑皮戲耍,而命運難測,初到賈府,她學著看眼色,盡量讓自己的舉止合乎情理,只因賈府與林家的吃茶規矩不同,怕惹人笑話。雖有寶玉陪伴,也會在深夜里暗自思量無依無靠。這些都注定了黛玉憂思憂慮傷身的悲劇。
四、結語該研究中還有許多不足,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在使用文本分析法對《紅樓夢》主要人物描述方面,研究方法單一,所以對于還可能比較武斷。
2.束于研究時間以及本人的研究能力,對于人物性格把握的精準性還需進一步提高。
3.對于人物性格靜態描述方面,比較扁平化。性格在形成后就趨于穩定,但不是一成不變,本研究中的人物性格研究未考慮動態視角,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夠進一步挖掘,感受經典的人物塑造的魅力。
參考文獻[1] 葉奕乾. 普通心理學[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
[2] 楊雪梅. 論《紅樓夢》人物的服飾與性格之間的關系[J]. 理論界, 2006(4):2.
[3] 謝詩濤. 《紅樓夢》中個性人物分析[J]. 讀天下, 2016(14):1.
[4] 方曉. "色"裁紅樓:紅樓夢人物性格色彩解讀[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09.
[5] 嚴晗予. 關于《紅樓夢》的人物性格分析[J]. 祖國, 2018(20):2.
[6] 李希凡. 林黛玉的詩詞與性格——《紅樓夢》藝境探微[J]. 紅樓夢學刊, 1983(1):23.
聲明:本文由匯景研學整理編輯,轉載和引用請注明出處。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109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