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7)
這次,我們來講一講一詞多義的“策”。
《說文解字》中說:“策,馬棰也。”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策”的本義是“竹制的馬鞭,馬鞭子”。
秦始皇“振長策而于宇內”,就可以解釋為“(秦始皇)揮舞著長鞭來駕馭全中國”。這里用的就是“策”的本義“馬鞭子”。
由本義“馬鞭”可以引申出動詞義“鞭打,鞭策”。
《馬說》里說養馬人“策之不以其道”,這里的“策”就是“鞭策”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按照正確的方法鞭策它”。
“策”由竹制的具體的馬鞭,可以引申為“竹制的拐杖”,所以“策”有“拐杖”的意思。
比如“子瞻杖策載酒”的“策”就是“拐杖”,意思是“子瞻拄著拐杖,帶著美酒”。
由“拐杖”這個含義,又能引申出“拄,拄著”的意思。
比如陶淵明“策扶老以流憩”,意思就是“拄著拐杖走走歇歇”。
這里“扶老”是“拐杖”的意思,“策”用作動詞,意思是“拄著”。
由“竹制的馬鞭”也可以引申出“古代寫字用的竹簡”的意思。
“退而論書策”中的“策”解釋為“竹簡”,“論書策”就是“寫作,著書”,這句話的意思是“便退隱著書立說(來抒發他們的怨憤)”。
在“竹簡”上做記錄,就可以解釋為“記載”。
古代有個詞叫做“策勛”,就是“記載功勛”,《木蘭詩》中就寫到,“策勛十二卷,賞賜百千強”,意思就是“記載功勛的冊子有十二本那么多,賞賜的財物成千上百”。
古代的文書多寫在竹簡上,因此“策”也可以指古代帝王對屬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書,即“策書”。
比如“晉侯嘉焉,授之以策”,意思就是“晉侯嘉獎他,授予他策書”,這里的“策”就是“策書”的意思。
從漢代開始,皇帝就開始為選拔人才而進行考試,他們常把政事方面的問題寫在“策”上,所以,“策”也指“策問”。
《漢書·文帝紀》有一句“上親策之,敷納以言”這句話中的“策”就是“策問”的意思,“敷納”可以解釋為“使陳述意見加以采納”,所以,這句話翻譯出來就是“皇帝親自策問,使陳述意見能夠被采納”。
最后,“策”也可以指“策略,謀略”。
例如“此勝之一策也”,意思是“這是取勝的一種策略”,“策”就解釋為“策略,謀略”。
到這里,“策”在文言文中的常用義我們就講完了。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策”的本義是“竹制的馬鞭,馬鞭子”。
由本義“馬鞭”可以引申出動詞義“鞭打,鞭策”。
“策”由竹制的具體的馬鞭,可以引申為“竹制的拐杖”
由“拐杖”這個含義,又能引申出“拄,拄著”的意思。
由“竹制的馬鞭”也可以引申出“古代寫字用的竹簡”的意思。
在“竹簡”上做記錄,就可以解釋為“記載”。
古代的文書多寫在竹簡上,因此“策”也可以指古代帝王對屬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書,即“策書”。
從漢代開始,皇帝就開始為選拔人才而進行考試,他們常把政事方面的問題寫在“策”上,所以,“策”也指“策問”。
最后,“策”也可以指“策略,謀略”。
你都記住了嗎?下節課再見。

往期精彩回顧: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1)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2)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3)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4)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5)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6)
中考語文必考知識:文言實詞/虛詞超詳盡講解(7)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8)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9)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0)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1)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2)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3)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4)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5)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6)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7)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8)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9)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0)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1)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2)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3)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4)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5)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6)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7)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8)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9)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30)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31)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32)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33)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34)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35)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36)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37)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