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漢語拼音發明者是哪里人(盧戇章竟是廈門人)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4)

第一個發明拼音字母
第一個發明標點符號
第一個提倡白話文
第一個提倡國語
第一個提倡簡化漢字
第一個提倡橫排橫字
第一個提倡注音識字

光緒皇帝圣旨(盧志明提供)

盧戇章制定的學堂章程(盧志明提供)
【其人其事】盧戇章自幼聰穎,18歲應試,縣試名列前茅,府試落第后任私塾教師,曾往新加坡半工半讀,專攻英文。25歲回國后,盧戇章住在鼓浪嶼日光巖下,應英國傳教士馬約翰的聘請,助譯《英華字典》。因他既會廈門話,又懂英文,所以“西人習廈話,華人習英文,均奉以為師。”
時值國難當頭,外侮內患,激發了正直知識分子的愛國思想。盧戇章注意到4億人口80%以上是文盲,書面語與口語嚴重脫離,平民讀書識字困難重重這樣的現實。他說:
“億兆婦女,以及農夫貧寒之輩,皆屏于教育之外。此國所由貧弱,而外人所由魚肉也。倘以切音字圖譯官話,上截漢字,下截切音,由切音以識漢文,則各色人等,不但能讀切音,兼能無師自識漢文。全國皆能讀書明理,國家何致貧弱,人民何致魚肉?”
為此,盧戇章“盡棄外務,朝夕于斯,晝夜于斯,十多年于茲”,終于在光緒十八年(1892年)寫成了廈門話的切音字專著《一目了然初階》,創制出中國拼音文字的第一種方案——中國第一快切音字母。1915年,盧戇章又進一步改訂新字方案,出版了《中國新字》,漢字標音方法從“反切”到拼音,這是我國文字史上的一大革新。

盧戇章制定的學堂章程(盧志明提供)

切音字

時在工部虞衡司任職的安溪人林輅存曾題贈一聯給盧戇章:
“卅年用盡心機,特為同胞開慧眼。
一旦創成字母,愿教吾國進文明。”
1928年,盧戇章逝世,葬于廈門鼓浪嶼,其墓園后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1958年1月,周恩來總理在政協報告會上,在《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一文中對盧戇章的歷史功績作出肯定。隨后,吳玉章等語言文字專家也著文紀念盧戇章。
1992年北京舉行“我國語文現代化運動100周年紀念會”,會議表示要弘揚盧戇章的愛國精神和先進思想,以及他對普及文化教育的重大貢獻。

位于廈門同安的盧戇章故居(莊國慶攝)

位于廈門同安的盧戇章故居(莊國慶攝)

位于廈門同安的盧戇章故居(莊國慶攝)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1689.html
上一篇:余光中的經典句子唯美(余光中散文中的20個經典句子)
下一篇:絲瓜削皮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