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知識>大雁潮汕話怎么說(潮汕話斜衰)
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14)
一篇關(guān)于普通話異讀字審音問題的微信文章,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和熱烈討論,專家們也都出來發(fā)表意見這引起我對潮汕話朗讀古詩詞是否也有類似問題的思考,因為潮汕話中的異讀多音字比普通話多得多,類似的難于處理好的讀音問題也肯定存在我們不妨也以這三首詩來分析一下,討論討論潮汕話朗讀古詩的問題,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guān)于大雁潮汕話怎么說?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大雁潮汕話怎么說
潮汕話“斜、衰、騎”古詩中怎么讀一篇關(guān)于普通話異讀字審音問題的微信文章,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和熱烈討論,專家們也都出來發(fā)表意見。這引起我對潮汕話朗讀古詩詞是否也有類似問題的思考,因為潮汕話中的異讀多音字比普通話多得多,類似的難于處理好的讀音問題也肯定存在。我們不妨也以這三首詩來分析一下,討論討論潮汕話朗讀古詩的問題。
唐·杜牧 《山行》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奶圃姡贸鄙窃捵x起來,韻腳卻不好處理。我斟酌了一下,處理方案有二:
1、“斜”讀sia5(邪),“家”讀gia1(佳),“花”讀hua1(華1);
2、“斜”讀sia5(邪),“家”讀gê1(稼1),“花”讀huê1(灰)。
方案1基本是按文讀音朗讀,都能押韻,缺點是“家”讀gia1(佳)、“花”讀hua1(華1)都是平時認(rèn)字、說話不用的音。方案2則按現(xiàn)在的口語白讀音讀,“家”讀 gê1(稼1)、“花”讀huê1(灰)能押韻,但“斜”讀sia5(邪),就不押韻了。
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的處理方案也有兩個:
1、“回”讀huai5(懷),“衰”讀suai1(摔),“來”讀lai5(萊);
2、“回”讀huê5(茴),“衰”讀suê1(歲1),“來”讀lai5(萊)。
方案1是文讀音,都押韻;但“回”讀huai5(懷)、“衰”讀suai1(摔),也都是平時認(rèn)字、說話不用的音。方案2“回”讀huê5(茴)、“衰”讀suê1(歲1)是口語白讀音,但與“來”讀lai5(萊)不押韻。
唐·杜牧《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1、“堆”讀 duai1,“開”讀kai1,“來”讀lai5;
2、“堆”讀 dui1,“開”讀kai1,“來”讀lai5;
3、“堆”讀 dui1,“開”讀kui1,“來”讀lai5。
方案1三個韻腳都能押韻,但“堆”字讀音古怪;
方案2“開”讀kai1、“來”讀lai5押韻,但與“堆”讀dui1不押韻;
方案3“堆”讀 dui1、“開”讀kui1押韻,但與“來”讀lai5不押韻。
另外“騎”讀kia5是陽平聲,讀kia3陰去是仄聲。從格律詩的平仄要求來說,必須讀陰去聲符合古詩的格律要求。但《新華字典》已經(jīng)刪去了去聲的舊讀音jì,就對不上號了。
像這樣韻腳難以處理的詩在七律、五律中就更多,8句詩中有4至5個韻腳字,由于語音的歷史變化,很難保持一韻到底,全部押韻了。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復(fù)雜的情況?
這是因字音的歷史音變造成的。我們現(xiàn)在讀唐詩,時間跨度已有千年左右。在這千年左右的時間里,原來屬于同一韻部、完全可押韻的字,在每一種方言里都有了不同的變化發(fā)展。這種語音的歷史音變是有文獻(xiàn)資料可考證的。若以《廣韻》的韻部作為唐宋時代的漢字讀音依據(jù),我們把這些例子用自己的母語方言讀一下,就知道這些字的今音是怎么分化的。如上面《山行》的韻腳都屬《廣韻》“假”攝“麻”韻字,但“家、花”是二等字,“斜”是三等字。就是這個二等和三等(開口度大小和介音不同的差別)的不同,造成了后代的分化(普通話與潮汕話都一樣)。《過華清宮》和《回鄉(xiāng)偶書》的“來、開”屬于《廣韻》的“咍”韻字,“回、堆”屬于“灰”韻字,唐宋時期它們的主要元音相同(但“呼”不同:“來、開”是開口呼,“回、堆”是合口呼),所以也可押韻。就是因“呼”的不同,造成現(xiàn)在分化為不同的韻母。
那么,對這些古詩讀音的選擇,就不是孰對孰不對的問題,而是孰更好的問題了。
作者:林倫倫
來源:汕頭日報(2019.03.03)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209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