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悠然見南山是怎么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13)

來源丨喜馬拉雅FM酈波的精品課《酈波品讀唯美詩詞名篇》
編輯丨張政偉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而?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就是這首田園詩的代表作《飲酒.其五》,這首詩是由東晉著名的辭賦家、散文家陶淵明辭官歸隱后所寫,他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為古典詩歌開辟了嶄新的田園詩境界。
陶淵明的曾祖父是東晉初期的名將,外祖父孟嘉也是東晉的大名士。陶淵明從小便有一種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只是到陶淵明時,由于家族已經(jīng)衰敗,加上他出身庶族寒門,其理想其實是很難實現(xiàn)的。
陶淵明直到29歲才為官,卻一直做著無足輕重的小官,之后好不容易做了彭澤令,但僅僅上任80余天,便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而掛職離去,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歸田之路。而這首最著名的田園詩作,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杰作所蘊含的深刻意境。
一壺酒,一株菊!南山見,意境成!全詩通篇都是在描述陶淵明歸隱后在自己住處過著田園生活的悠然自得的情景。前四句就講到自己為何能夠有處于鬧事而心無憂的意境,其原因就是這句“心遠地自偏”,而詩中最經(jīng)典也最能體現(xiàn)陶淵明田園心境的則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我曾經(jīng)看到有些中小學的課本上把這里的“見”注釋為通假字,通“現(xiàn)”,那么這個地方就要讀成悠然現(xiàn)南山。我個人是不同意這個觀點的。如果是悠然現(xiàn)南山,就是南山突然出現(xiàn)在面前,主宰這個場景的其實不是人,是南山,而人和人物的那顆內(nèi)心就不知不覺間被邊緣化了。
另一個極端是古代曾經(jīng)有一個版本,寫成悠然望南山,蘇東坡就認為如果是望,同樣這也會變得腥味索然,因為望屬于純主觀有意識地注視。這個時候人主宰了這一切,而人物同樣就被邊緣化了。
只有“見”字,看似純主觀,其實是借勢而看的結果將主觀客觀完美地統(tǒng)一在了一起,真正體現(xiàn)了悠然的情味。

悠然背后的堅守
然而詩人內(nèi)心深處真的是可以忘卻以前的雄心壯志,忘卻一切塵間事,做到如此無欲無求嗎?這其實也一直是爭議所在。
詩中在最經(jīng)典的詩句中引出菊花,其實菊花的意象在這里不可小覷。
陶淵明非常愛菊花,當然首先是因為菊花的美麗,而且還可以釀酒、養(yǎng)生,但是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在古人認為菊花的純黃色,其實是厚土之色,正所謂皇天后土,其實后土代表的是國家社稷,所以菊花其實隱藏著一種報效家國、建功立業(yè)的志向。
菊花更重要的是能體現(xiàn)人的高風亮節(jié)。所謂梅蘭竹菊四君子,都是高潔之物,陶淵明最愛菊,恐怕也體現(xiàn)了他內(nèi)心的那份堅守執(zhí)著。

所以這樣的爭議既抒發(fā)了詩人歸隱生活的悠閑,恬靜,但也包含著詩人對社會、對人生、對宇宙的思索和不放棄的憧憬。詩人固然心境淡泊,但背后依然有一種靜穆的偉大。
這也正如魯迅先生所言,陶淵明就是師,我認為魯迅先生對陶淵明的認識是深刻而全面的。別人大多數(shù)外儒內(nèi)道,而陶淵明,其實是外道內(nèi)儒。正是因為有一種內(nèi)在的堅守,有一種靜穆的偉大,它的悠然才不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輕。
關于主播:
詩詞大會名師酈波老師,精選中國古典唯美詩詞名篇,為你解讀文字間的詩情畫意、文字背后的詩人情懷和歷史變遷,與你一同感悟詩歌中的生命境界。讓我們的心隨之律動,享受一段關于詩詞的美的歷程。
關于喜馬拉雅: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點擊“了解更多”↓ 你會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沒有白看……,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212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