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知識點講解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相關背景,熟讀并背誦這首詩。
2.理解詩歌中的意象,領會其象征意義,領會詩歌的主題思想。(重點、難點)
3.體會詩歌蘊含的深沉而真摯的愛國之情。(素養)






























同步練習

第2課《我愛這土地》
01 積累運用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sī(嘶)啞的hóu(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yǒng)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guā)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fǔ)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2.下列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
A.消費者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商品,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
B.為了優化出行環境,交通部門加快了黃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規模。
C.截至目前,阿壩州光伏項目已并網超過15萬千瓦左右。
D.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混雙冰壺循環賽中,中國組合先后遭遇兩連敗,令熱愛這項項目的觀眾非常深感意外。
(解析:B.搭配不當,刪去“和規模”;C.前后矛盾,刪去“超過”或“左右”;D.語意重復,刪去“非常”或“深感”。)
3.文學常識填空。
《我愛這土地》選自《艾青詩選》,作者艾青,原名蔣正涵。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詩奠定了他詩歌的基本藝術特征和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
4.2018年是人民詩人艾青誕辰108周年,為緬懷詩人,紀念詩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偉大的詩魂,激發我們愛祖國、愛家鄉的真切情感,讓我們一同走進主題為“艾青,我為你驕傲”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1)趙春華在《憶詩人艾青》中寫道:“那個謳歌土地/謳歌太陽的詩人/走了走了/那個大堰河的兒子/那個土地的兒子/走了走了/他的詩沒有走/還留在我們的心頭/趕也趕不走。”是啊,他的詩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為了舉辦好這次活動,主辦者設計了“推薦詩歌”的宣傳形式,請你為《我愛這土地》寫幾句推薦語。(60字左右)
【示例】為何他的眼里常含淚水?為何他喉嚨嘶啞,仍要盡情地歌唱?為何他執著地愛戀著這片土地?《我愛這土地》將為你詮釋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微信公眾號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為宣傳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揚艾青精神,班委準備建立一個公眾號,請你仿照例子再設計兩個介紹艾青的欄目。
欄目一:風雨歷程 欄目二:【示例】詩海漫步 欄目三:仰望星空
(3)1984年,詩壇泰斗——艾青被提名為諾貝爾獎候選人,當時西班牙的戈麥斯、巴西的亞馬多等一些有識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與全世界親切地匯合,諾貝爾文學獎應當頒給艾青!但結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榮獲201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請你擬寫一則頒獎詞,概述其主要事跡,點出其精神品質。(80字左右)
【示例】20世紀中國詩壇泰斗,他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傷痕累累的祖國母親,他用樸素的語言傾訴他對世界的深愛與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愛詛咒黑暗,謳歌光明,禮贊人生,他是中華兒女永遠的驕傲。
02 課內精讀
閱讀全文,回答問題。
5.詩中鳥兒所歌唱的四個對象是什么?分別有什么象征意義?
四個對象分別是:土地、河流、風、黎明。“土地”象征遭受日寇踐踏的國土;“河流”象征長期郁結在人民心中的悲憤;“風”象征人民對侵略者的憤怒;“黎明”象征獨立自由的曙光。
6.品析下面詩句所包含的意義。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靈涂炭的現實,對祖國愛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強烈。
7.詩中“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的“鳥”是一個怎樣的形象?這只“鳥”歌唱至死,最后“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對此應如何理解?
這只“鳥”是一個飽受磨難,拼盡全力用整個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生命耗盡后便投身土地的懷抱,與它所摯愛的土地融為一體,實際上寄寓了詩人愿為祖國獻出一切的決心。
8.從全詩看,作者在詩中流露了一種怎樣的感情?
詩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本身的意義,上升到了祖國的象征,詩中表達了詩人對生他養他而又多災多難的祖國的深沉的愛,抒發了那個時代為祖國的獨立自由而奮斗獻身的華夏兒女的共同心聲。
03 拓展閱讀
(原創)
中國的土地
劉湛秋
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
埋藏著黃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鵑花姹紫嫣紅
激流的三峽傳來神女的嘆息
冬天從凍土層到綠色的椰子林
薔薇色的海浪撫愛著沙粒
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
黃皮膚、黑頭發是那樣的美麗
敦厚的性格像微風下的湖水
頑強勇敢又如長江一瀉千里
掛霜的葡萄下躍動著歡樂
堅硬的核里已綻開復興的契機
【注釋】 這首詩寫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中國人民掙脫了各種有形和無形的枷鎖,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鼓舞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9.請從詩中各找一處運用了下列修辭手法的詩句。【辨別修辭手法】
(1)比喻:敦厚的性格像微風下的湖水。
(2)擬人:薔薇色的海浪撫愛著沙粒。
10.“黃金般的相思”的含義是什么?“掛霜的葡萄”象征著什么?【理解詞語含義】
“黃金般的相思”的含義是所有的炎黃子孫永遠思戀祖國母親;用“黃金”修飾“相思”,形象地表現了華夏子孫對祖國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掛霜的葡萄”象征中國人民的思想成熟,走進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11.詩歌的第二小節主要寫了什么?詩人主要抓住哪些具體內容從而使詩歌層次井然有序、逐層推進?【理解詩歌內容】
寫出了中國人民的“美麗”。先寫外貌之美,次寫性格之美,再寫思想之美,層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
12.這是一首抒情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體會詩歌情感】
抒發了詩人歌唱祖國,禮贊人民,頌揚中華民族,熱烈歡呼,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思想感情。
13.比較本詩與《我愛這土地》在內容上的異同點。【比較探究】
相同點:都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都借助具體意象,抒發對土地(祖國)的真摯情感。不同點:《我愛這土地》感情比較深沉,當國土被踐踏時,詩人號召同胞們奮起反抗,并自愿為祖國奉獻一切;本詩感情較愉悅,除表達對祖國土地的熱愛外,還歌頌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熱烈歡呼。
04 寫作創新
14.《我愛這土地》這首詩運用象征手法,表達出詩人愿為祖國奉獻一切的赤子深情。請運用象征手法寫一段話,表達心中的情感。(200字左右)
【寫法分析】這首詩的意象內涵豐富(運用象征手法)。詩中的每一個事物都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鳥”是詩人的虛擬,嘶啞著喉嚨歌唱的既是“鳥”,也是“我”(作者自己),接著,詩中接連出現了所歌唱的對象:土地、河流、風、黎明等,它們都被賦予了不同的象征意義。象征手法的使用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注意抓住象征體和象征本體之間的相似點;②注意圍繞相似點,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③注意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例文】你看那在風雪中傲然挺立、怒放著的梅花,難道你就絲毫沒有感受到她的美嗎?難道在漫無邊際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著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種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嗎?難道你不曾想到,她與紅軍戰士們堅強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嗎?難道你就沒有想到,這傲雪凌霜的梅花,真真切切地象征了我們的革命戰士們,象征了他們那種頑強不屈,勇于拼搏,渴望著暴風雪來臨的那種精神,那種意志品質嗎?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329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