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腦博士帶娃搞定學前拼音)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早就聽說小學拼音要在兩周內完成,眼下毛頭要上小學了,我便和幾位在北京名小當一線語文老師的朋友打探情況,了解到:提前學確實可以輕松一些,但一些孩子在機構里學的并不一定是真傳:發音不準確、書寫不規范……于是,學拼音這事兒就擱置了。

毛頭是先識字的,這個我在前面講過(鏈接)。前段時間,他看《少年讀歷史》時,遇到一個生字,我指著旁邊的注音一下就讀了出來,他頓時感嘆:“太神奇了!我要是學會拼音,就能認識更多字啦!”于是,他提出來要學拼音,可這時正值疫情最嚴重的時間,全民宅家,線下培訓班是上不了,線上培訓也不好甄別,本著“能省則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原則,還是自己教吧,能不能教好,我這心里開始犯嘀咕,畢竟自己會拼音和教一個零基礎的娃學拼音是兩碼事兒,毛頭看我還在猶豫,扭頭跑回房間,掏出兩張壓歲錢做“學費”,以表誠意。我哭笑不得的接下了這單“生意”,開始潛心研究帶娃學拼音的門道兒。
1、教材的選擇
對于教材的選擇,我只有一個標準,就是權威性,只選對的,不選貴的。我在網上花了不到五十塊錢買了一套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和教學參考書,要比權威性,這可是我們國家教育界大牛嘔心瀝血打造的,按著上面的內容教,至少不會出錯。于是,我開始像老師一樣研究教參,設計教學步驟。


2、拼音學習三步走
我把拼音學習的過程拆解成以下幾步,循序漸進地開展,后面標注了我在實際操作中用的天數,根據不同孩子的特點,可以靈活變化:
第一步
認識韻母和音調(3天)
DAY1:學新——看、聽、讀、寫韻母ɑ、o、e,學習四個聲調。
DAY2:復習——韻母ɑ、o、e四個聲調的讀法;學新——看、聽、讀、寫韻母i、u、ü,學習四個聲調。
DAY3:復習——韻母ɑ、o、e、i、u、ü四個音調的讀法。
聲調學習
對于聲調的把握,毛頭最初容易混淆,這可能與聲調加工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過程有關,腦科學研究確實也發現,聲調的加工需要大腦一些特定區域的參與,包括顳上回與右側額下回,而且,在視覺和聽覺通道加工中,聲調加工涉及不同的大腦加工機制,因此,聲調學習對于兒童來講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我們在教學上要引起足夠重視。
第二步
認識聲母和拼讀(13天)
DAY4:學新——看、聽、讀、寫聲母y、w,用這兩個聲母和之前學的韻母組成音節(自制卡片)。
DAY5:復習——y、w組成的音節,不熟悉的音節做好標記,明天接著復習;學新——看、聽、讀、寫聲母b、p、m、f,用這四個聲母和之前學的韻母組成音節。
DAY6:復習——聲母b、p、m、f組成的音節及y、w不熟悉的音節;學新——看、聽、讀、寫聲母d、t、n、l,用這四個聲母和之前學的韻母組成音節。
DAY7:復習——聲母d、t、n、l組成的音節及之前不熟悉、需鞏固的音節;學新——看、聽、讀、寫聲母g、k、h,用這三個聲母和之前學的韻母組成音節。
DAY8:復習——聲母g、k、h組成的音節及之前不熟悉、需鞏固的音節;學新——看、聽、讀、寫聲母j、q、x,用這三個聲母和之前學的韻母組成音節。
DAY9:復習——聲母j、q、x組成的音節及之前不熟悉、需鞏固的音節;學新——看、聽、讀、寫聲母z、c、s,用這三個聲母和之前學的韻母組成音節。
DAY10:復習——聲母z、c、s組成的音節及之前不熟悉、需鞏固的音節;學新——看、聽、讀、寫聲母zh、ch、sh、r,用這四個聲母和之前學的韻母組成音節。
DAY11:復習——聲母zh、ch、sh、r組成的音節,將前面所學內容全部鞏固一遍。
DAY12:學新——看、聽、讀、寫復韻母ɑi、ei、ui,用這三個復韻母和之前學的聲母組成音節。
DAY13:復習——復韻母ɑi、ei、ui組成的音節;學新——看、聽、讀、寫復韻母ɑo、ou、iu,用這三個復韻母和之前學的聲母組成音節。
DAY14:復習——復韻母ɑo、ou、iu組成的音節;學新——看、聽、讀、寫復韻母ie、üe、er,用這三個復韻母和之前學的聲母組成音節。
DAY15:復習——復韻母ie、üe、er組成的音節;學新——看、聽、讀、寫復韻母ɑn、en、in、un、ün用這五個復韻母和之前學的聲母組成音節。
DAY16:復習——復韻母ɑn、en、in、un、ün組成的音節;學新——看、聽、讀、寫復韻母ɑng、eng、ing、ong,用這四個復韻母和之前學的聲母組成音節。

1、根據幼兒認知特點,要將拼音生動、形象化,甚至擬人化。
**關于聲調標注的位置:幼兒的認知特點是以圖形加工為主,我讓毛頭把聲母想象成強壯的小男生,把韻母想象成害羞、愛美的小女生。聲調是標在小女生—韻母身上的,就像花卡子一樣,小男生—聲母可不能戴花卡子。
**關于音節的組成:一個家庭就像一個音節。家庭中有爸爸(聲母),爸爸要沖在前面;有媽媽(韻母),媽媽在后面;有些還會有寶寶(介音),寶寶在最中間。
2、利用記憶規律,及時復習,不斷鞏固。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是學習后立馬發生的,并且遺忘速度先快后慢,所以,對于孩子記得不牢固的內容要立馬反復重復,從上面的教學設計中可以看出每天都有復習的內容。
3、調動多感官通道,讓大腦全方位激活。
腦科學研究發現,多感官通道整合是大腦加工的重要特點,是學習發生的前提,于是,我在在每一個聲母、韻母的學習過程中,都通過看、聽、讀、寫加深孩子的記憶。
第三步
規律總結(1天)
DAY17:列表匯總,總結規律,復習提升。

關于復韻母聲調標注位置的總結
最初,毛頭對復韻母聲調標注的位置容易混淆,我為之做了以下總結:
*復韻母中有ɑ、o、e,聲調就標在ɑ、o、e上;
*iu、ui的聲調永遠標在后面。
第四步
應用:古詩注音,用拼音表達
在我們上學的年代,拼音是一入學就要學的內容,近些年改革后,要把識字放在拼音學習的前面,原因就是強調拼音的工具價值。所以,學完拼音一定要讓孩子及時應用,這里給大家介紹兩個辦法。
DAY18:給古詩注音——這里有意外的驚喜,毛頭一邊注音,一邊記下了詩的內容,這段時間,又輕松背下來三十余首詩,注音的正確率達到百分百。
DAY19:用拼音表達想(寫小短文)——毛頭學會拼音后,掀起了拼音應用的熱潮,他把自己喜歡的書上內容用拼音“翻譯”出來,說是希望不認字的小朋友也可以學到這些知識。
從此毛頭便學會了拼音這個工具,樂此不疲地用拼音表達。

共同學習,一起成長
說實話,帶毛頭學拼音,我也是邊學邊教,教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有一天,我看見毛頭用拼音“翻譯”一篇文章,對“什么”的“么”這個字,他注的音是“me",可我一直以為是"mo",我們開始爭論,后來搬出字典來,才發現我一直以來的讀音都是錯的。雖然我不是專業的老師,但我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這個過程本身就很有趣。

這個經歷,讓我更加珍惜自己身上無限的可能性,如果不著手去做,這些可能性就會枯萎。這一點,大家一定深有體會,疫情期間,每個人不同方面的潛力都被激發出來,有許許多多被埋沒的大廚、理發師、修理工......,還有像我一樣的——潛力股小學語文老師,將來,我還會變身數學老師、英語老師......我常常自嘲:等娃長大了,我一定能變成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創作:腦博士(理智爸)
美編:Penny
排版:Sheldon
誰是腦博士(理智爸)?
毛頭爸爸,香港大學博士,美國訪問學者,學科背景涉及腦科學、心理學與語言學,目前就職于某國家級科研院所,從事兒童語言能力的腦科學研究。在帶娃過程中,邊研究,邊實踐。

往期精彩內容,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395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