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總 復 習 目 錄專題一:現代文閱讀解題方法歸類…………2,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考語文材料題專題訓練?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語文材料題專題訓練
總 復 習 目 錄
專題一:現代文閱讀解題方法歸類…………2
專題二:常見易讀錯的字……………………4
專題三:容易寫錯的成語……………………6
專題四:初中語文必須掌握的成語…………8
專題五:初中語文默寫………………………13
專題六:古詩名句分類集錦…………………22
專題七:初中重點文言文復習………………23
專題八:佳作創新及例文……………………42
專題九:精彩開頭和結尾……………………69
專題十:詩詞鑒賞口訣………………………77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
專題一:現代文閱讀解題方法歸類
【知識點儲備】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揚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設問、反問、反復、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二、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三、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四、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十五、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
十六、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七、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八、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答題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作鋪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 (議論文、記敘文)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6、夸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
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四、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五、說明文中詞語作用的認識與辨析:(主要有兩種題型)
A、“××”詞好在哪里?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B、“××”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方式: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用了“××”詞,準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余地,具有科學性。
六、議論文論證方法作用分析
答題方式:運用了××論證方法,論證了……(論點),增強文章說服力。
七、小說環境的種類及作用?
(1)【自然環境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托人物的心情。
(2)【社會環境 】 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征,襯托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揭示文章主題。
八、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專題二:常見易讀錯的字
逮捕 bǔ
麻痹 bì
包庇 bì
瀕臨 bīn
哺育 bǔ
泊位 bó
傍晚 bàng
鄙視 bǐ
庇護 bì
奴婢 bìi
稱心 chèn
賠償 cháng
整飭 chì
覘視 chān
處分 chǔ
剎那 chà
熾熱 chì
粗糙 cāo
瞠目 chēng
嗔怒 chēn
重創 chāng
闡明 chǎn
顫動 chàn
鞭笞 chī
場院 cháng
巢居 cháo
抽搐 chù
伺候 cì
從容 cóng
憧憬 chōng
淙淙 cóng
不啻 chì
諂媚 chǎn
郴州 chēn
悼念 dào
提防 dī
咄咄 duō
玷污 diàn
締造 dì
真諦 dì
澹然 dàn
逮捕 dài
呆板 dāi
傣族 dǎi
導向 dǎo
堤壩 dī
踱步 duó
恫嚇 dòng
婀娜 ē
氛圍 fēn
漁父 fǔ
果脯 fǔ
藩籬 fān
沸騰 fèi
俘虜 fú fóu
訃告 fù pú
裝幀 zhēn
柵欄 zhà
箴言 zhēn
姊妹 zǐ
粗獷 guǎng
皈依 guī
聒噪 guō
瑰麗 guī
桎梏 gù
綿亙 gèn
勾當 gòu
劊子手 guì
百舸 gě
豁免 huò
恫嚇 hè
負荷 hè
教誨 huì
干涸 hé
可汗 hán
巷道 hàng
徘徊 huái
踝骨 huái
浣沙 huàn
隔閡 hé
攻訐 jié
僭越 jiàn
雋永 juàn
痙攣 jìng
頸項 jǐng
俊俏 jùn
矩形 jǔ
發酵 jiào
龜裂 jūn
畸形 jī
狙擊 jū
戛然 jiá
殲滅 jiān
矜夸 jīn
粳米 jīng
棘手 jí
押解 jiè
離間 jiàn
供給 jǐ
角色 jué
通緝 jī
汲水 jí
嫉妒 jí
脊梁 jǐ
勤儉 jiǎn
校勘 jiào
齏粉 jī
馬廄 jiù
地窖 jiào
信箋 jiān
皎潔 jiǎo
蹤跡 jī
感喟 kuì
傀儡 kuǐ
囊括 kuò
廓落 kuò
鳥瞰 kàn
咯血 kǎ
恪守 kè
咱們 zán
確鑿 záo
姓召 zhào
靚女 liàng
奶酪 lào
稂莠 láng
踉蹌 liàng
山嵐 lán
罹難 lí
擂臺 lèi
分娩 miǎn
綢繆 móu
模樣 mú
抹布 mā
脈脈 mò
消弭 mǐ
聯袂 mèi
憤懣 mèn
荒謬 miù
陰霾 mái
嫩芽 nèn
糯米 nuò
泥古 nì
羞赧 nǎn
怯懦 nuò
執拗 nìu
氣餒 něi
醞釀 niàng
拈輕 niān
按捺 nà
泥淖 nào
炮制 páo
糟粕 pò
血泊 pō
奇葩 pā
扁舟 piān
漂白 piǎo
媲美 pì
澎湃 pài
體胖 pán
胚胎 pēi
剖析 pōu
璞玉 pú
稽首 qǐ
慳吝 qiān
祛疑 qū
俏然 qiǎo
翹望 qiáo
肯綮 qǐng
引擎 qíng
天塹 qiàn
棲息 qī
期年 qī
蹊蹺 qī
企業 qǐ
侵略 qīn
瞿然 qú
齲齒 qǔ
遒勁 qiú
蜷曲 quán
綺麗 qǐ
戕害 qiāng
顫栗 zhàn
破綻 zhàn
中傷 zhòng
鹿茸 róng
熟稔 rěn
舐犢 shì
洗涮 shuàn
懾服 shè
狩獵 shòu
妊娠 shēn
禪讓 shàn
折耗 shé
恣睢 suī
淵藪 sǒus
莘莘 shēn
歃血 shà
追溯 sù
游說 shuì
嗾使 sǒu
吮血 shǔn
贍養 shàn
湍急 tuān
絳蟲 tāo
迢迢 tiáo
殄滅 tiǎn
字帖 tiè
鞭撻 tà
女媧 wā
斡旋 wò
垂涎 xián
噱頭 xué
混淆 xiáo
省親 xǐng
興奮 xīng
吁嘆 xū
轄制 xié
戲謔 xuè
徇私 xùn
閑暇 xiá
檄文 xí
酗酒 xù
乳臭 xiù
洞穴 xué
狡黠 xiá
纖維 xiān
霰雨 xiàn
咆哮 xiào
馴服 xùn
徇情 xùn
呷茶 xiā
怨艾 yì
笑靨 yè
贗品 yàn
殷紅 yān
夢魘 yǎn
造詣 yì
墻垣 yuán
搖曳 yè
啁啾 zhōu
貯存 zhù
拯救 zhěng
浸漬 zì
牛仔 zǎi
縝密 zhěn
驚蟄 zhé
砧板 zhēn
專題三:容易寫錯的成語
和藹(靄)可親、 唉(哀)聲嘆氣、黯(暗)然銷魂、 飛揚跋(拔)扈 、 甘拜(敗)下風、
略見一斑(般)、 班(搬)門弄斧、英雄輩(倍)出、 并行不悖(背)、 關懷備(倍)至、
大有裨(稗)益、 還璧(壁)歸趙、 白璧(壁)微瑕、 金碧(壁)輝煌、 鋒芒畢(必)露、 比比(彼)皆是、 奴顏婢(卑)膝、 蓬蓽(壁)增輝、 麻痹(庳)大意、 明(辯)辨是非、 針砭(貶)時弊、 按部(步)就班、 部(布)署已定、 相輔相成(承)、 一張一弛(馳)、 慘(殘)無人道、 竄(篡)改文件、 為虎作倀(帳)、 揚長(常)而去、 老生常(長)談、 誠(城)惶誠恐、 稱(趁)心如意、 良辰(晨)美景、 計日程(成)功、 瞠(嗔)目結舌、 故作矜持(恃)、 一籌(愁)莫展、 觥籌(疇)交錯、 憂心忡忡(重)、 充(沖)耳不聞、 相形見絀(拙)、 川(穿)流不息、 別出心裁(才)、 因材(才)施教、 義不容辭(詞)、 義正詞(辭)嚴、 含糊其辭(詞)、 閃爍其辭(詞)、 出類拔萃(粹)、 強詞(辭)奪理、 信口雌(詞)黃、 不知所措(錯)、 鞠躬盡瘁(粹) 、披星戴(帶)月、 感恩戴(載)德、 嚴懲不貸(待)、 以逸待(代)勞、 責無旁貸(代)、 殫(憚)精竭慮、 肆無忌憚(殫)、 虎視眈眈(耽)、 投機倒(搗)把、 循規蹈(韜)矩、 中流砥(抵)柱、 喋喋(諜)不休、玷(沾)污清白、 掉(調)以輕心、 瘦骨伶仃(丁)、 橫渡(度)長江、 歡度(渡)春節、 連篇累牘(櫝)、 一刀兩斷(段)、 墮(墜)落腐化、 咄咄(拙)逼人、 入不敷(付)出、
趨炎附(赴)勢、 一服(付)中藥、 牽強附(副)會、 一副(幅)手套、 感人肺腑(俯)、
廢(費)寢忘食、 三番(翻)五次、 翻(反)云覆雨、 翻(番)然悔悟、 要言不煩(繁)、 半途而廢(費)、 奮(憤)發圖強、 發奮(憤)忘食、 安分(份)守紀、 恰如其分(份)、 阿諛逢(奉)迎、 破釜(斧)沉舟、 匪(誹)夷所思、 言簡意賅(該)、 亙(更)古未有、
鬼斧神工(功)、 異曲同工(功)、 事必躬(恭)親、 卑躬(恭)屈膝、 一鼓(股)作氣、 提心吊(掉)膽、 待價而沽(估)、 懸梁刺股(骨)、 蠱(盅)惑人心、 羽扇綸(倫)巾、 一仍舊貫(慣)、 行蹤詭(鬼)秘、 食不果(裹)腹、 陰謀詭(鬼)計、 短小精悍(干)、 貌合(和)神離、 隨聲附和(合)、 一丘之貉(鶴)、 曲高和(合)寡、 寬宏(洪)大量、 哄(轟)堂大笑、 侯(候)門似海、 精神渙(煥)散、 風云變幻(換)、 慘絕人寰(環)、 煥(渙)然一新、 荒(謊)謬絕倫、 病入膏肓(盲)、 富麗堂皇(惶)、 張皇(慌)失措、 心灰(恢)意冷、 詼(恢)諧幽默、 融會(匯)貫通、 天網恢恢(詼)、 直言不諱(違)、 渾(混)身是膽、 插科打諢(渾) 、百廢具(俱)興、 疾(急)風勁草、 集(積)思廣益、 迫不及(急)待、 杯盤狼藉(籍)、 土地貧瘠(脊)、 故伎(技)重演、 黔驢技(計)窮、 無濟(計)于事、 痛心疾(擊)首、 豐功偉績(跡)、不假(加)思索、 矯(驕)揉造作、
緘(箴)口不言、 艱(堅)難困苦、 草菅(管)人命、 精兵簡(減)政、 唇槍舌劍(箭)、 截(絕)然不同、 口蜜腹劍(箭)、 開源節(截)流、 直截(接)了當、 弱不禁(經)風、 噤(禁)若寒蟬、 不脛(經)而走、 既往不咎(究)、 龍盤虎踞(據)、 據(居)為己有、 面面俱(具)到、 千鈞(均)一發、 不卑不亢(抗)、 豆蔻(寇)年華、 膾(燴)炙人口、 功虧一簣(潰)、 眾目睽睽(暌) 、色厲(勵)內荏、 史無前例(列)、 火中取栗(粟)、 一枕黃粱(梁)、 寥寥(廖)無幾、 書寫潦(了)草、 眼花繚(暸)亂、 萬古流(留)芳、 戮(戳)力同心、 高官厚祿(錄)、 金石可鏤(褸)、 語無倫(綸)次、 滿腹經綸(倫)、 脈絡(胳)分明、 鳳毛麟(鱗)角、 巧言令(厲)色、 心狠手辣(棘)、 陳詞濫(爛)調、 無恥讕(闌)言、 粗制濫(亂)造、 寧缺毋濫(爛)、 知書達理(禮)、 變本加厲(利)、
勵(歷)精圖治、 老驥伏櫪(瀝)、 再接再厲(勵)、 風聲鶴唳(戾)、 冠冕(勉)堂皇、 漫(滿)山遍野、 無理謾(漫)罵、 風靡(糜)一時、 彌(迷)天大謊、 冥(暝)思苦想、
死不瞑(暝)目、 綿(棉)里藏針、 墨(默)守成規、 漠(莫)不關心、 驀(募)然回首、 名列前茅(矛)、 牟(謀)取暴利、 助紂為虐(謔)、 俗不可耐(奈)、 無可奈(耐)何、
強弩(駑)之末、 嘔(漚)心瀝血、 堅如磐(盤)石、 如法炮(泡)制、 蓬(篷)蓽增輝、
通貨膨(澎)脹、 紕(批)漏百出、 虛無飄(縹)渺、 心懷叵(巨)測、 一抔(杯)黃土
東施效顰(頻)、 平(憑)心而論、 前仆(撲)后繼、 星羅棋(旗)布、修葺(茸)一新、
氣(器)宇軒昂、 恰(洽)如其分、 洽(恰)談業務、 喬(巧)裝打扮、 一竅(竊)不通、 煢煢(窮)孑立、 提綱挈(契)領、 沁(浸)人心脾、 山清(青)水秀、 頃(傾)刻之間、 罄(磐)竹難書、 屈(曲)指可數、 能屈(曲)能伸、 委曲(屈)求全、 怙惡不悛(俊)、
熙熙攘攘(嚷)、 防患未然(燃)、 當仁(人)不讓、 任(忍)勞任怨、 水乳交融(溶)
矯揉(糅)造作、 耳濡(儒)目染、 含辛茹(如)苦、 繁文縟(褥)節、 有恃(持)無恐、
挑撥是(事)非、 惹是(事)生非、 各行其是(事)、 首(手)屈一指、 授(受)予勛章、 戰略部署(暑)、 夙(宿)興夜寐、 毛骨悚(聳)然、 煞(刷)費苦心、 潸(潛)然淚下、
贍(瞻)養父母、 姍姍(跚)來遲、 禮尚(上)往來、 孤芳自賞(償)、 喜上眉梢(捎)、 談笑風生(聲)、 伸(聲)張正義、 盛(神)氣凌人、 舍生(身)取義、 名落孫(深)山、 視(誓)死如歸、 手不釋(失)卷、 人情世(事)故、 肆(肄)無忌憚、 曇(壇)花一現、 恬(括)不知恥、 花天(田)酒地、 出人頭(投)地、 蛻(退)化變質、 混為一談(團)、 唾(垂)手可得、 韜(滔)光養晦、 走投(途)無路、 名門望(旺)族、 文(聞)過飾非、 惟(唯)命是從、 枉(妄)費心機、 運籌帷幄(握)、 趨之若鶩(騖)、 貪贓(臟)枉法
黯然銷(消)魂、 九霄(宵)云外、 通宵(霄)達旦、 獨辟蹊(溪)徑、 名聞遐(暇)邇、
目不暇(瑕)接、 白璧微瑕(暇)、 喧(宣)賓奪主、 氣喘吁吁(噓)、 栩栩(詡)如生、
一筆勾銷(消)、 銷(消)聲匿跡、 水泄(瀉)不通、 一瀉(瀉)千里、 休(修)養生息、 歡欣(心)鼓舞、 杳無音信(訊)、 以身殉(徇)職、 徇(殉)私舞弊、 循(緒)序漸進
意(義)氣用事、 巍然屹(仡)立、 偃(堰)旗息鼓、 察言(顏)觀色、 綠樹成蔭(陰)、
聲勢赫奕(弈)、 優(憂)柔寡斷、 怨天尤(憂)人、 過猶(尤)不及、 濫竽(芋)充數、 坐收漁(魚)利、 忠貞不渝(逾)、 世外桃源(園)、 無緣(原)無故、 斷壁殘垣(桓)、 緣(沿)木求魚、 鴉(啞)雀無聲、 杳(沓)無音信、 贊嘆不已(己)、 甘之如飴(怡)、
異(一)口同聲、 自怨自艾(弋)、 苦心孤詣(旨)、 貽(遺)笑大方、 倚(以)老賣老、 綠草如茵(蔭)、 蜂擁(涌)而上、 記憶猶(尤)新、 良莠(秀)不齊、 嶄(暫)露頭角、 戒驕戒躁(燥)、 口干舌燥(躁)、 心浮氣躁(燥)、 讀書札(扎)記、 破綻(錠)百出、 通貨膨脹(漲)、 舉世震(振)驚、 振(震)聾發聵、 膾炙(灸)人口、 出奇制(致)勝、 專心致(至)志、 錯落有致(制)、 閑情逸致(志)、 淋漓盡致(至)、 因地制(治)宜、 莫衷(哀)一是、 捉襟見肘(紂)、 助紂(肘)為虐、 滿臉皺(縐)紋、 一勞永逸(易)、
濃妝(裝)艷抹、 招搖撞(闖)騙、 梳妝(裝)打扮、 橫沖直撞(闖)、 神圣莊(壯)嚴、 惴惴(揣)不安、 呱呱墜(墮)地、 真知灼(卓)見、 作(坐)壁上觀、 裝腔作(做)勢
專題四:初中語文必須掌握的成語
1.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常用來形容婦女打扮得十分艷麗。
2.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 黯然神傷:形容心中傷感,情緒低落。
5. 故弄玄虛: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騙手段。這里指神秘的意思。
6. 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進入虛幻境界,完全脫離實際,胡思亂想。
8. 不速之客:指沒有邀請自己來的客人。速:邀請。
9. 人聲鼎沸:人聲喧鬧的意思。鼎沸:本意是鍋里的水燒開了,發出響聲。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這里是考慮的意思。
11.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豐富,光亮奪目。
12. 人跡罕至:少有人來。跡:足跡。罕:稀少。
13. 隨聲附和:別人說什么,自己跟著說什么。形容沒有主見。
14.奔走相告:一邊奔跑,一邊告訴別人。
15.一張一翕:形容呼吸時一張一合。
16.異想天開:形容想法離奇,不切實際。
17.相映成趣:互相襯托。
18.禍不單行:表示不幸的事接連發生。
19.觸目傷懷:看到(家庭敗落的情況)心里感到悲傷。懷: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
22.手足無措:形容舉動慌亂或沒有辦法應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襲發生,來不及防備。
24.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 都不說話。
25.饑腸轆轆:形容非常饑餓。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嚴肅虔敬的樣子現用來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
28.碌碌無為:平庸,沒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風:指大革命失敗后,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人民的血腥鎮壓。
30.取義成仁:這里指為真理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而英勇犧牲。
31.敝帚自珍: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十分珍惜。敝:破舊。珍:貴重愛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當作幕,把大地當作席。
33.天壤之別:比喻差別極大。壤:地。
34.彈指而過:形容時間過得很快,彈一下手指頭就過了很多年。
35.栩栩如生: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
36.才華橫溢:形容很有文藝才能,并顯露出來。
37.深惡痛疾:厭惡、痛恨到極點。惡:厭惡。疾:痛恨。
38.振聾發聵:發出很大的響聲,耳聾的人也能聽見。
39.別具匠心:另有一種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的構思)。
40.溘然長逝:突然死去。
41.抑揚頓挫:形容聲音高低轉折、和諧悅耳。
42.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創造和裁斷。
43.杳無消息:遠得不見蹤影,沒有消息。
44.巧妙絕倫:靈巧高明,超過尋常的,沒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繪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優美而不粗俗。雍:和諧。
47.錯落有致:交錯紛雜,富有情趣。致:情趣。
48.渾然一體:完整不可分割地構成一個整體。
49.豐功偉績:偉大的功績。
50.錯綜復雜:形容頭緒繁多,情況復雜。
51.千頭萬緒:形容事情頭緒很多。緒:事情的開端。
52.不無裨益:不是沒有益處。
53.與日俱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55.無邊無垠:寬闊沒有邊際。垠:界限;邊際。
56.坦蕩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蕩:寬廣平坦。
57.潛滋暗長:暗暗地不知不覺地生長。滋:生出。
58.旁逸斜出:(樹枝)從樹干的旁邊斜伸出來。
59. 縱橫決蕩:縱橫馳騁,沖殺突擊。
60. 蕩然無存: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消失,一點也不存在。
61.不可名狀:不能用語言形容。名:說出。
62.銳不可當:鋒利無比,不可抵擋。
63.不毛之地:不長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
64.改邪歸正:不再做壞事,走向正路。
65.氣勢恢宏:形容氣勢極其雄偉。恢宏:廣大,寬廣。
66.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禍害。心腹:喻要害。
67.生靈涂炭: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涂:泥沼;炭:炭火。
68.放蕩不羈:行動隨便,不受約束。放蕩不受拘束;羈:約束。
69.安然無恙:平安無事,沒有遭到損害。恙:病。
70.心曠神怡: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和悅愉快。
71.撲朔迷離:比喻事物錯綜復雜,難于辨別。
72.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73.開卷有益:讀書就有好處。
74.躍然紙上:形容活躍地呈現在紙上。
75.無精打采:形容不高興、不振作。采:精神;神色。
76.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來談論或看待。
77.大事渲染:大力夸張形容。事:作;渲染:繪畫方法,引申為夸張形容的意思。
78.聲名狼藉:形容名聲壞到了極點。狼藉:亂七八糟。
79.習以為常:長期都這樣,就把它當成了常規。
80.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81.墨守成規:因循守舊,不肯改進。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事情終止。這里指停止競選。
83.甘拜下風:真心佩服。比喻自愿承認不如人家。
84耐人尋味:意味深長,值得仔細體會琢磨。
85.拈輕怕重: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易的,害怕繁重的。拈:用手指拿東西。
86.漠不關心:態度冷淡,毫不關心。漠:冷淡。
87.見異思遷:看到別的事物就改變原來的主意。本課指不安心工作,事業心不強。
88.精益求精:好了還要求更好。益:更加。
89.滔滔不絕:形容話很多,連續不斷。滔滔:波浪滾滾。
90.投機取巧:指用狡猾的手段謀取個人利益。
91.通宵達旦:從天黑到天亮。
92.為富不仁:有錢而心狠,殘酷地剝削、壓迫窮人。
93.飽經風霜:形容經歷過很多艱難困苦。
94.不輟勞作:不停止勞動。輟:停止。
95.無可奈何:沒有辦法可想。
96.無獨有偶:形容罕見的事物不只一件,居然還有和它同時出現的。
97.見微知著:看到一點苗頭,就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98.司空見慣:表示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99.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
100包羅萬象:內容豐富,應有盡有。
101老態龍鐘: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的樣子。這里形容桌子破舊。
102嗟來之食:今泛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
103拍案而起:拍著桌子憤怒地站起來。
104懲前毖后:把以前的失敗作為教訓,使以后不再重犯。
105屢見不鮮:多次見到,已經不新奇了。鮮:新奇。
106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潰敗了,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擊。
107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流動的水不會腐臭,轉動著的門軸不會被蟲蛀
109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這個缺點就改正,沒有就在以后注意。
110姹紫嫣紅:形容各種好看的花。 姹:美麗。 嫣:嬌艷。
111精神矍鑠: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樣子
112挑撥離間:在人與人之間搬弄是非,制造隔閡,使互相猜忌,產生矛盾。
113聲色俱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顯得非常嚴厲
114秉燭夜談:點著蠟燭深夜交談。 秉燭:拿著點著的蠟燭。
115才疏學淺:見識不廣學問不深。 疏:粗,空虛。
116深居簡出:平日老在家里呆著,很少出門。 簡:少
117終南捷徑:這里指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118自命不凡:自以為不平凡。形容高傲自負的樣子。 自命:自認為。
119循序漸進:按一定的順序逐漸推進。 循:按照
120舉一反三:舉出一件或一方面已知的事理,可以退之與其同類的許多事理。
121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參與可能給自己帶來得危險的事。
122風燭殘年:比喻臨近死亡的晚年(風燭:風中之燭)
123不可救藥:病重到不可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壞得沒有法兒挽救(藥: 治)
124大步流星:形容腳步邁得大,走得快。
125月朗星稀:月光明朗,星星稀少。
126無緣無故:沒有什么原因,平白無故
127變賣典質:典質:用土地、房屋或其它東西作為抵壓向人借錢。
128碌碌無為:平庸無能,無所作為。
129成群結隊:指聚集到一起,形成了隊伍
130.就地取材:在當地選取材料。就當地選用人才。
131.鄭重其事:嚴肅認真地對待這件事。
132.世人矚目:世界上的人都注視(目)。
133.逞強施威:顯示自己能力強,施展威風。
134.提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也說懸心吊膽。
135.滿腔義憤:充滿心中,對違反正義的事情所產生的憤怒。
136.節衣縮食:省吃省穿,泛指節儉。
137.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138.報仇雪恨:采取行動,打擊仇敵,洗雪仇恨。
139.妄自尊大:狂妄的自高自大。
140.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潰敗了,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擊,
141.百廢待舉:許多荒廢了的事情都等待著去做。
142.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拒絕聽取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143.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極點。疾首:頭痛。
144疾風知勁草:疾:急速,猛烈。
145荼毒生靈:殘害人民。荼毒:毒害、殘害。生靈:人民。
149旁征博引:為了表示論證充足而廣泛地引用材料。
150振振有辭: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
專題五:初中語文默寫
1.《論語》: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從正面學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來表示;闡述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AAPP會議在重慶召開,山城百姓喜迎各國嘉賓,《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曹操的《觀滄海》:這首詩是一首樂府詩。描寫詩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本句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懷。
3、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采用對偶,蘊含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的句子句詩是:海曰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4、《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突出作者對早春喜愛的詩句是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5. 杜牧的《泊秦淮》:抨擊統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現詩人憂患意識的詩句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6.商隱的《夜雨寄北》:超越時空,想象曰后重逢時的情景的詩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7.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正面寫詩人的愁緒,表達對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詩句是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8.遠的《天凈沙 秋思》描寫景物的氛圍是蕭條、冷落、凄涼的詩句是: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表明游子飄泊在外思鄉心情(點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9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今曰的感傷、被譽為"千古奇偶"的詩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說明季節的變換,年華的交替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的詩句是: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10.《錢塘湖春行》中的兩句詩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體現花草茂盛的句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11《過故人莊》中描繪優美寧靜的田園生活的句子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表現對朋友、對鄉村的依戀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陽曰,還來就菊花。
12.《木蘭詩》中寫木蘭從軍的原因是: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面對可汗大點兵,木蘭作出的決定是: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寫木蘭出征前緊張準備的句子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寫木蘭奔赴前線思念親人的句子是: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木蘭詩》中的“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這兩句詩,通過環境描寫,渲染出十年軍旅生活悲壯、嚴酷的氣氛,烘托出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 描寫木蘭戰功顯赫的句子是: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從“歸來見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蘭希望過什么樣的生活? 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概括木蘭十年征戰生活的句子是: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出自《木蘭詩》的成語“撲朔迷離”比喻事情錯綜復雜,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話是: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陸游的《游山西村》:歷經“山重水復”讓人懷疑無路可走,卻又意外地呈現出光明前景(或:表現感到困惑時,突然見到希望)可引用本詩中的詩句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句是這首詩的詩眼,富有哲理。
14.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為的人都應具有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哲理(點明全詩主旨)的詩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5.辛棄疾的《西江月》詩中,暢談豐收,歡快之情與自然之景融為一體的詩句是: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與“鳥鳴山更幽,蟬噪林逾靜”有著異曲同工的是明月別枝驚鵲:明月別枝驚鵲 、 清風半夜鳴蟬.
16《滁州西澗》中描繪春深樹茂的幽靜畫面句子是: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句子是: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詩人渲染一種恬淡幽靜的意境,蘊涵對無聲息者一絲同情的句子是: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17.《約客》中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兩句含而不露地表現作者的寂寞心情。
18.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文中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語句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境的句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社會環境的安寧的句子: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 并怡然自樂。
19.《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文中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20.周敦頤的《愛蓮說》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現在人們常用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潔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香遠益清;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⑥表現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2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勸慰友人不要哀傷,表達出詩人豁達、爽朗的胸懷的詩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把對朋友的真摯感情升華為哲理,寫出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還是近鄰一樣的親近,說明知心朋友聲息相通的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同窗好友將隨父去西藏就讀,請選擇古詩名句贈別留念, 以示萬水千山隔不斷真摯友誼: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朝陸龜蒙《別離》詩中有“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的詩句。如朋友遠行,你借用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兩句送別則略顯傷感,不妨用王勃的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表達一種豪邁的情懷。
22.崔顥的《黃鶴樓》以寫景出名的詩句是: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表現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詩句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與此詩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凈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3. 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表達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斷涌現的理趣)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臺灣回歸大陸是誰也阻擋不了的;用典故表達詩人無限悵惘的復雜心情的句子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24. 辛棄疾的《清平樂》:寫小兒頑皮淘氣的句子是: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25.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文中描寫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直接抒發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27. 王維的《使至塞上》:詩中寫塞外奇特美麗風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8.杜甫的《春望》中寫春望所見的詩句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運用對比的手法,表達詩人憂國思家的詩句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平時能引起人們美感的事物,卻觸發了深受安史之亂之苦的杜甫的與眾不同的審美感悟: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9. 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詩中蘊含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的詩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寫出詩中與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曾樓”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兩句詩: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30.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描寫平原廣闊景象的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31.杜牧的《赤壁》中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且隱含著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慨嘆之情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2.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概括寫出詩人被捕前的全部經歷的詩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寫出國家和個人的境遇的詩句是: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寫出兩次抗元,遭受失敗后的心情的詩句是: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表現詩人誓死報國,表現詩人崇高的愛國情懷與堅貞的民族氣節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3.蘇軾的《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其中抒發感慨,表現作者雖處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34. 韓愈的《馬說》:寫伯樂對千里馬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懷才不遇的人常慨嘆的兩句話是:千里馬常用,而伯樂不常有;描寫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是:伯樂不常有;主旨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35.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對月光動態描寫的詩句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表達了作者曠達胸襟,表現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從“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來的,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愿,道盡了千載離人心愿的詞句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中“此事古難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36.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北方邊地風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送別時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詩句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在此詩中與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37.李賀的《雁門太守行》:描寫白天戒備森嚴,無比威嚴的詩句是: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描寫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戰斗的是: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抒發誓死報國忠心的詩句是: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38.李商隱的《無題》中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別的詩句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常用來比喻教師的工作,被人們用來贊美無私奉獻的精神的詩句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該句運用形象的比喻和諧音雙關的字眼,把堅貞不渝,死而后已的真摯愛情表現提淋漓盡致的成為歌頌愛情詩中的千古絕唱的。
39.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詩中揭示出歷史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任何強大的統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終的滅亡的詩句是: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說明無論朝代的興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詩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
40.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寫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為后人傳誦最多的一句話(七個字的成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國在聯合國大唱人權高調,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別國內政。
41.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從空間角度描寫岳陽樓雄偉景象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從時間角度描寫岳陽樓景象的句子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對人生中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文中表現作者遠大抱負的名句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人應心胸豁達,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所寫的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業;由"四面湖光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副對聯,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中“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與“退”分別指:居廟堂之高 、 處江湖之遠。
42.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的情思,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發出了“安得廣廈千方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呼喊。 表現杜甫舍己為人,至死不悔的決心的兩句詩: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43.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寫詩人辭官之后的離愁別緒的詩句是: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載著“浩蕩離愁”辭官還鄉,仍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詩句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歐陽修曾嘆: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其實,“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又何嘗不是一種新意呢?闡明世上事物具有兩重性的詩句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44.陶淵明的《飲酒》中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反映詩人陶淵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現他悠然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中,“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一句蘊含著這樣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囂人境也無"喧囂"之感;表明作者本想說明白,卻又不可言傳的詩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4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中寫出洞庭湖浩大氣勢的名句是: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表達出詩人希望出仕而有無人引薦的句子是: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本詩中含蓄的表達了詩人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務社會)的詩句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該句采用典故。
46. 李白的《 行路難》:詩中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兩句詩來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艱難險阻;反映李白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道出了詩人堅信抱負必能實現的積極昂揚的豪氣)的名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47.《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中,抒發征夫難歸的無奈和對家鄉的眷念之情(表達主旨)的詩句是: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48、《魚我所欲也》中點明中心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49.諸葛亮的《出師表》中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寫出先漢興隆和后漢傾頹的原因的句子是:親賢臣,遠小人;親小人,遠賢臣;當任命一個人來挽救局面,人們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上級任命鄭興為廠長,以拯救瀕臨倒閉的工廠,人們說鄭興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50、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生動地表現詩人以釋往日積郁,在突然到來的喜訊面前情感的巨大變化的句子是:劍外忽傳收葪北,初聞涕淚滿衣裳;表達詩人全家欣喜、準備還鄉的詩句:卻看妻子愁何在,滿卷詩書喜欲狂;表現詩人煽動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飛,回到了自己的故鄉的句子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
51.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抒寫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壯志未酬的感嘆的詩句是: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抒寫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將魏尚,戎邊抗敵的渴望的詩句是: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抒發主人公殺敵為國,守衛邊疆的坦蕩胸懷和豪情壯志的詩句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52.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抒發詞人一生中的事業與抱負,并發出無盡感嘆的句子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
53.《關雎》中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又賢慧的姑娘,《關雎》一詩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兩句就是佐證。;
54.《蒹葭》中能印證"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尋找追求的詩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55.白居易的《觀刈麥》中最能體現農民在烈日下的田間勞作的詩句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從;側面表現農民勞動繁忙的句子;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56.《與朱元思書》一文抒發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5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用來警策激勵人的名句: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文中分析亡國的條件的句子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58. 李清照的《如夢令》中用了借代和擬人,創造性地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暮春風雨后花葉的神采的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59.《菩薩蠻》中極寫侵略戰爭給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詩句是: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比喻軍民抗敵收復失地之心,不可阻擋的詩句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60.《論語》中,孔子認為有一句話可以拿來作為終生遵守的準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張君子應成人之美,其原話是成為君子是儒家的做人目標,那么,孔子認為君子的標準是:君子應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對待別人的事情, 對待先進與落后的正確態度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認為言與行的關系是: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與“君子愛才,取之有道”意思相近的一句是: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曾子所說人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和遠大的抱負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61.《長歌行》中勉勵青少年奮發努力,有所作為的句子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62.《山居秋瞑》中一靜一動從視覺、聽覺描繪出山林間自然景物幽靜的句子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還需地表達自己決心遠離官場、潔身自好、歸隱山林地句子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63.《漁家傲》中展現了一幅海天相接、遼闊的畫面和描繪出瑰奇雄偉景象的句子是: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作者直抒胸臆感嘆自己空有卓越才華雖苦苦求索,終因遭遇不幸未能找到光明出路的句子是: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64.《長相思》終被王國維盛贊為“千古壯觀”的句子是:夜深千帳燈;表現了作者對扈從生活厭倦及思鄉之情的句子是: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65.《十五從軍征》中直言主題,抒寫從軍時間長,揭示當時兵役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
66.《送別》中極力渲染楊柳、楊花鋪天蓋地,烘托出揮之不去難以割舍的離別之情的句子是: ,。楊花尚有飛盡之時,反襯征人歸期難料的句子是:,。
67.《朝天子 詠喇叭》中形象地寫出宦官把百姓欺壓得傾家蕩產的句子是:
,, 。
68.《采微》中借雪景烘托人物沉重郁郁心情的句子是:,。
69.《回鄉偶書》中,表現詩人與故鄉人親切問答的句子是:,
。
70.《懷上與友人別》中最能體現離情別緒的句子是:,,點明詩人與友人握別后各自去向的句子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5648.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