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知識>窮的反義詞到底是什么(漢字思維窮)
發(fā)布時間:2024-01-22閱讀(7)

昨天的女王節(jié),各位男盆友們、老公們買花花,買禮物,剁手后只剩下“窮”字。
“窮(窮)”的古文字寫作“

”,人躬身彎腰走進(jìn)洞穴之中,越走越窄最后無路可走,所以“窮”的本義不是沒有錢而是無路可走,后來引申出貧困、沒錢等意思。

窮困之時,我們總期盼一夜暴富。那么“窮”的反義詞是“富”嗎?
“富”古文字寫作“

”,上半部分“宀”(mián)表示與房屋宮室有關(guān),下半部分“畐(fú)”是一個裝滿酒的壇子,引申為滿的意思。由房子里裝滿東西表示財產(chǎn)多、富裕。
但在古代,與“富”(裝滿東西)相對的不是“窮”(無路可走),而是“貧”(分貝為貧)。
“貧”從貝從分,“貝”是古代貨幣的總稱,將“貝”分開表示財富被拿走,即為貧困。

那么“有路可走”是什么呢?人在路上走即為“達(dá)”。
“達(dá)”甲骨文寫作“

”,從大(人)從辵(辶),“辵”由表示路的“彳”和表示腳的“止”組成,“辵”即腳在路上走。“達(dá)”的意思就是人在路上行走,一個人有路可走。
到了金文、篆文,又增加了一個“羊”的符號。“羊”在漢字里很多時候不是羊本身而表示“好”的意思(“羊”字的詳細(xì)解讀可關(guān)注“好字在”公眾號查看《中國人為什么這么喜歡“羊”》一文)。
《爾雅·釋宮》:“四達(dá)謂之衢(qú),五達(dá)謂之康,六達(dá)謂之莊。”所以“達(dá)”所表示的有路走,更多的是表示正走在寬闊平坦、四通八達(dá)的康莊大道上,“達(dá)”又引申出表示“美好前途”的意思。

《孟子·盡心上》曰“窮(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一個人不得志的時候注意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得志的時候更要努力造福百姓、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這就好比《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出山之前他“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劉備“三顧茅廬”之后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僅幫助劉備取得“三分天下”的局面,更把整個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
今天,當(dāng)我們努力“脫貧”成為“富人”的同時,更要擁有一顆“兼濟(jì)天下”的“達(dá)人”之心,以小我之力推動社會大愛,讓所有人都“有路可走”。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601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