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學好語文不容易作文(學習語文并不難)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語文的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工具性決定了它的社會性,是一種載體,是為其它學科服務的。因此,它并不是一門很單純的學科,只有在成為載體后,才有生命力。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經過比較長的時間探索后,課程標準強調了語文綜合性學習與“生活實踐”要密切結合,及“綜合性學習應貼近現實生活”“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學習活動”。課標突出了用語文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是語文生活化的體現。
學習語文是學習母語的過程,聽、說、讀、寫、書是學習語文的最基本的形式。在生活中,沒有一個人是在入學前不會講話的,是通過上學后,才學會講話的。這就是語文生活化的最好的例證。
在教學中,語文教學與生活密切聯系了,就沒有什么難的道理。老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運用語文法則,更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在課堂上,老師在上課的各環節的指導作用尤為重要。如在課堂上,如何循循善誘地指導學生怎樣請教同學,要有怎樣的禮貌待人。課堂里老師必須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合作精神的表現,通過與生活中的場景結合,實現語文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運用語文的能力,提高語文的水平。一句話,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姓“語”,任何為學習語文而展開的活動,只是一個形式。
課標對不同學段的綜合性學習有不同的要求,如在第一、第二學段要求“較多地關注學生參與語文學習活動的興趣與態度”,第三、四學段則要多關注學生在語文活動中提出問題、探究問題以及展示學習活動成果的能力。
這是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設立的每個學段不同的要求,課標還有具體的評價標準。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操作呢?比如在《走進寓言》的一課中,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是讓學生討論綜合性學習的方法。如何解決問題查資料,分組,給小組起一個名稱,并且做好各人的分工,考慮用什么形式展示學習成果。這是一個比較通行的模式。綜合性課程的學習一般都有這一環節,似乎沒有這個環節,就不是綜合性學習了。

我認為這是對綜合性學習的“誤讀”,綜合性學習不應該注重形式,而應注重于用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研究的是將它與語文的常規課如何區別開來,明確它的特殊性。比如,語文綜合性學習就內容而言,更多,不是一篇課文,范圍更廣,但只研究一個主題。就學習方式而言,學生的自主學習多些,同學之間的交流更多,需要分工合作。就學習結果而言,要得出一個學習結論,通過語言文字去表達這個結果。
有的課堂為,老師讓學生用畫畫去表現學習的效果,我認為這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是南轅北轍,是沒有效果的無效學習活動。
好的綜合性學習,應該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去自讀、自悟,教師只是個引路人的角色。比如有的老師在課堂,只是提綱挈領地用多媒體提供的影視、圖片、課文重組等素材加以引導,補充,使得學生學習活動,方向性更明確,內容更豐富。
小組的學習形式決定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一種方式。這也應該實事求是,應該由學習的內容來決定,而不是每節課都要用自由重組的方式,這樣時間浪費較大,教學效益減少許多。課堂上,最常用,最好用的是在前后排四人組成的小組,速度快,效率高,當然,小組學習還要注意平時在教學中的運用,對學生進行規則的指導,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果。
語文生活化,是學好語文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具有非常強的生命力。
歡迎@楊老師的作文教室 留言、交流。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