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語文精選書目(新學期的語文書單)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編者按:
一、語文教師小叢書
“語文教師小叢書”以“大家經典小書,語文教師常備”為選書標準,充分考慮語文學科具有的民族性、基礎性、綜合性的特點,滿足提升語言、思維、文化、審美等語文素養的要求,精選語文教師公認的中國本土學術大家的經典著作。這些著作涵蓋語文教學內容相關的學術領域,如語言學、文學、古漢語、教學法等等,篇幅適中,內容精要好懂,深入淺出,值得反復閱讀。每種書均請當代學者撰寫導讀,針對語文教師閱讀需求介紹主要內容、讀法、相關背景知識等。
《邏輯基本知識》

內容簡介:專為在語文教學中普及邏輯知識而撰寫,曾收入葉蒼岑主編的“語文基本知識叢書”,此次加以修訂再版。全書分為“緒論”“邏輯與語言”“定義與劃分”“演繹推理”“歸納推理”“思維的基本規律”“謬誤”七章,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邏輯基本知識、閱讀中常見的邏輯分析方法以及常見的邏輯謬誤等,密切結合自然語言和語文教學的實際,附以豐富的例子,其中不乏語文課文中的段落和經典文本。
作者簡介:李先焜(1927—2017),湖南瀏陽人。邏輯學家、符號學家。1952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經濟系,1958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研究生班。1961年調入武漢師范學院(湖北大學)任教,先后擔任講師、教授。曾任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中國邏輯與語言研究會理事長、國際符號學會理事、東亞符號學會副會長、中國邏輯學會符號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參與編寫《邏輯百科辭典》《邏輯——正確思維和成功交際的理論》《中國邏輯史教程》等,與王維賢、陳宗明三人合著《語言邏輯引論》。譯作有《邏輯與語言》、《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合譯)等。主要著譯作結集為《李先焜文集》。
2. 《文言的學習》

識別二維碼購買
內容簡介:本書精選古漢語專家王力先生談文言教與學的文章20余篇,按照從基本知識、方法、理論到具體問題、實踐的順序編排,涉及文言學習、古漢語常識、詞匯、字義、語言形式美、文學鑒賞等方面。這些文章針對中學文言教學的實際需要,是首次結集出版,對幫助讀者深入了解古漢語相關知識,進而掌握文言教與學的正確方法具有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王力(1900—1986),字了一,廣西博白人。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1926年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受業于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1927年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1932年獲文學博士后回國。先后任教于清華大學、西南聯大、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等。主要著作有《漢語音韻學》《中國現代語法》《中國語法理論》《漢語詩律學》《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同源字典》等。
3. 《文言教學法》

識別二維碼購買
內容簡介:本書是語文教學名家張必錕先生談文言教學的文章選粹,按內容分為“文言教學”“實詞譯解”“虛詞隨筆”“斷句指津”“筆法漫談”“文化常識”六部分。作者認為:教文言文應當立足于傳統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后參考當代新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作適當的改革,才是真正的出路所在。作者從文言的性質和特點出發,主張用文言誦讀為綱統攝文言教學設計。本書內容精要,觀點明確,語言上乘,涵蓋文言教學法的諸多要點,如文言的特點、誦讀教學法的要義、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和基本教法、經典名篇背誦指導、實詞教學要點、虛詞用法和教法、文言斷句竅門、文言筆法和文化常識,等等。
作者簡介:張必錕(1927—2017),湖南辰溪人。幼年入私塾讀書,博聞強識,1942年考入長沙雅禮中學,1945年畢業,1946年同時考上國立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外語系、復旦大學新聞系、北京大學教育系,同年入復旦大學,兩個月后北上入北京大學,前三年讀教育系,后三年轉讀中文系,1952年畢業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中南海業余中學(兼職)、北京女五中、北京一四〇中學、北京一三三中學(現并入六十六中)等校。從八十年代起參與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編寫工作。在《語文報》《中學語文教學》《語文學習》等報刊發表文章近百篇。出版有《文言文學習手冊》《我教語文:張必錕語文教育論集》。
4. 《古漢語詞義叢談》

識別二維碼購買
內容簡介:學習古漢語的重點是掌握詞匯,準確把握詞義。本書是我國著名古漢語專家、北京大學教授何九盈先生多年從事古漢語詞匯教學研究和實踐的結晶。分三輯,第一輯,古漢語詞義理論,論述詞義的時代性、系統性,分析詞義與語法、語音的關系等;第二輯,古漢語詞義考辨,用具體實例對若干古漢語詞匯進行考辨,做出準確訓釋;第三輯,詞義分析與古文閱讀理解,結合具體上下文語境講解如何準確分析詞義,進而正確理解文意,讀懂古代典籍。全書例證豐富,提供了多種考釋分析并掌握詞義的方法,如本義探求法、因聲求義法、古今差異比較法、例句排列法、以今證古法等,為讀者提供了掌握古漢語詞匯的實用的方法和門徑。
作者簡介:何九盈, 1932年生,湖南安仁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語言學家。研究領域為漢語音韻學、古漢語詞匯、文字學、中國語言學史等。語言學和漢語研究的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語言學史》(第4版)、《中國現代語言學史》(修訂本)、《古韻通曉》(與陳復華合著)、《古漢語詞匯講話》(與蔣紹愚合著)、《音韻叢稿》、《語言叢稿》、《漢語三論》、《古漢語叢稿》、《漢字文化學》、《全球化時代的漢語意識》、《重建華夷語系的理論和證據》等。在《散文》、《光明日報》、美國《星島日報》等報刊發表散文多篇,結集為《書山拾夢》。
5. 《經典常談》

識別二維碼購買
內容簡介:《經典常談》寫于1942年,出版于1946年,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國語》附)、四書、《戰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等十三篇。簡明扼要地介紹了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精髓,是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典范之作。朱自清先生認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典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一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至少對于本國的經典,也有接觸的義務”。全書梳理與講解中國傳統文化,簡潔精辟,深入淺出,通俗流暢,是經典訓練的入門必讀書。
作者簡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海州(今東海縣)。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曾任清華學校大學部國文教授。著有個人詩文集《蹤跡》《背影》等,還出版有《歐游雜記》《倫敦雜記》《詩言志辨》《語文影及其他》《新詩雜話》《論雅俗共賞》《標準與尺度》《中國歌謠》《朱自清古典文學專集》等,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與聞一多、余冠英等選編《西南聯合大學國文選(1938—1939)》,與葉圣陶合作編著有《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國文教學》。
6. 《詩境淺說》

識別二維碼購買
內容簡介:俞氏家族重視家學傳承,自設家塾,自編啟蒙教材,《詩境淺說》即為俞陛云為教育兒孫而精心編寫,是啟蒙了俞平伯的詩學讀物。該書以《唐詩三百首》為基礎選詩,專講唐朝律詩和絕句的作法,尤其側重于分析每首詩、每副名聯的“聲調、格律、意義及句法、字法”以及“詩境之妙”。全書收錄了王勃、駱賓王、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白居易、盧綸、柳宗元、劉禹錫、李商隱等人的名篇名句數百首(聯),意淺韻純,品評精到,是一部久負盛名的詩歌啟蒙讀本。
作者簡介:俞陛云(1868—1950),字階青,號樂靜,祖籍浙江德清縣,近代知名學者、詩人。德清俞氏為文炳傳承百余年的名門世家。祖父俞樾,為晚清著名學者。子俞平伯,為著名文學家。俞陛云在文學、書畫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尤精于詩詞創作與品評,著有《蜀詩記》《絢華室詩憶》《樂靜詞》《小竹里館吟草》《詩境淺說》《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等。
7. 《古書今讀法》

識別二維碼購買
內容簡介:本書是古書閱讀方法的普及書。作者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諳熟古代典籍和讀書方法,同時又具有現代意識,對什么是古書,為什么要讀古書,古書與今日社會的關系,讀古書的方法,讀書“精”“博”“通”的三字要點,讀古書要明白學術源流和古書源流,讀古書必備的工具書,讀古書所應當得到的概念等問題做了恰當分析,語言通俗易懂,詼諧幽默,舉例信手拈來,觸類旁通。本書篇幅短小,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為普通讀者指示了通往古代典籍和傳統文化的門徑。
作者簡介:胡懷琛(1886—1938)字季仁,后改寄塵,安徽涇縣人,近現代著名文字訓詁學家胡樸安之弟。曾任商務印書館編輯,先后在中國公學、滬江、持志等大學及正風學院擔任教授。著有《國學概論》《墨子學辨》《老子學辨》《文字源流淺說》《中國文學史略》《修辭學發微》《中國詩學通評》《中國民歌研究》《中國小說研究》《中國文學過去與未來》《中國戲曲史》《中國神話》《文藝叢談》《清季野史》《上海外記》《蘇東坡生活》《陸放翁生活》等。
8. 《老舍談寫作與閱讀》

識別二維碼購買
內容簡介:本書分三輯,每輯用第一篇文章的篇名作標題。第一輯“怎樣寫文章”,談一般文章的寫作方法、文章修養、作文常識等。第二輯“人、物、語言”,談文學創作經驗、創作方法、文學趣味和鑒賞等;第三輯“寫與讀”,談讀與寫的關系、怎樣讀書、怎樣鑒賞文學等。本書選文基本囊括了老舍先生談寫作和閱讀經驗的精華,能夠幫助讀者學習寫作方法,提高寫作能力和文章修養,了解古今中外經典名著,獲得讀書方法,提高文學鑒賞力和讀書品位。
作者簡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劇作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小坡的生日》《離婚》《貓城記》《正紅旗下》《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話劇《殘霧》《方珍珠》《面子問題》《龍須溝》《春華秋實》《全家福》《茶館》等。作品收入《老舍全集》(共19卷)。
9. 《訓詁淺談》

內容簡介:《訓詁淺談》是陸宗達寫于20世紀60年代的一本普及訓詁學知識的小書,曾收入吳晗主編的“語文小叢書”。該書作為訓詁學的普及讀物,聯系實際,由淺入深,通俗易懂,深受讀者歡迎。《訓詁淺談》把訓詁學的內容與方法歸納為5個方面,即解釋詞義、解釋文意、分析句讀、說明修辭手段、闡述語法。本書以大量的例證和通俗的講解,介紹了有關訓詁學的基本內容和方法,以及怎樣學習和運用訓詁學的途徑,是一本知識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訓詁學入門讀物。本書還收入了作者的《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訓詁問題》《談一談訓詁學》《一切學術文學應以訓詁為址基》《介紹許慎的<說文解字>》《我所見到的黃季剛先生》等 7篇文章。
作者簡介:陸宗達(1905—1988),字穎民(一作穎明),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慈溪。1926年跟隨黃侃學習文字、聲韻、訓詁,192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學、東北大學、暨南大學、輔仁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語文》編委會委員等。中國訓詁學會創始人之一,擔任首任會長,名譽會長。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音韻研究、訓詁學、《說文解字》 研究、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等方面。出版有《訓詁淺談》、《訓詁簡論》、《說文解字通論》、《訓詁方法論》(與王寧合著)等。
10. 《中國八大詩人》

內容簡介:本書是近現代國學家胡懷琛撰寫的古詩普及讀物,簡明扼要地介紹了中國古代八位偉大的詩人: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游、王士禛。從戰國時期到清代,梳理出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脈絡和藝術走向,可稱之為一部簡明的中國古代詩史。本書作者精于詩歌賞鑒,對八位詩人的詩歌特點及其脈絡源流,加以精要闡述,在簡短的篇幅內使讀者迅速了解中國古代詩人的精神面貌與文學成就。選配十六幅彩色插圖,圖文并茂,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胡懷琛(1886—1938),字季仁,后改寄塵,安徽涇縣人,近現代著名文字訓詁學家胡樸安之弟。曾任商務印書館編輯,先后在中國公學、滬江、持志等大學及正風學院擔任教授。著有《國學概論》《墨子學辨》《老子學辨》《文字源流淺說》《中國文學史略》《修辭學發微》《中國詩學通評》《中國民歌研究》《中國小說研究》《中國文學過去與未來》《中國戲曲史》《中國神話》《文藝叢談》《清季野史》《上海外記》《蘇東坡生活》《陸放翁生活》等。
內頁插圖11. 《作文教學法》

內容簡介:梁啟超的《作文教學法》是中國第一部現代作文教學法專著,全面呈現了梁氏的作文教學法思想。梁氏認為,作文教學“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作文的規矩可教可學。本書就是一本講作文規矩的書,重點講記敘文和論辯文。書中列舉大量古代范文,解說作文方法,分類說明,條分縷析,生動詳實,既是語文教師研究作文教學的必讀書,也是學生自學作文的參考書。附錄三篇,其中《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的情感》講情感文,對古代韻文的抒情手法加以分類和闡發,揭示韻文的抒情技巧,是梁氏作文教學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者簡介: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任甫,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近代著名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學者。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學術研究涉獵廣泛,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建樹。著述宏富,輯為《飲冰室合集》。
· 延伸閱讀:
語文教師小叢書其他書目如下:
| 書 名 | 叢書名/(系列名) | 作 者 |
| 詞學十講 | 語文教師小叢書 | 龍榆生 著 |
| 文字學ABC | 語文教師小叢書 | 胡樸安 著 |
| 談新詩 | 語文教師小叢書 | 廢名 著 |
| 漢語現象論叢 | 語文教師小叢書 | 啟功 著 |
| 古書校讀法 | 語文教師小叢書 | 胡樸安 著 |
| 兒童文學小論 | 語文教師小叢書 | 周作人 著 |
| 言文對照古文筆法百篇 | 語文教師小叢書 | 胡懷琛 編 |
二、語文名家自選集、語文名師自選集
叢書旨在反映和記錄當代語文教學研究成果,為青年教師提供可資借鑒的參考資料。叢書作者的遴選標準有三:第一,其對語文教學的民族性、科學性有自覺認識和追求,且有所建樹;第二,其教學方法或研究方法植根于中國優秀語文教學傳統,符合中國語文特點,既有傳承又有創新;第三,其教研成果具有持久廣泛的影響力。以作者自選自編為主,既有理性認識和思考,也有教學設計、案例和分析,內容精當,要言不煩,形式不拘一格。
1. 《點亮生命燈火》

內容簡介:于漪老師年在90歲高齡親自編訂,從教60余年教育思想、方法和實踐的精粹。全書分為四篇:“先進教育理念的追尋與樹立”,收入談教育理念文章12篇;語文教育真諦的探究與反思,收入探討語文學科性質、教育理念的代表性文章10篇;課堂教學實踐的多彩與遺憾,收入課堂教學設計、課堂實錄9篇;師道修為的覺醒與堅守,收入談教師自我成長文章9篇。作者還新撰寫了《開篇絮語》和4篇《初心淺述》,真情講述編訂本書的宗旨,以及自己在各歷史時期不忘教育初心、探索學生成長規律和學科育人規律、不斷修為的歷程。“教師的神圣職責是點亮生命燈火,學生的以及自己的。”本書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走中國特色教育發展道路的思想,展現了作者對師道修為和“既教文,又教人” 的堅守,是作者孜孜矻矻,不忘初心、探求教書育人規律的見證。
作者簡介:于漪,1929年生,江蘇鎮江人。1951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教育系。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1978年首評為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曾任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主張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同步創新,主推上海市初級中學語文教改實驗,主講近2000節省市級以上探索性、示范性公開課,其中50多節被公認為語文教改標志性課例,撰寫數百萬字教育著述,許多重要觀點被教育部門采納,被譽為“精心育人的一代師表,潛心教改的一面旗幟”。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稱號,2019年獲頒“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主要著作有《我和語文教學》、《語文教學談藝錄》、《于漪文集》(6卷)、《于漪新世紀教育論叢》(6卷)、《于漪語文教育論叢》、《于漪與教育教學求索》、《教育的姿態》、《語文的尊嚴》、《于漪知行錄》、《歲月如歌》手稿珍藏本、《于漪全集》(20卷)等。
2. 《怎樣教語文》

內容簡介:本書收錄了語文教育名家、著名特級教師寧鴻彬2017年以來發表的21篇文稿,以及4篇教學實錄。是作者從教60余年來對語文教學反復思考、修正、補充、更新的新認識,還有精心設計、多次實踐、不斷優化、行之有年的教學措施。內容涵蓋教學理念及其具體實踐、教材鉆研、教學設計、課堂掌控、教學方法、作文教學等方面。其中《語文課教什么》《怎樣指導學生思維》《怎樣搞好教學設計》《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八例》《淺談語文教學中的世界觀方法論教育》等文章影響甚廣。本書全面解釋了作者的教學主張和具體做法,是作者怎樣教語文的全面展示。
作者簡介:寧鴻彬,1936年生,北京市人。1955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學校,1986年被評為北京市首批特級教師。歷任北京市朝陽區大屯中心小學、孫河中學、楊閘中學、北京八十中等學校語文教師,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曾任北京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市第七屆、第八屆政協委員。先后被評為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勞動模范、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58年創始卡片輔助教學法。自1978年始,以初中三年為一個周期,進行了六個周期的教改實驗,取得實效。著有《面向未來改革語文教學》《中學語文講讀教學舉要》《語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怎樣提高閱讀能力》《走“思維訓練”之路》《寧鴻彬文選》等。
3. 《語文教學的價值觀與方法論》

內容簡介:本書是特級教師、語文教學名家王俊鳴的語文教學和研究文選。作者繼承葉圣陶提出的教會學生“自能讀書,自能作文”的語文教學宗旨,對語文教學的價值、任務和教法做了清晰、科學、簡潔的總結,探索出“五子”課堂教學法、文章“整體觀”和“諸因互解律”、讀寫思維訓練等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全書依內容編為四輯:第一輯,課程?教材?教師,闡述課程性質和價值觀、教材編寫、教師責任和進修等;第二輯,認讀?解讀?賞讀,解讀了課文經典名篇(多數為統編本新教材篇目),為解讀文本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方法論;第三輯,備課?上課?評課,用案例展示了“選例子、指路子、做樣子、給場子、掛牌子”的“五子”教學法;第四輯,漢字?語法?修辭,收入研究語文知識教學的文章。
作者簡介:王俊鳴,河北新城人,196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特級教師,畢生致力于中學語文教學工作,曾任教于北京十二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對語文教學的價值、任務和方法有獨到見解,以教會學生“自能讀書,自能作文” 為宗旨,探索出“文章諸因互解律”、讀寫思維訓練等適合語文教學的文本解讀方法,總結出“選例子、指路子、做樣子、給場子、掛牌子”的“五子”課堂教學法。出版有《唐詩通解一百首》《唐宋詩詞難點解讀》《論語新說》《讓學生獲得語文智慧》《請你一起學作文》(四冊)等,參與編寫人教社實驗教材《寫作與說話》(擔任主要執筆者)。
4. 《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

內容簡介:《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由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黃厚江所著,是一本關于其從教數十年教學思考和教學實踐的自選集。本書包含兩大板塊,對應思考和實踐兩個方面,結合黃老師豐厚的教學成果,分別闡釋了他所主張的“本色語文”原則,提倡的“共生教學”方法。實現了對語文教學活動的精準而有效的指點和引導,對于語文教育從事者的工作極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黃厚江,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基礎教育首批國家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中語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全國三新作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全國中學語文教學首批學術領軍人物,江蘇省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蘇州大學碩士生導師,南京師范大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5. 《行進在教與不教之間》

內容簡介:本書書名中的“教”與“不教”,來自葉圣陶先生“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思想,作者四十余年的教學正是在葉老這一思想的啟示下,始終行進在從“教”到“不教”之間。全書分為五輯:第一輯,跌宕起伏的語文人生,回顧自身成長歷程和語文導讀法的前世今生,追溯其從濫觴到發展的淵源;第二輯,書簡?對話,提出語文教育的四種境界,表達對年輕朋友的期盼和作為老一代語文人的現身說法;第三輯,淺灘拾貝,是在千變萬化的教學情境中閃現的教學智慧,也是對語文教學的理性思考;第四輯,評長?論短,品評語文人物和教學,傳遞轉益多師的思想;第五輯,導讀課例,是作者的代表性教學案例。本書中文章及教例主要選自作者的 《導讀的藝術》《和青年教師談語文教學》《錢夢龍與導讀藝術》《錢夢龍經典課例品讀》《教師的價值》等著作,作者親自選編,少數篇章做了必要的修改或改寫,以期盡可能符合作者當時的語文教學理念和實踐的真實內容。
作者簡介:錢夢龍,1931年生,上海市首批特級教師,畢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20世紀80年代初形成“三主三式語文導讀法”教學構想,其“三主”中的“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表述,曾引起教育理論界的爭鳴,直至《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采用了同樣的表述,爭議始告平息;其“三式”(自讀式、教讀式、復讀式)中的“自讀”“教讀”概念被語文界普遍接受,已成為語文教學的通用名詞。錢老師運用語文導讀法創造的不少成功的課例,至今仍給人以有益的啟示。
6. 《語文教學之學理》

內容簡介:本書收錄作者2017—2021年發表的論文以及2017年以前發表的具有重要標志性的論文。分四輯:輯一,語文能力研究,探討語文能力的構成與取向,分析并描述語文能力的層級和要素等;輯二,語文教學的新形態,解說語文課程的層級單位、知識、技能、大概念、語文實踐、學習活動、問題情境等近年課改熱點;輯三,閱讀教學原理解析,論述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和路徑、閱讀教學設計要點、閱讀策略與閱讀方法、批判性閱讀等;輯四,語文教研和教師研究,總結課例研究的本土經驗和多種形態、闡釋名師教學思想中的學理,介紹語文教師培訓課程標準的研制。附錄作者期刊論文存目(1997—2021)。
作者簡介:王榮生,1960年生,1999年取得浙江大學文學碩士學位,2003年取得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是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語文教育方向第一位博士。現為上海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著有《語文科課程論基礎》《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聽王榮生教授評課》《語文教材的教學化編制》等。
7. 《讀寫新思維》

內容簡介:本書旨在分析并破除語文新課程中的讀寫“執念”,賦予讀寫以新的內涵,以“讀寫新思維與語文新課程”為主線,分編為五章,涉及整本書閱讀、大單元教學、寫作課程轉型、跨學科讀寫、教師發展等領域。重點探討了以下問題:首先,閱讀和寫作的新內涵,閱讀和寫作不只是技能,而是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第二,“讀寫做合一”的新教學生態的特點和實施。第三,在“任務群”和“大單元”的整體框架內設計讀寫活動。第四,多維視野下的“整本書閱讀”如何實施。第五,單元視域下的教、學、評一致。
作者簡介:李衛東,正高級教師,北京市特級教師。現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語文教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教育學會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分會副理事長,J育部統編高中語文教材編寫組成員。在《課程?教材?教法》《中學語文教學》《語文建設》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及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多項,出版有《李衛東講語文》《二十年后,叩問語文之道》《語文課堂的多維觀察》等。
8. 《我的課堂作品》

內容簡介:課堂作品,是本書作者程翔的發明。作者認為教師應當有自己的課堂作品,包括優秀教案、優秀論文、優秀報告等。本書由作者精選從教以來的課堂作品,按內容分為教學實錄、教學設計、課文鑒賞、隨筆和論文四部分。其中不乏經典課文的教學實錄和教學設計,如《孔乙己》《荷塘月色》《雷雨》等經典課文的教學實錄,如《赤壁賦》《離騷》《方山子傳》《再別康橋》等經典課文的教學設計,還有寫作課設計,等等。從教學角度鑒賞經典篇目,如《逍遙游》《魚我所欲也》《飲酒》《春江花月夜》《愛蓮說》等。隨筆和論文,則是作者記錄的語文課堂教學札記和理論思考。
作者簡介:程翔,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曾任泰安六中校長、北大附中副校長、北京一〇一中副校長。受聘擔任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首批專家,教育部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委員,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編寫委員,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等。擔任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市教育學會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出版專著十余部。
語文名師自選集其他書目如下:
| 書 名 | 叢書名/(系列名) | 作 者 |
| 我這樣教學古詩文 | 語文名師自選集 | 董旭午 著 |
| 我的語文生活 | 語文名師自選集 | 陳軍 著 |
三、《蔡義江新評紅樓夢》
曹雪芹 著
蔡義江 評注

十二種版本互校,擇善而從 ,存真原作面目。持論中正,用情至深,評注詳盡,謹遵原著。紅學名家蔡義江傾畢生心血集大成之作。
內容簡介:《蔡義江新評紅樓夢》在紅學界被稱為“蔡本”,周汝昌先生說:“到目前為止,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本子。”2022年1月商務印書館全新再版。全四冊,內容包含:第一,蔡義江根據十二個版本互校的《紅樓夢》原文;第二,精選脂評、新評以及注釋,與《紅樓夢》正文分欄排版,一一對應,精細解讀,鑒賞藝術價值;第三,一百二十回均回前題解,細論回目原貌,探討回目精義;第四,前八十回均有回后總評,從整體上賞鑒該回內容,品評人物,分析鑒賞。
評注者簡介:蔡義江,1934年生,學者、著名紅學家。1954年畢業于浙江師范學院(現浙江大學),師承詞學名家夏承燾。《紅樓夢學刊》及中國紅樓夢學會創建者之一,曾任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中國古典文學普及研究會副會長。創辦團結出版社,曾任社長、總編輯及《團結》雜志主編。曾任民革中央常委、宣傳部長,為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委員。著有《紅樓夢詩詞曲賦全解》《宋詞三百首全解》《蔡義江點評紅樓夢》《唐宋詞鑒賞課》等,編著《辛棄疾年譜》(合著),主編《紅樓夢叢書全編》等。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