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我小的時候也學過,印象很深,因為我對雪地捕鳥感興趣,當時反復去讀,事后還在家學他捕鳥,事實上我沒捕到。這篇課文過了這么些年還在學習,說明他的重要性。下面我們看下課文:




下面我們先了解作者的情況,首先知道本文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我們需要知道作者背景,這也是學習語文,感知語文作者為什么這樣寫,他是在什么的環境下寫的,對做題有幫助,這也是中高考學好語文的第一步,下面我們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1919 年12月,魯迅從北京回到故鄉紹興。這次回到鄉間,幼年的伙伴、農民章閏水特地從海邊農村進城來探望魯迅。章閏水年紀剛過三十,已是滿臉皺紋,形容憔悴,講述了“農村做人總是難,一點東西拿出去總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慘處境,引起了魯迅深切的同情。后來,魯迅將這次回鄉的經歷,藝術地再現于小說《故鄉》之中,并以章閏水為原型,塑造了閏土這個深刻雋永的人物形象。小說是用第一人稱寫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實地反映了魯迅的思想感情,但這是文學作品,經過構想象,所以不能說“我”就是魯迅。課文是小說中的一段插敘,題目《少年閏土》是編者加的節選出來的章節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與《故鄉》整篇小說的主題是有差異的。
閏土是小說的主人公,是“我”兒時的好友。“我們”一個生活在“海邊農村”,一個生活在“高墻大院”;一個是窮苦農民的兒子,一個是大戶人家的“少爺”。環境不同、階層不同、生活條件不同的兩個孩子,卻結下了最真摯的友誼。本文以“少年閏上”為題,突出了描寫的人物,流露出“我”對閏土的無比懷念之情。
“我”與少年閏土在大祭祀的值年相識了,在相處的過程中,閏土給"我”講了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等有趣的事,讓“我”對鄉下生活充滿了向往。
他人評價: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毛澤東
《少年閏土》這篇課文分四個部分:1、記憶 (刺猹少年 ) 懷念 2、相識 (管理祭器) 盼望,(初見閏土),歡喜 3、 相處 (雪地捕鳥 海邊拾貝 香瓜刺猹 看跳魚兒)欽佩 4、離別( 不肯出門,托帶禮物) 難過
本文通過“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刻畫了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干、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形象,反映了兒時的“我”與閏土真摯的友誼及“我”對他的懷念之情。
習題我仍配了答案,幫助家長們批閱:




更多知識請關注“澤仔媽媽教學”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