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九成宮醴泉銘特色筆畫解析(九成宮醴泉銘十六)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因為書法的藝術屬性和書家特有的書寫習慣,書法中筆畫的區分往往與現行規范漢字的筆畫區分存在差異。比如“乎”字的末筆,規范印刷體一般作“豎鉤”,但在書法中往往寫作“彎鉤”(如下圖)。

唐·顏真卿《自書告身》

唐·柳公權《玄秘塔碑》
同樣,《九成宮》中有兩個“乎”字(圖A和圖B),圖A“乎”字的末筆近似豎鉤,圖B則近似彎鉤。在此,我們將“乎”字末筆歸于彎鉤來講,類似的情況還有“茅”、“宇”等字(圖片見文末)。當然,我們印象中標準的彎鉤形態是像圖C“子”的第二筆那樣。

圖B

圖C
1.書寫方法
以圖C“子”的彎鉤為例

彎鉤
(1)筆尖入紙后,順勢向右下過渡到行筆。行筆由輕漸重,帶有彎弧。
(2)需要注意的是彎弧的弧度、出鉤的方向及長度。
2.常見錯誤舉例

弧度錯誤(太彎)

弧度錯誤(太直)

出鉤方向錯誤

鉤形不飽滿
3.范字臨習

子
“子”字臨習要點:
(1)字形稍顯瘦長,中橫為最寬處。
(2)彎鉤輕重過渡自然,出鉤處形態飽滿、厚重有力。
(3)注意長橫與彎鉤相交的位置在彎鉤上部,不宜太低。
4.拓展練習
觀察下面四個字中彎鉤的形態,分析其彎弧弧度、出鉤的方向及長度上的差異,并嘗試書寫出這些彎鉤形態。當然,在觀察時我們要從單字的整體上去把握。

家

學

宇

茅
來自 中小學書法教育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