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中考名著朝花夕拾考點(初一學生看過來)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引自微信公眾號部編版初中語文

一、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出身于沒落的封建家庭。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并第一次使用“魯迅”這個筆名;中篇小說《阿Q正傳》,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彷徨》等。 1881年9月25日,魯迅先生誕生在浙江紹興。周家是一個大家族,到魯迅祖父一輩,已日漸衰敗。魯迅的父親是個秀才,在仕途上終生不得意,一直沒有考上舉人。12歲那年,祖父因科場案入獄,父親受此打擊日漸病重,在他15歲那年病逝。這段時間里,作為家中的長子,魯迅計劃每天出入于當鋪和藥店之間,深深地感到事態的炎涼。17歲,魯迅離開家鄉,先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后轉入路礦學堂。190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東渡日本深造。兩年后,進了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習醫學,幻燈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認識到改變中國人麻木的精神比醫治肉體更為重要,于是棄醫從文。1909年回國,回國以后,魯迅先后在杭州.紹興等地教過書,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間目睹了辛亥革命從勝利到失敗的整個過程,更加堅定了中國社會的當務之急是國民性的改造的認識。1917年前后,新文化運動以及文學革命已經開始提倡,魯迅開始寫作,隨著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的發表,一發不可收拾,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

二、寫作背景
創作《朝花夕拾》時魯迅已是文壇舉足輕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慘案后,魯迅寫了《紀念劉和珍君》等文,憤怒聲討反動政府的無恥行徑,遭到反動政府的迫害,不得不過起顛沛流離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醫院.德國醫院等處。盡管生活艱苦,還寫了不少的散文詩和《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等三篇散文,它們后來與魯迅在慘案發生之前寫作的《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魯迅接受了廈門大學的聘請,南下教書,但他在廈門大學只帶了四個多月,因為他發現廈門大學的空氣和北京一樣,也是污濁的。魯迅在這里見識了種種知識分子的丑惡嘴臉,毫不留情地進行抨擊。魯迅雖然不喜歡廈門大學,但他對自己擔任的課程卻傾注了全力,他上的課很受學生的歡迎。在繁忙的教學之余,魯迅寫了很多作品,這其中就包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鎖記》《藤野先生》和《范愛農》五篇散文。這五篇散文與在北京創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構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三、故事梗概
《狗?貓?鼠》——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第三,它老在配合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侯心愛的一只小隱鼠。雖然后來證實并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后來確實吃了小兔子! 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阿長與〈山海經〉》——阿長是魯迅小時候的保姆。記述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二十四孝圖》——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中國兒童可憐。
《五猖會》——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個節日。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無常》——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么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從中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于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櫥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實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
《父親的病》——父親被庸醫治死,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瑣記》——魯迅在這篇文章里主要回憶了自己離開紹興去南京求學的過程。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饑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臺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后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重點文章主要內容
對貓的討厭和仇恨《狗·貓·鼠》
懷念長媽媽《阿長與<山海經>》
批評封建孝道的《二十四孝圖》
描繪封建家長制的《五猖會》
描繪迷信傳說的勾魂使者《無常》
描寫童年生活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揭露庸醫誤人的《父親的病》
描寫一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惡的衍太太形象的《瑣記》
寫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
寫一個潦倒一生的同鄉好友《范愛農》
走進《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中出現的五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長媽媽)、恩師(藤野先生)、朋友(范愛農)、父親和鄰居(衍太太)。
長媽媽——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著樸實善良的愛,令作者永生難忘。從長媽媽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醫學教授,因為表現出平等待人的態度,因為關心弱國子民的學業,他樸素而偉大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沒有民族歧視,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想象魯迅當時的處境,便不難感受到這位老師的偉大之處。
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有著倔強耿介的性格,他憤世嫉俗,也是一個負責任的人,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無法與狂人一樣,最終與這個社會妥協,也無法像N先生一樣忘卻,所以他的內心痛苦、悲涼,我們和魯迅先生一樣,疑心他是自殺的。
衍太太——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頑皮弄臟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贊揚她,實際心中卻是鄙視衍太太的,因為這是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
印象《朝花夕拾》
1.從文體看,《安徒生童話》是童話集,《朝花夕拾》是_____集,《繁星春水》是_____集。
2.《朝花夕拾》中刻畫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婦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3.下面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見”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4.①《阿長與(山海經)》中,什么事使“我”對長媽媽“發生過空前的敬意”?又是什么事使“我”對她“發生新的敬意了”?
阿長講長毛的故事,使“我”對長媽媽發生空前的敬意。
長媽媽為“我”買來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經》,使“我”對她“發生新的敬意了”。
②下面這段文字中的“他”是誰?請寫出姓名,并簡述他留給魯迅印象深刻的兩件事。
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壽鏡吾
5.下列關于文學名著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B】(3分)
A.《西游記》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孫悟空,鷹愁澗收了白龍馬,高老莊收了豬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師徒歷盡磨難,取得真經。
B.衍太太是一個善良、樸實、疼愛孩子、精通禮節的人,魯迅在《父親的病》《瑣記》《狗?貓?鼠》中表達了對她的懷念之情。
C.《魯濱遜漂流記》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講述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生活經歷,語言淺顯,敘事詳盡,讓讀者感到真實可信。
D.《格林童話》反映了正義與邪惡、善良與兇殘、智慧與愚昧、勤勞與懶惰等帶有普遍意義的人生主題,表達了作者鮮明的愛憎和美好的愿望。
6.下列選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D 】(3分)
A.《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描寫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過程.再現了當時俄羅斯下層人民悲苦的生活狀況。
B.《駱駝祥子》中的樣子最終也沒能擁有一輛自己的洋車:第一次買的車被大兵搶走了。第二次買車的錢被偵探敲詐去了,第三次買的車安葬虎妞時賣掉了。
C.林沖是《水滸》中的人物,綽號“豹子頭”。他武藝高強、安分守己.但懦弱隱忍、逆來順受。因為遭到高太尉陷害,被一步步逼上粱山。
D.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的經典作品之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7.運用你課外閱讀所積累的知識,完成下面的題目。(2分)
《 》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憶性散文,其中《 》記述了魯迅遠離故鄉到日本求學的一段生活。
答案:《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8.在圖書館,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薦《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為推薦語的一項是( )(3分)
A.這本書記錄了魯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長的足跡,給人很多啟發,值得一讀。
B.我喜歡這本書里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講的是魯迅先生入學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這書可有意思了,比如魯迅先生小時候和伙伴們夜半看迎神賽會后偷羅漢豆,很好玩。
D.這書像人物畫廊,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長媽媽,還有嚴謹而正直的老師藤野先生……
答案:C
9.《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追憶自己青少年時期生活經歷與體驗的散文集。請根據你的閱讀積累,回答下列題目。
1.在魯迅深情的筆下,我們認識了那位“給哥兒買來‘三哼經’”的保姆 (1) ;我們記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異國老師 (2) 。(2分)
2.《父親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為什么說“我現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于父親的最大的錯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3分)
答案:1.長媽媽(阿長) 藤野先生(藤野嚴九郎) 2.懊悔并自責于沒有讓父親安靜地離去。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對父親的愛和痛惜。
10、(名著閱讀(3分)
魯迅先生回憶自己青少年時期生活經歷的一部散文集是《 ① 》《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這篇散文記敘了作者在日本 ② (地名)學醫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幻燈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為弱國國民遭受的屈辱,同時也看到國人的麻木,這使他產生了 ③ 的想法。
答案:①朝花夕拾 ②仙臺 ③棄醫從文
11、名著閱讀。(2分)
“孩子們所盼望的,過年過節之外,大概要數迎神賽會的時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賽會的行列經過時,一定已在下午,儀仗之類,也減而又減,所剩的極其寥寥。往往伸著頸子等候多時,卻只見十幾個人抬著一個金臉或藍臉紅臉的神像匆匆地跑過去。于是,完了。”
這段文字選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
答案:《五猖會》,作者兒時對五猖會的熱切盼望和父親的阻難。
12、走近名著(3分)
他向我和藹地說道:“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然而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現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
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選段中的“他”是 。
答案:(1)藤野先生(藤野嚴九郎、藤野)
附選擇題10題
1“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主要原因是( )
A、形象好看 B、活潑詼諧 C、能勾攝惡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
2《藤野先生》中作者棄醫從文的原因是( )
A、受到日本同學歧視 B、先生不重視自己
C、要拯救國民的精神 D、學醫太難
3《瑣記》一文中寫了幾件事,表達了對衍太太的不滿( )
A.一件 B.兩件 C.三件 D.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長的性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個不是阿長的性格特點( )
A.迷信 B.不拘小節 C.馬虎 D.樸實
5陳蓮河給魯迅的父親看病時所開的藥引是什么( )
A.一對螞蟻 B.一對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6《瑣記》中,衍太太對魯迅說偷珠寶的事件后,她有沒有散布流言( )
A.有 B.沒有
7朝花夕拾》中記敘魯迅為了尋“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的是( )
A《五猖會》 B《瑣記》 C《父親的病》 D《無常》
8范愛農和魯迅初次相識的地點是( )
A、東京 B、北平 C、橫濱 D、紹興
9《朝花夕拾》中,魯迅借眾鬼嘲弄人生,用陰間諷刺陽世,對“正人君子們”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嘲弄和鞭撻是哪篇文章( )
A《瑣記》 B《無常》 C《二十四孝圖》 D《狗貓鼠》
10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長媽媽”的篇目是( )
A狗貓鼠 B五猖會 C二十四孝圖 D瑣記
參考答案:D C C C B A B C B D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