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英語課怎么變成音樂課的(當語文課變成英語課)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寫作文是一件比較犯難的事情我們常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那么學生寫作的源泉到底在哪里?如何破解無事可寫的困境?那一課,我設計了一個別具一格的情境,收獲了許多,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英語課怎么變成音樂課的?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英語課怎么變成音樂課的
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寫作文是一件比較犯難的事情。我們常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那么學生寫作的源泉到底在哪里?如何破解無事可寫的困境?那一課,我設計了一個別具一格的情境,收獲了許多。
開端:一石激起千層浪
走進課堂,我就向孩子們宣布:“這節課我們進行改革,語文課改上英語課。我們嘗試一下——由你們講課,內容是初一英語第17課。”話音剛落,臺下便驚訝聲一片,孩子們有的興奮,有的好奇。他們不知道,所謂的“英語課”已成為我作文課的道具。只見我先布置:“為了講好課,請大家先預習課文——不,是請各位小老師‘備課’。”孩子們都很投入,教室里靜悄悄的。第一次進行這樣的實驗,我心里也打鼓:他們有能力配合我嗎?
10分鐘過去了,我宣布:“推舉講課人。”還好,大家異口同聲高喊:“霖霖!睿睿!”因為這兩名學生英語最棒。
在扭捏之中,霖霖、睿睿上了講臺。他們小聲嘀咕了一番,臺下學生如同電影開場前一般“拭目以待”。終于,霖霖開始帶讀課文,然后是睿睿板書單詞,報聽寫,再就是小組內對話,最后他們居然找了幾個大膽的同學進行情景劇表演。
我在臺下“看熱鬧”,感覺效果還不錯,雖然初出茅廬,但這堂英語課依然有模有樣,他們已把英語老師的教學“套路”摸清了。
發展:七嘴八舌議紛紛
我問:“這節課怎么樣?”有的學生說好,有的學生說不好。我又引導:“一節課成功與否,最有發言權的是你們自己。這節課成功在哪里?不成功在哪里?請大家具體談談。”
于是,有10多人接連發言,大都是挑“刺”的。比如,霖霖“老師”還經常搔頭;提問面太窄;“老師”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我對臺上的霖霖、睿睿說:“大家提的意見,你們認為如何?”睿睿靦腆地說:“他們提得很好,我們都接受。”我又面向全班說:“其實,霖霖、睿睿兩位同學非常優秀,我欣賞他們的表現!至于缺點在所難免,重要的是老師要了解同學們的評價意見。剛才,大家所提意見值得霖霖老師、睿睿老師參考。”
我話鋒一轉:“學生要評老師,老師也要評學生。霖霖、睿睿,請你們站在教師的角度,談一下對哪些同學滿意,哪些同學不滿意?”自然,霖霖、睿睿抓住“機會”訴了一通苦,也“批”了一些人。比如,哪個同學不開口讀;哪個同學對話時不投入……
高潮:誰的故事更精彩
見時機成熟,我總結道:“一節課要成功,取決于師生配合。學生在想什么,老師要知道;老師在想什么,學生也要知道。”孩子們若有所悟。接著,我把話題引開:“從幼兒園到初中,你們上的課少說也有上千節了。你們才是評課的專家,請回憶一下,你聽過的課,哪一節比較成功,讓你記憶猶新;哪一節相對乏味,讓你不堪回首?”教室里開始議論紛紛,我立即疏導,先用幾分鐘小組內交流,各小組再推送代表在全班演講,話題就是“課堂的故事”。
由于有了共同的興奮點,大家發言精彩紛呈。學生童童講他扮演斯巴達克斯的趣事,晨晨講幽默的“肚皮大仙”教師,誠誠講了“競賽課堂”……
孩子們在講述故事時,都加入了自己的評點,不時有驚人之語,涉及學習興趣、實踐能力等時髦話題,他們對教學的理解也并不讓我感到幼稚。在這里,會看到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學與心理學,感受到“與學生一同成長”……
結局:亂花漸欲迷人眼
課堂的最后一個程序,當然是布置寫作文——以“一堂課”為寫作范圍,題目自擬。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不用說,這次作文獲得了大豐收,全班大部分學生達到優良等級,其中10多篇作文堪稱佳作。這一次,作文不再是“苦差”,不再是“作秀”,而是變成了真性情的自由流淌。
這節課成功了。對學生而言,他們找到了作文的源頭活水;對教師而言,我也找到了教學的源頭活水。
(作者單位系湖北省武漢市英格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1年06月16日第5版
作者:張新華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