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4.昆蟲備忘錄教學導航,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書昆蟲備忘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書昆蟲備忘錄
4.昆蟲備忘錄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的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說說你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 3.用喜歡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蟲備忘錄。 4.培養(yǎng)多多觀察,探索昆蟲奧秘的興趣。 | [教學重難點] 1.默讀課文,說說你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 2.用喜歡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蟲備忘錄。 3.培養(yǎng)多多觀察,探索昆蟲奧秘的興趣。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 1.寫幾個自己熟悉的昆蟲名稱。 |
二、自主讀文,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默讀課文,學會文中的生字新詞,讀通句子,讀懂課文, 看自己通過讀課文能了解到些什么。有不懂得問題可以隨時詢問老師。 | |
一、復習導入。 1.指名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作者在“復眼”一部分主要介紹了什么?(蜻蜓有復眼,凡是有復眼的昆蟲,視覺都很靈敏。) 2. 教師評議,談話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汪曾祺的“昆蟲備忘錄”,去了解更多的昆蟲的秘密。 | |
二、獨立學習,自主探究。 1.投影自學要求。 (1)小組同學從課文后三部分選擇小組同學普遍感興趣的一部分交流探究。 (2)看小組同學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長做還記錄。 2.小組同學互相合作,交流探究。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 |
三、全班交流,深入探究。 1.預設一:“花大姐”探究小組(板書:花大姐) (1)瓢蟲的膜翅:瓢蟲款款地落下來了,折好它的黑綢襯裙――膜翅,順順溜溜;收攏硬翅,嚴絲合縫。 ①擬人:瓢蟲款款地落下來了,折好它的黑綢襯裙――膜翅,順順溜溜。(板書:擬人 語言生動) ②詞語:順順溜溜(這里指平整,變化不大。)嚴絲合縫(指縫隙嚴密閉合。)<板書:順順溜溜 嚴絲合縫 用詞準確> ③動詞:落 折 收攏 細節(jié)描寫(板書) (2)外形:瓢蟲,朱紅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圓點,特別漂亮。圓點是有定數(shù)的,不能瞎點。小圓點,叫做“星”,有七星瓢蟲、十四星瓢蟲……星點不同,瓢蟲就分為兩大類。(板書:外形 觀察細致) (3)習性:有的瓢蟲吃蚜蟲的,是益蟲;有的瓢蟲吃馬鈴薯的嫩葉,是害蟲。我說吃馬鈴薯嫩葉的瓢蟲,你們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蟲嗎?(板書:益蟲 害蟲 喜愛之情) 2.預設二:“獨角仙”探究小組(板書:獨角仙) (1)作者介紹了獨角仙的哪些方面? ①笨重:吃晚飯的時候,嗚——撲!飛來一只獨角仙,摔在燈下。它摔得很重,摔暈了。輕輕一捏,就捏住了。 ②體長:約有兩寸(板書:體長 約有兩寸) ③甲殼:深色 挺硬(挺硬,指很硬。)(板書 甲殼:深色 挺硬) ④頭部:尖端有角(板書:頭部 尖端有角) ⑤力氣:很大(板書:力氣 很大) (2)作者是怎樣介紹獨角仙的? ①用詞準確:(板書) 約有兩寸(“約”用詞準確,是坐著的估測,不是實際測量的數(shù)據(jù)。) 北京隆福寺過去有獨角仙賣,據(jù)說給它套上一輛泥制的小車,它就拉著走。(據(jù)說:聽說,聽他人說。意思是不是自己親眼所見,不一定真實。) ②對比:(板書)頭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樣的角。(形象說明獨角仙角的堅硬。) 3.預設三:“螞蚱”探究小組(板書:螞蚱) (1)作者介紹了螞蚱的哪些方面? ①別稱:掛大扁兒(板書) ②形態(tài):好畫(板書) ③飛起來:咯咯作響(板書) ④膜翅:桃紅色(板書) ⑤土螞蚱:身體粗短(板書) (2)作者是怎樣介紹螞蚱的? ①舉例:(板書)尖頭螞蚱是國畫家很喜歡畫的。畫草蟲的很少有沒畫過螞蚱。齊白石、王雪濤都畫過。我小時也畫過不少。(“畫草蟲的很少有沒畫過螞蚱。”是什么意思?<畫草蟲的畫家很少有沒畫過螞蚱。>) ②用詞準確:(板書)咯咯作響(象聲詞) | 1.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 )( )溜溜 ( )絲()縫 2.仿寫詞語。 咯咯 3.寫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 可能( ) 討厭( ) 4.選擇“挺”在不同詞句中的意思。 ①筆直;②伸直;③很;④量詞。 (1)一挺機槍 ( ) (2)挺立( ) (3)挺腰( ) (4)挺好( ) |
四、練習全文,繼續(xù)探究。 怎樣寫好昆蟲備忘錄? 1. 細致觀察。 2.善于思考。 3. 描寫準確 4. 恰當修辭 | 5.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蟲備忘錄,如表格、配有文字說明的圖片等。 |
五、總結全文,感情朗讀。 1.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隨著作者汪曾祺了解了幾種常見的昆蟲,學習了怎樣寫好昆蟲備忘錄。希望同學們養(yǎng)成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習慣,也能寫出自己的昆蟲備忘錄。 2.利用網(wǎng)絡閱讀更多的有關作品。 |
課堂小結
[教學板書] 昆蟲備忘錄 花大姐 復眼 琢磨 合成 善于思 觀察 視覺靈敏 善于思考 擬人 語言生動 順順溜溜 嚴絲合縫 用詞準確 落 折 收攏 細節(jié)描寫 獨角仙 外形:觀察細致 習性:益蟲 害蟲 喜愛之情 體長 約有兩寸 用詞準確 甲殼 深色 挺硬 觀察細致 頭部 尖端有角 觀察細致 力氣 很大 用詞準確 螞蚱 別稱 掛大扁兒 形態(tài) 好畫 對比 飛起來 咯咯作響 用詞準確 膜翅 桃紅色 觀察細致 土螞蚱 身體粗短 觀察細致 | [教學反思] 《昆蟲備忘錄》 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性,使語文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較好地處理了基本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系。在教學中,注重了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了扎實的語文基礎。 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尤其要指出的是,培養(yǎng)習慣,正面引導固然重要。 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讀書技能。學生要會默讀,要能做到默讀中注意力集中,不動指、不動唇、不回視,抓住主要內(nèi)容等;學生要學會在讀中思考、質疑、解疑,學會在讀中圈點、批畫;尤其是要在讀書中,逐步使學生形成較敏銳的語感,即基本的感悟語言的能力。 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鼓勵他們多讀多看,養(yǎng)成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的良好習慣。 |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1.蜜蜂、馬蜂、蜻蜓、蒼蠅、蚊子、牛虻、蝴蝶等。
2. 記錄(lù) 款款(kuǎn) 絲綢(chóu) 大約(yuē)
3.琢磨(思考) 凡是(通常) 靈敏(敏捷)
4.范例:蜻蜓的飛行絕技來自于一對極其出色的翅膀,它輕而薄,長不到5厘米,重量只有0.005克,但每秒鐘卻扇動30——50次做高速飛行,其中的奧秘足夠我們?nèi)祟愌芯恳魂囎恿恕?/p>
第二課時
1. 順順溜溜 嚴絲合縫
2. 隆隆 啪啪 嘩嘩 嘰嘰 呼呼
3.可能(或許) 討厭(厭惡)
4.(1)一挺機槍( ④ ) (2)挺立( ① ) (3)挺腰( ② ) (4)挺好( ③ )
5.例文:我發(fā)現(xiàn)了蜻蜓的秘密
炎熱的夏天里,有許多美麗的昆蟲在空中飛來飛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蜻蜓。
每到這時,我經(jīng)常到外面捉蜻蜓玩。一次,我看見一只蜻蜓落在花朵上,就躲在他的身后,心想:看你往哪跑,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我捉到它,它就飛了。就這樣連續(xù)捉幾只都沒捉到。我就去問爸爸說:“爸爸,為什么我捉蜻蜓還沒有碰到它,他就飛了呢?”爸爸回答我說:“你到電腦中查一查,會有詳細的答案。”我將信將疑,就去咨詢我的小老師——電腦。通過資料顯示:“蜻蜓一對大眼睛是由無數(shù)的小眼組成的,叫復眼。它的每只復眼由一萬多只小眼睛組成的,頭部能靈活轉動,能夠看見四面八方的事物。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動物,視覺極為靈敏。即便我們從后面去捉它,它也能看見,所以我們捉它時它立刻就飛了,就抓不到了。我急切地讓爸爸幫我捉了一只。小蜻蜓撲打著透明的翅膀,好像很怕我。我小心地捏著它的翅膀,把它放在手心里仔細地觀察。呀,我發(fā)現(xiàn)小蜻蜓的大眼睛是綠的,而且還放著光呢!我想知道它的眼睛為什么那么大,于是,我拿來放大鏡仔細觀察。咦,蜻蜓的每只眼睛真的是由許多只小眼睛組成的。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我終于明白了蜻蜓的秘密。也懂得了:只要通過我們的認真觀察,認真思考,就會學到許多新的知識。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