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多動癥的全稱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在國內,大約一半的ADHD兒童會好動,坐不住,相比之下,90%以上的ADHD兒童會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夠專注。因此,ADHD與其簡稱多動癥,不如簡稱“欠專心癥”更恰當。
很多家長都曾經懷疑過自己的孩子是有注意力缺陷多動(ADHD),本文分享家長如何辨別孩子是不是專心。
這時候就涉及一個問題,不是每個騎著白馬的都是王子,不是每個時刻的專心都是真正的專注力。那么,究竟什么時候的專注,什么程度的專注,才算數?才算正常?

也就是說不太需要付出主動的努力,只是因為被吸引了而導致看上去很專注而已。
其實這個時候的專注力,沒有什么建設性。尤其是玩電腦以及現在玩IPAD游戲,主要是被豐富的顏色圖案刺激吸引了注意力而已,實際上大腦并沒有被調動起來。
真正有效的注意力,應該是在面對不太感興趣的,甚至有些枯燥的,但深知是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時,能夠靠自己的努力維持注意力,專心在手頭的事情上,而不去神游太虛,或者三心二意。對于一個兒童來說,這類事情最常見的,就是上課學習和完成作業的情況。

我們就需要謹慎地來甄別一下了,原則還是不變的,看孩子是被動的被吸引了注意力,還是自己主動努力維持的注意力。
例如看書,如果是孩子特別喜歡的漫畫書,主要就是些彩頁,內容很簡單,打打鬧鬧的,孩子隨便翻著哈哈樂著,看完也沒什么概念,問他故事什么內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么這個時候即便能翻再久的書,也不算真正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是真正閱讀一些有內容的課外書籍,理解記住了書中的一些相關信息,那么認為這能夠算是注意力集中。
同理,像畫畫、拼圖、樂高等活動,如果孩子是非常隨性的涂涂畫畫,按照自己意愿隨便拼插,最后并沒有什么建設性的作品出來,那么這個過程對于孩子而言并沒有投入太多注意力,仍是一種被動吸引的玩耍而已。
相反,如果孩子是有動腦設計,或者按照圖紙研究如何組裝,最后完成了一副作品,那么考慮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是付出了主動注意力的。

如果家長還是覺得判斷起來略困難,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一方面家長可以把情況全面地描述給醫生,讓醫生幫忙綜合判斷。
另一方面就是可以讓孩子去完成一些注意力的測試,包括簡單的和復雜的測試,然后觀察孩子在測試中的注意力是否能夠達到要求。

有很多家長說,孩子在治療之后,孩子的注意力在某些時候改善了,某些時候還是老樣子,經常讓家長誤以為是治療效果不好。
其實,這種情況通常又有兩種原因:
因此,要考慮,孩子愿意集中注意力,且在能力勝任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如果能集中注意力,就沒問題。如果孩子不愿意注意聽,那么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如果孩子能力不夠,那么家長要調整要求和預期,以及多加輔導,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真正有效的注意力,應該是在面對不太感興趣的,甚至有些枯燥的,但深知是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時,能夠靠自己的努力維持注意力,專心在手頭的事情上,而不去神游太虛,或者三心二意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960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