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兒童需要讀的經典讀物(這套大語文讀物的)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說過“人是懸掛在自我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而文化就是這樣一些由人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鼓勵孩子走出國門,增長見識,卻往往忽視了對本土文化的探索。中華歷史5000余年,博大精深,但我們似乎很少會讓孩子去做系統化的接觸。
有的孩子去博物館里,便以為博物館里的文物就是中國的文化;
有的孩子讀了古代的經典,便以為四書五經就是中國的文化;
學習了琴棋書畫,便以為文人雅好就是中國的文化……
不少孩子只能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去理解本土文化,成了摸象的“盲人”,對中國文化的認知也變得碎片化,令人遺憾。
中國文化的網懸掛在華夏的星空之上,跨越了五千年的歷史時空,到如今已是千絲萬縷、千頭萬緒。正是因為這樣,才越需要我們帶孩子系統地接觸中國文化,利用其中奧秘滋養身心。
所以,今天閱讀第一就帶來了能幫助孩子真正讀懂中國文化的書《中國的文化》(全12冊)。這套書涵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涉及的知識點超過1000個,覆蓋語文、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等多個學科,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給孩子們講透中國文化深奧的思想和繁雜的知識。

另外,最近電視劇《夢華錄》的熱播,也讓不少孩子們沉迷于宋朝文化的風情之中,所以我們也帶來了專注于講好宋朝故事的——《原來宋朝這么有趣》(全6冊),與電視劇結合使用,能幫助孩子更為全面地了解宋朝故事!

《中國的文化》
“中國的文化”這套書總共有12冊,分別涉及不同的文化內容:
1.《衣食住行器》:展現藏在衣食住行器方面以及與此有關的漢字背后的中國文化
2.《漢字》:重點介紹漢字與中國文化的關系
3.《四時與節氣》:闡述二十四節氣和節日節俗相關內容
4.《天文·水利·古都》:古人在天文歷法、水利、古都等方面的科學探索與發明
5.《地理與建筑》:展示地理中國和建筑智慧
6.《人文與禮儀》:從歷史中國、鄉土中國和人文中國三個層面,展示禮儀之邦的起源與發展
7.《仁者愛人》:講儒家與孔子,展示儒學思想
8.《君子之學》:講述孟子、荀子的核心思想,和對儒家的傳承發展
9.《道法自然》:闡述道家的代表人物與核心思想
10.《和而不同》: 講述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與核心思想,包括墨家、法家、兵家等
11.《家國天下》:宏觀闡述中國文化的核心觀念,即中國文化中對外的價值取向
12.《知行合一》:中國文化中對內在自我的價值取向,即三觀的建立、如何提升自我修養等
因為內容龐大,體系復雜,建議讀者們可以按著這樣的順序觀看,方便對中國文化建立起系統性認知:
先從文明的起源開始,《衣食住行器》——最初的人類文明;《漢字》,——是文化傳承的起點,兩本書帶領孩子觸摸文化的基石。

《衣食住行器》內頁

《漢字》內頁
隨后《四時與節氣》《天文·水利·古都》《地理與建筑》《人文與禮儀》,從天(天文)、地(地理)、人(人文)這三個中國文化的根本維度展開,沿著文化的緯線,拓寬中華文化的廣度,展現中國文化的風貌。

接下來的四冊《仁者愛人》《君子之學》《道法自然》《和而不同》,梳理儒道圣賢以及諸子百家的思想脈絡,順著文化的經線,挖掘中華文化的深度,窺探中國文化的內里。

《道法自然》內頁
在中華文化的面貌顯山露水之后,最后用兩本《家國天下》《知行合一》直指中華文化的核心智慧。家與國同構,知與行合一,這是“天人合一”表里兩面。


《知行合一》內頁

十二冊書,十二根主線,從文化原點到文化核心,從形而下到形而上,經緯縱橫,表里兼顧,幫孩子構建起中國文化的完整網絡。
下面再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套書的幾大優勢:
1. 強大作者團隊,給孩子優質的文化教育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套書的作者團隊:朱愛朝、冷玉斌、曹剛、孔曉艷、謝徐林、余耀。
他們不但是優秀的教師和閱讀推廣人,而且對傳統文化有深厚研究。

比如朱愛朝,不僅是全國優秀教師,還是首屆全人教育獎提名獎的獲得者。(全國每年只有1位能獲得“全人教育獎”,3位獲得提名獎,可見含金量之高)
除了幾位優秀作者外,創作團隊還邀請了傳統文化專家對全套書逐字逐審定,以保證內容的準確性和專業性。

2. 內容全面,從知識到思想,涵蓋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
再來詳細介紹這套書的內容:如上文所說,《中國的文化》共12本書,其中主要包含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看得見”的文化,也就是我們能看到、聽到、觸摸到的傳統文化,比如衣服、飲食、漢字、建筑、琴棋書畫等;

下拉滑動,可了解單本圖書內容






另一個部分是“看不見”的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諸子百家的優秀思想。
比如孔子的“仁者愛人”、老子的“上善若水”、韓非的“以法治國”等等。

下拉滑動,可了解單本圖書內容






這也是為什么要給大家推薦這套書的主要原因。
市面上大部分傳統文化書都是單一主題,比如只講古詩詞、三字經等。
而《中國的文化》從知識到思想,逐層遞進,一套書將傳統文化完整、系統的呈現給孩子。
不但能滿足多學科的學習需求,還能讓孩子真正理解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核。
比如《四時與節氣》里,朱愛朝老師從節氣的起源講起,將現代地理知識與二十四節氣結合。

再把節氣與傳統節日、各地民俗、農業活動相結合,并穿插與節氣對應的古詩詞。

一本書讀完,孩子不但學到了知識,更能感受到古人充滿智慧的自然觀,獲得精神成長。
再比如《仁者愛人》《君子之學》這兩本,從儒家的建立說起,給孩子講孔子的“仁者愛人、教學相長”等核心思想。

再介紹儒家的發展傳承,孟子的性善論、仁政;荀子的勸學等。使孩子對儒家思想形成清晰,系統化的認知。

孩子讀完這兩本,不但能了解語文課本里《論語》《大學》等名句的含義,更能學到優秀的價值觀,明白什么叫君子,身為君子該如何做。
3. 貼合小學教材,幫孩子實現跨學科的知識積累
《中國的文化》涵蓋的知識點超過1000個,覆蓋語文、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等多個學科,還會講解知識點背后的歷史背景、文化意義。

比如三、四年級的語文書中有《論語》《尚書》《禮記》等經典的名句,六年級里有對故宮的介紹。而這些內容,《中國的文化》全都幫孩子準備好了。
這是語文四上《禮記》的展現:

這是《中國的文化:君子之學》中對此句的講解:

這是語文六上對故宮的講解:

這是《中國的文化:地理與建筑》中對故宮的介紹:

這套書讓孩子真正實現跨學科學習,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
4. 生動有趣,能真正讓孩子讀進去,激發閱讀興趣
這套書擅長用淺顯的語言,講解傳統文化中深奧的道理,讓孩子能真正讀進去。
比如《衣食住行器》中,作者把交通比喻成“蜘蛛網”,用“要想富,先修路”給孩子解釋為什么歷代帝王都非常重視修路。

《君子之學》中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前,作者先講了英國的一本圖畫書《小步走路》。
從小鴨子學走路開始,引出荀子提倡的學習需要日積月累、持之以恒,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也可見作者功力之深,學貫中西。

5. 細節之處見真章,多維度理解傳統文化
除了表達生動、素材廣博外,《中國的文化》還設計了4個小細節,幫孩子更輕松的理解傳統文化,激發閱讀興趣。
1.標注典籍出處與原文
書中對引用的古文都進行了標注,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進行解讀。
既確保了知識的嚴謹性,又保證孩子能理解,讓孩子與先賢思想更近一步。

2. 100 博物館圖片與400 手繪插圖
手繪插畫讓孩子的閱讀更輕松。

穿插博物館圖片,將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普及知識的同時,帶給孩子美的熏陶。

3. 情景延伸模塊,啟發孩子深度思考
每篇文章后,都有“情境延伸”模塊,將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結合,引導孩子從實際出發,更好的理解傳統文化。
比如講孟子和告子的辯論后,讓孩子也準備一場辯論:

這個“中國歷史朝代歌”就更實用了。孩子背歷史時,很容易把朝代順序記混,這首歌就像一條項鏈,將各個朝代串聯起來,幫孩子記得更輕松。

4. 附贈導讀音頻,掃碼免費聽
每本書都有導讀音頻,對內容進行梳理,掃描書后二維碼就能免費聽,讓孩子對知識脈絡更清晰。

一枚骨針、一件陶器、一座宮殿、一條大運河……這套書既講了中國文化的“形之美”,又講了諸子百家優秀思想所構成的“神之美”。
了解、感受、傳承中國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不僅是教育剛需,也是刻在每個中國人骨子里的基因。
希望《中國的文化》這套書,不但能幫孩子積累知識,實現新學期逆襲。更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智慧、有風骨、有思想、有情懷的“中國娃”!

《原來宋朝這么有趣》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夢華錄》,讓大伙都被宋朝的景色所迷醉。
在許多中國人的心里,宋朝永遠是一個向往。
有雜志曾問作家吳曉波:如果能穿越,最喜歡回到哪個朝代?
吳曉波回答說:“宋朝吧,與唐漢明清相比,宋代雖不太強大,但是個有幸福感的朝代。”
國學大家錢鐘書也說:“在中國文化史上,文學就說唐宋,繪畫就說宋元,學術思想就說漢宋,但都得數到宋朝。”

在經濟科技上,宋朝曾開啟了世界至早的近代化,被法國漢學家謝和耐盛贊。不少海外漢學者更稱宋朝為“現代的拂曉時辰”。
在文學、繪畫、學術、經濟上,它的光芒仍照進千年之后的今天:有曉風殘月的細膩,有把酒問青天的豪邁……
作為中國歷史尤為重要的一段,宋朝更被稱為“所有青少年讀史都不得繞過的璀璨時期。”
只可惜,市面大多講述宋朝歷史的讀物,只按照時間脈絡、重大事件節點、關鍵歷史人物去闡述。對很多青少年來說,宋代就只是一些數字和人名,看完就算了,也記不住。
所以當《原來宋朝這么有趣》一出版,所有人都直呼驚奇。
1. 六大角度解讀絕美大宋
《原來宋朝這么有趣》全套6冊書,每一冊都經過深思熟慮的構思,從最貼近我們生活的6大角度,去還原一個活生生的大宋。
日常生活、雅趣藝術、世情百態,城市發展、經濟交易、禮儀變革,一口氣全講透,而且特別有趣!

比如:《日常不尋常》這冊書就會顛覆我們的世界觀!
因為一千年前的宋朝人,竟和我們當代生活高度重合:
宋朝人也用上了牙刷牙膏!還出了本“口腔衛生手冊”告訴當時的小孩子,一定要乖乖刷牙。

宋朝人滿大街都是寵物店,他們也養寵物貓、寵物狗,親如家人;就連我們愛喝的奶茶,宋朝也有售賣類似飲品的街飲店!

《世情有百態》則是詳細地講述了宋朝的世情民風,各種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生活!

宋朝時,也有職業女性,女性更可以主動提出離婚打官司,分割財產,就連現代人經常聊到的“十二星座”,都是為宋朝人的日常談資。

我們跟著書的講解,更能從這些宋人日常細節中,分析當時的社會制度與思想觀念。
足球與相撲、消防隊、女性財產權、新聞媒體、小品、紙幣、債券、海外貿易、廣告營銷、公租房、國家福利與福利病、拍賣制度……
年少者讀之,既能開拓視野、建立正確的判斷體系。學習上也可以積累不少名人故事和美學素養 ,寫作文時下筆如有神。
成年人讀之,可以史為鑒,洞察宋人經濟、科技、社會制度等智慧,反饋于當下社會,行事有道。

2. 360 宋畫,100 古籍文物,
用課本上沒有的史料,培養孩子辨史能力
其實,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對于一些歷史冷知識,都是感興趣就記下來,不感興趣的,看過就忘了。
而這套書,就會利用歷史學的方法,從360余幅宋畫、上百部古籍史料、多家博物館文物入手,教會我們如何辨史,培養思維模式,把知識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就上面談到的宋朝人每天早起,也會用牙刷牙膏刷牙。
書中就會跟我們分析,歷史學家是通過在古畫的存在時間、古籍記載的風土人情、以及相關的出土的文物,去判斷這個歷史的存在與成立。

說到宋代婚姻制度,它找來《宋刑統》來證明女性可以主動和離,財產分隔也有權利。還拿很火的《放妻書》“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來證明宋人分手的文明尊重,三觀特別正!

除了懂史、辨史,這套書還教探究歷史與當下。
在每一個章節的后面,書中都會結合主題,給出一個開放式的小問題,去培養孩子的探究式學習。
比如從《清明上河圖》中分析宋朝船舶科技發展之后,書中會讓孩子制作一份船舶發展的調研筆記:

只有當孩子真正思考了這些藏在生活里的小事,才會對日常的各種小確幸更加珍惜!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的編排也極為講究,每一章節分為幾大段落,簡練獨立,可隨時放下隨時拿起讀。

遇到極難的知識點或古詩,還會進行白話講解,提供知識鏈接解釋。
在書中,作者還會用“聊家常”式的文風為小讀者一點點揭開宋朝的神秘面紗,特別好讀。

除了內容好看外,這套書的外觀顏值也很高,封面都配以宋畫的元素,展現宋人風雅。
閱讀時能把書平攤在桌面上,觀賞書中的大量宋畫。
我們還謀來了專屬福利:這套《原來宋朝這么有趣》原價298.4元,我們特惠價只需134.46元,就能把關于宋朝的6冊精講收入囊中,家長們不要錯過!
趁早買給孩子,每天睡前花十分鐘就能讀完,一天一章,讓宋朝的美進入生活,頤養書卷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154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