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1.會讀會寫“茅、檐、翁、鋤、賴、剝”,并組詞,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四年級語文下冊21課古詩三首預習?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語文下冊21課古詩三首預習
1.會讀會寫“茅、檐、翁、鋤、賴、剝”,并組詞。
2.朗讀、背誦并默寫。
3.嘗試理解重要字詞的含義,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大意。
(一)重要字詞 ☆☆☆☆☆
1.“茅、檐、翁、鋤、賴、剝”的正確讀音,并組詞。
2.聽寫生字。
3.多音字:剝 bō bāo
4.茅檐:茅屋的屋檐 吳音:吳地的方言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樂
翁媼(ǎo):老翁、老婦 鋤豆:鋤掉豆田里的草。 織:編織,指編織雞籠。
亡(wú)賴:頑皮、淘氣。亡,通“無”。 臥:趴。
(二)讀詞 ☆☆☆☆☆
作者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
2.試讀,聽朗讀,跟讀。注意節奏,把握停頓。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2.練習讀,讀正確、流利后試背。
(三)詞意 ☆☆☆☆☆
(1)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大意
(2)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翠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音,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在家里編織雞籠。最喜歡的頑皮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四)背誦這首詞。 ☆☆☆☆☆
(一)讀音寫字
máo yán wēng
( )草 屋( ) 老( )
chú lài bō
( )草耍( )( )削
(二)辨字組詞
茅( ) 蓬( ) 籠( )
柔( ) 篷( ) 蘢( )
(三)選擇讀音
為“興”選擇正確的讀音 ① bāo ② bō
(1)在舊中國,勞動人民受盡了剝( )削。
(2)晚飯后,小明和媽媽一起剝( )花生。
(四)填空
這是一首詞,作者是南宋詞人( )。和詩的題目不同,《清平樂·村居》中,“( ) ”是詞牌名,“村居”是 ( ) 。
2.詞中寫了一家五口的幸福生活,這對老夫妻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正在( )
,二兒子正在 ( ),小兒子正在( ) 。
參考答案
(一)讀音寫字
茅、檐、翁、鋤、賴、剝
(二)辨字組詞
茅草 蓮蓬 籠子
柔軟 帳篷 蔥蘢
(三)選音
②①
(四)填空
1.辛棄疾,清平樂,題目
2.溪東鋤豆,編織雞籠,臥剝蓮蓬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1318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