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小塘角魚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為當地美食)
發布時間:2023-12-17閱讀(11)
<span class="answer">導讀</span>在神秘而危險的亞馬遜河中,有一種令人聞風喪膽的極度危險的魚類,那就是誰都敢咬上一口的食人魚,它們鋒利如剃刀般的牙齒幾乎足以撕碎任何水生物的身體,很多研究人員....<p>在神秘而危險的亞馬遜河中,有一種令人聞風喪膽的極度危險的魚類,那就是誰都敢咬上一口的食人魚,它們鋒利如剃刀般的牙齒幾乎足以撕碎任何水生物的身體,很多研究人員試驗過它們的威力,拿鴨子、牛腿之類的測試食人魚的兇悍程度,無不例外,水面一陣劇烈騷動之后,研究人員手里只剩一根根白骨,就是這樣兇悍的食人魚,卻也有一種惹不起的水生物,它就是巨骨舌魚。</p><p><img alt="野生小塘角魚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為當地美食)(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029dda196aa545feaaff225e909984ae.jpg"/></p><p>巨骨舌魚(學名:Arapaima gigas):是巨骨舌魚屬(Arapaima)的物種,亦稱海象魚。巨骨舌魚體形巨大,<strong>成體長度可超過2.5米,最長達3米,重量最高達200公斤,</strong>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單單那這種體型,就足以讓巨骨舌魚躍升至水生物種的一線標準了。</p><p>當然它們的身體構造也極為特殊,鱗片巨大且硬,如魚鱗甲一般嵌鑲在魚的周身,背鰭和臀鰭位于體的后半部分,互為對稱生長。頭部骨骼由游離的板狀骨組成,巨大的口腔并沒有下頜骨,取而代之的是舌頭,舌頭上有堅固發達的牙齒,這也是它們名字的由來。</p><p><img alt="野生小塘角魚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為當地美食)(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664c5b91-490c-4c39-b6b0-3a4b6ca3cd39.jpg"/></p><p>魚頭堅固的板狀骨和周身覆蓋的一層具有金屬光澤的鱗片,讓巨骨舌魚的防御力非常的驚人,在亞馬遜河流中幾乎沒有其他水生物可以輕易對它們造成傷害。當地的土著居民非常善于利用巨骨舌魚堅固的“裝甲”,魚鱗可以打磨成刀片,牙齒曬干后可用來代替銼具,其堅硬程度可想而知。</p><p><strong>為什么巨骨舌魚擁有如此堅固的護甲呢?</strong></p><p>其實巨骨舌魚這身裝備并不是進化出來用于對付現在亞馬遜河中的其他競爭者的,位于食物鏈頂端的它們根本沒必要花費如此多的精力去防范其他水生動物,即便是食人魚都傷不了它們。了解一下巨骨舌魚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巨骨舌魚屬于殘存的古生淡水魚類,據推測最早出現于一億年前,由于舌中有長出硬骨牙齒,此類的魚被稱為骨舌魚。</p><p><img alt="野生小塘角魚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為當地美食)(3)"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0d7e114c5b504247a62ee57366b75056.jpg"/></p><p>一億年前的生物都是些什么牛鬼蛇神大家估計也有所了解。距今約800萬年前,地球上曾經生存過最大型鱷類動物之一的普魯斯鱷,它的化石就在19世紀末被發現在亞馬遜雨林中,其頭骨就長達1.35米,古生物學家估測成年普魯斯鱷體長在11.5米左右,體重可以達到5.5噸,其身體最寬的部分可以達到1.5米,巨骨舌魚的體型在它們面前還是顯得有些“稚嫩”。</p><p><img alt="野生小塘角魚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為當地美食)(4)"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c8ed8a53685a4ef2a8b3dcec329d1fb4.jpg"/></p><p>巨骨舌魚這一路走來可不僅僅只頭痛于普魯斯鱷的大嘴,世界聞名的已知最大的蛇類泰坦巨蟒也曾在5800萬年以前統治過亞馬遜雨林,泰坦巨蟒的體型約在12-15米之間,體重估計超過一噸,這兩個數字足以說明它們的統治力,它們的食物有4.57米長,半噸重的鈍鼻鱷,也有超過3米的肺魚,同時也吃一些大型的烏龜,巨骨舌魚的體型在泰坦巨蟒面前也不過是“菜譜”中很尋常的一道菜。</p><p><img alt="野生小塘角魚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為當地美食)(5)"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c4214eb161cf4d49890b26d8c068b2a1.jpg"/></p><p>只不過隨著氣候的變化,這些恐怖的掠食者都因為難以適應氣候而退出了歷史的舞臺,<strong>而巨骨舌魚就像“舊時代的殘黨”一樣,在亞馬遜河流中頑強的生存到現在,成了亞馬遜河中食物鏈頂端的存在。</strong></p><p>巨骨舌魚雖然巨大且擁有強悍的護甲,但不要以為它們的性格就是以躲避和防御為主,相反一路風風雨雨進化而來的巨骨舌魚攻擊力很強,它是十足的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小魚為食,但偶爾也捕食蛇、龜、青蛙和昆蟲、甚至也會捕食小鱷魚。盡管它們沒有食人魚那樣恐怖的鋒利牙齒,但是巨骨舌魚厲害的地方在于一身的蠻力。巨大的體型加上一流的水下速度,讓這種魚單是依靠橫沖直撞便具備了很強的殺傷力。</p><p><img alt="野生小塘角魚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為當地美食)(6)"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b7d117626f654c029ca5264ab99492dd.jpg"/></p><p><strong>巨骨舌魚的尾巴也是重要的武器,可以輕易擊倒成年的男性,并擊碎骨骼造成大量內傷,出色的彈跳能力,野外也會有躍出水面捕食的情況。</strong></p><p>這種魚對野釣愛好者來說可以說是巨大的挑戰,巨骨舌魚上鉤后并不會躍出水面,而是拼命地在水下擺動身軀或使勁翻滾。1953年,魚類學家艾德·米格道爾斯基在圭亞那(當時為英屬圭亞那)的儒普魯尼河釣到過巨骨舌魚。他共釣到過兩條這樣的魚,一條長1.5米長、重42公斤,另一條長接近2米,重67公斤,其體型令人嘆為觀止。米格道爾斯基和兩名馬可西部落的土著人經過1小時40分鐘的搏斗才將其中一條巨骨舌魚弄上他們的獨木舟,魚的身軀幾乎和小船一樣長,它的重量使船只剩下3 英寸露在水面上。他此次的漁獲直接上了國際新聞,《紐約時報》在頭版作了報道,一些科學雜志也相繼轉載。</p><p><img alt="野生小塘角魚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為當地美食)(7)"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9aa6e134ff1841d8870bbd2d751bd9a9.jpg"/></p><p>兇歸兇,一般提醒如此巨大的魚類很難在含氧量低的屬于生活,巨骨舌魚突破這一限制的秘密武器在于它們繼承了所有原始魚類的傳統:一個可以呼吸空氣的鰾,鰾四周富有血管,內表呈蜂窩狀,常有特殊的鰓上器,水中含氧量不足的時候可以浮出水面大口呼吸空氣。</p><p>食物鏈中鮮有天敵加上解除了環境限制,巨骨舌魚在亞馬遜河流中可謂是生活得很愜意,但是它們意想不到的是人類出現了,由于它們肉多刺少。肉質可口的特點,一直以來都是當地土著居民主要的食物來源,而且自十八世紀初以來就成了密集捕撈的對象,<strong>一個世紀以前,每年僅在巴西的貝倫(Belém)港一個港口,巨骨舌魚漁獲量就超過1200噸。</strong></p><p><img alt="野生小塘角魚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為當地美食)(8)"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c93b293150414360b9d9b1a5af52bfc7.jpg"/></p><p>據估計,現今整個野生的巨骨舌魚種群個體數量介于50,000至100,000條之間,其原生范圍之外,巨骨舌魚已被引入到亞洲地區河流和漁業,也被人工飼養于各水族館用于觀賞。</p><span class="copyright">免責聲明:</span>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3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