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11、為什么在“整體預習課”上安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我們已經熟悉“四型三讀”,它的第一個模塊為“整體預習型”。“整體預習型”建構了一個閱讀體系,專題為“預習”,它所實施的閱讀策略有三個方面:第一、知內容。即: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第二、學字詞。即:學好生字新詞。第三、讀語段。即:分享精彩語段。
“知內容”實際就是了解文章的主要信息,或大致梗概。在大量閱讀的今天,掌握主要信息實在是當務之急,有些文章,我們只要了解信息就夠了。實際中,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成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別說學生,就是有些教師概括起來也是比較難的。

1980 年8 月,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成立,葉圣陶先生發表了題為《語文是一門怎么的怎樣的功課》的賀信,葉老在賀信中指出:“語文課到底包含哪些具體的內容,要訓練學生的到底有哪些項目,這些項目的先后次序該怎么樣,反復和交叉又該怎么樣;學生每個學期必須達到什么程度,畢業的時候必須掌握什么樣的本領…… 諸如此類,現在都不明確,因而對教學的要求也不明確,任教的老師只能各自以為之。”葉圣陶先生的這段話剖析了語文教材、教學、評價之間的矛盾與問題。但是,一百年來,不僅語文課本缺少有效的學習策略,直接影響到了我們的教師,甚至是我們的學生。
長期以來,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一直是小學生的薄弱點。請看有這樣一份研究報告,報告說,20 世紀90 年代,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全民教育目標監控項目《中國小學生學習質量研究報告》,對我國吉林、河北、陜西、江蘇、湖南、云南、廣東、四川8 個省,近5 萬名小學生和近6 千名教師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以下是四年級閱讀理解測試的一篇短文,參與測試的學生約有2.5萬人。
伯伯的生活艱苦樸素。房子的水泥地板比較潮濕。工作人員多次提出要把房子修理一下, 但他一直不同意,總是說:“這房子比在延安住的房子好多了。”我到伯伯那里去玩,常見他吃玉米餅、小米飯。有時把大米、小米混在一起煮,叫“金銀飯”。伯伯穿得也很樸素。他的內衣、襪子,都是補了又補。伯伯去逝后,伯母給我寄來了伯伯生前的一些衣物,其中有一雙襪子,聽說從1954 年一直穿到去世。我拿著這些衣物,半天說不出話來。
(1) 用“——”畫出能概括這段話意思的句子。
(2) 圍繞畫線的句子,這段話是從 ——、——和—— 三個方面敘述的。
讀后提出的兩個問題,主要測試學生理解自然段內容和概括自然段段意的能力。這兩個問題要求圍繞“伯伯的生活艱苦樸素”這個中心句,請學生閱讀后理解全段內容,并歸納出是從“住的”“吃的”“穿的”三個方面敘述的,學生的填空只要接近“ 住的”“ 吃的”“ 穿的”三個方面的意思即可。結果答對第1 個空的只有23.2%,答對第2 個空的只有31.6%,答對第3個空的只有31.6%,這說明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較弱,中年級閱讀教學中的訓練不扎實,有兩個方面沒有過關:一是學生不會從句子入手去理解自然段,二是不會分析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系。

更重要的是統編版教材中體現出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要求。比如:統編版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語文要素1、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27課《漏》課后訓練題:借助下面的示意圖和文字提示,按照地點變化的順序,復述這個故事。
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語文要素1、學習把握長文章的主要內容。18課《小英雄雨來》課后訓練題:照樣子給其他四個部分列出小標題,再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游泳本領高 ?上夜校讀書?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課《我們家的男子漢》提示語:結合課文中的小標題,說說為什么稱這個孩子為“男子漢”,作者對他有著怎樣的情感。還可以給每個部分換個小標題。(他對食物的興趣 他對獨立的要求 他面對生活挑戰的沉著)
統編版五年級下冊5課《草船借箭》課后訓練題: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6課《景陽岡》課后訓練題2: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把下面的內容補充完整,再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喝酒→()→()→()。
統編版六年級下冊更5課《魯濱遜漂流記》課后訓練題1、默讀梗概,想想這部小說寫了魯濱遜漂流荒島的哪些事,用小標題的方式列出來。流落荒島→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060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