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中考語文古詩鑒賞及答案(中考語文古詩詞鑒賞)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20)
【本題選自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語文試題】
慧學的王《古詩鑒賞專題》
閱讀【甲】【乙】兩首詩,完成題目。
【甲】
飲 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分析】《飲酒?結廬在人境》是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創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詩。這首詩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于勞動之余,飲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全詩情味深永,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表現了作者悠閑自得的心境和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和厭惡,抒發作者寧靜安詳的心態和閑適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寫出了作者欣賞以及贊嘆大自然給人帶來的情感。

【乙】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朱光潛說:“情趣不同則景象雖似而實不同。”【甲】【乙】兩詩都寫到了飛鳥歸林的景象,但詩人借此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
甲詩:山林中的霧靄在夕陽下升騰,若有若無,繚繞于峰際;成群的鳥兒相伴飛回巢,歸隱山林。詩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景中流露出詩人歸隱后怡然自得的情懷。
乙詩:“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表達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贊美之情。
? 【解析】本題考查比較思想感情。
甲詩:“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意思是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翔遠山的懷抱。詩人借助在晚照中翩然歸來的鳥來表達自己恬淡閑適、歸隱田園、遠離塵世而對自然崇尚的情懷。
乙詩中:“決眥”二字尤為傳神,生動地體現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面前像著了迷似的,為了看夠,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現得更為形象鮮明。“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說明已是薄暮時分作者還未曾離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
【飲酒其五:參考譯文】
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問我為什么能這樣,只要心中所想遠離世俗,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分辨清楚,卻已忘了怎樣表達。

若有謬誤之處,還請條友指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060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