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領導關系的特點(良好的領導和下屬關系有三種類型)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領導和下屬的良性關系,就是互動與博弈,但是這種博弈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雙贏博弈。
領導和下屬的關系狀態有三種類型:

要達到互相幫扶的狀態,需要領導做到三點:
1、重視下屬的切身利益訴求。
下屬的薪水,放在重視的第一位。
下屬的晉職晉級,要記得,當下屬夠格的時候,該提拔要提拔。
能夠讓下屬得到實在好處的事情,比如考察學習,外派交流等等,該分配的分配。
2、給下屬一個獨擋一面的機會。
有能力的下屬,如果被埋沒,導致其作用發揮不出來,吃虧的是單位。
給一個有沖勁的年輕人一個獨當一面的機會,他一定會感激一輩子。
不愿分權給下屬的領導,自己累死累活,效果也一般。
不愿推舉年輕才俊的領導,注定一輩子孤家寡人毫無擁躉。

3、下屬如果犯錯要盡量包容,不要一棍子打死。
年輕人犯錯是很正常的,如果因為下屬的一次錯誤,就否定他的全部,否定他的努力,他一定會嫉恨一輩子。
不包容年輕人的犯錯,傷害的不僅僅是犯錯的某一個人,傷害的是整個組織機體的上進心。
年輕人有時候的試錯,也許能為組織拓展更廣闊的空間,海納百川,事業方能做大做強。
給予年輕人犯錯的包容,承擔年輕人試錯的成本,將得到年輕人的感恩戴德,更加奮發圖強。“戴罪立功”這個詞就是這么來的。

————————————————————
要達到互相幫扶的狀態,也同樣需要下屬做到三點:
1、用自己的真心去擁護領導,真誠地對待領導。
對領導的擁護,不是掛在嘴上的,是落實在行動上的。
領導的一個決策,哪怕有很多人反對,你也不要懷疑,很多時候,引起一部分人反對的決策,往往是對另一部分人有利的。領導之所以成為領導,必然有其過人之處,有其平衡之處,在職場,最沒有前途的員工就是人云亦云,渾渾噩噩的員工。
當你真心擁護領導的每一個決策的時候,領導一定能夠感知得到。你要知道,任何領導都有自己的心腹,任何人的反對,領導都能知道,任何人的擁護,領導也能知道。長期的領導擁護者,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領導的心腹。
2、用自己的能力去為集體創造價值,以此回報領導的信任和提攜。
當領導給了你鍛煉和成長的機會時,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組織和領導負責。
一個組織體系的人很多,領導把不多的成長機會給了你,是一份情誼,期許和信任。
回報領導和組織不是嘴上說出來的,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
業績不要怕小,大的業績都是若干小的業績累積起來的。
你取得的每一個小的業績,都是對組織體系的正反饋,對領導的一次正反饋,正反饋多了,你也就成了組織體系的“牛人”,成了團隊的“紅人”,成了領導眼中“看重的人”。
領導提攜你,關照你,你回饋給領導業績,你得實惠,領導得成績。——這就叫互相幫扶。

3、盡量不把自己的個人利益凌駕于組織利益之上。
年輕人戰勝個人利益至上的“心魔”之后,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成長。
比如,把組織的資源用來干自己的事情。利用公司的客戶和資源去搞自己的副業。
比如,利用自身的便利條件,來幫助其他人而獲取非正常利益。等等這些,都叫把自己的個人利益凌駕與組織利益之上。
一個把自己個人私利凌駕與組織群體利益之上的年輕人,注定不可能和領導形成互相幫助的關系。
因為領導在提攜你,你卻背著領導去挖組織的墻角,你是讓領導難堪,讓領導覺得自己瞎了眼,你說,這種年輕人,能和領導形成良好的互相幫扶的關系嗎?

————————————————————
————————————————————
第二種:領導和下屬休戚與共,同進同退。領導和下屬要達到同進同退的合作狀態,需要領導做到三點:
1、讓下屬有奔頭。不只是畫餅,既有畫的餅也有干貨。
一個成長型的組織,領導一定是善于“畫餅”的人。
因為“畫餅”所象征的未來,是職工的“奔頭”。
職工有了“奔頭”,自然就會有自我的驅動力。
但是,領導最忌諱的就是只“畫餅”,不給干貨。
一個員工可以忍受1—2次“畫餅”不兌現,但絕對不可能忍受3次,4次畫餅不兌現。
好的領導,畫餅不要畫太大,要腳踏實地地給出路線圖,給定時間表,什么時候能達到個啥目標,清晰可見,而且到了時間表,該兌現的時候一定兌現。
任何員工,不可能領導給個遲遲不兌現的期權就拼命去干的。

2、給下屬的勞動回報應有的獎賞和提攜,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吃草。
這一點,和上面所說的關注員工切身利益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大不同。
不同的地方就是領導更要關注年輕人的成長,不僅是人家到了點要提拔,而且是要給人搭梯子,一步步的安排有潛質的年輕人往既定的目標前進。
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員工,有拿年薪100萬的潛質,但你不可能一步到位把他提拔到關鍵崗位,讓他拿百萬年薪,而是在心里給他規劃一個好的路徑,讓他在不同的階段到不同的崗位去歷練,通過10年甚至20年的逐步成長,最終穩妥的讓他實現百萬年薪的目標。
好的領導,都是要為下屬做規劃的。

3、不與下屬爭利,不嫉妒下屬做大做強,有馬放南山的胸懷。
這一點尤為重要。現實的職場,有太多領導,忌諱員工做大做強,忌諱員工的聲望超過自己。
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領導考慮權力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但是,高明的領導不會對能人員工表現出明顯的壓制。而是在資源分配的時候,把好關口,通過控制資源來做到收放適度。而不是控制人,來表現出明顯的反感。
只要對組織安全,對領導忠誠,其實,都可以放手。
本質上,只要領導和下屬之間達成了“休戚與共”的關系,領導就是需要下屬做大做強,只有下屬做大做強后,領導才能享受到更多發展的紅利。
早年的香港社團,一代又一代能人輩出,老一輩打不動了,不也是控制著核心資源,讓能人下屬去開疆拓土,最后不還是老一輩得到的紅利最多嗎?

——————————————————————
領導和下屬要達到同進同退的合作狀態,需要下屬做到兩點:
1、換位思考,體諒領導的難處和不易,多替領導想想。
到了“同進同退”這個層次,下屬的格局就應該更高一個層級了。
到了這個合作層次,下屬更多的是需要換位思考了。
有時候,領導為了整體格局的平衡,把你提拔慢了點,把你的榮譽給別人分了點,都不要見怪了。
有時候,領導把一部分重要的任務拿給其他人干了,甚或某些特殊原因,把你冷落了,你不應該抱怨,應該從組織的整體趨勢上,去把握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2、能夠為領導解決很多麻煩事兒,讓領導思考整個集體的大事兒,幫領導擺平一些具體的難事兒。
每一個領導,都會有很多自己不愿意干的臟事情。但是,為了順應社會的規則,這些“臟”事情又必須得干。
如果你和領導已經達成了“休戚與共”的同盟,那么領導不便出面的事兒,你就應該主動擔起來。
你的每一個主動擔事兒,都會給領導心里記上一筆。都是友誼,情感。
有時候,你必須站在領導的層面,思考全局的問題,但是不越權,不越位。而是私下給領導以友好提示,讓領導的決策漏洞更小,更科學。本質上,是有利于領導,也有利于組織。長此以往的“私下忠諫”,領導一定會對你推心置腹。
由此,你們的關系,就從普通的上司與下屬的關系,變得有點像師兄弟,好朋友的關系了。這有到了這一層,你們才真正稱得上是“休戚與共”“同進同退”的合作關系。

————————————————————
————————————————————
第三種:領導與下屬惺惺相惜,共創事業。要達到這種狀態,仍然需要領導做到三點:
1、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持下屬。
這種信任,已經超越了上面兩種關系的那種上司對下屬的信任了。
超越了工作層面的信任,是真正把下屬當自己的兄弟看待。
任何事,不藏著掖著。不把下屬當下屬,更像是當合伙人。
2、把下屬的家里事當成自己的家里事,像長兄一樣關照關心下屬。
到了這個層面,領導的下屬的關心,超越了工作層面對下屬利益和成長的關照。
關心已經延伸到了下屬的家庭事務。
當下屬的家庭事務遇到麻煩時,領導挺身而出解決。
劉備對關羽張飛二人,就達到了這種層面,所以,也才能換來關張二人父子兩代效忠劉備及劉禪。

3、危險境地,危險時刻,一定讓下屬先閃,確保自己成為下屬最后的防線和堅強后盾。
上司和下屬的關系到了惺惺相惜,共創事業的層面,領導一定不能把下屬推到前面去扛雷。
下屬也不傻,無論平日里對自己多好,平日里對領導多感恩戴德,一旦關鍵時刻,推自己前去扛雷的領導,下屬在心里深處,立即棄如敝履!
——————————————————
要達到這種最好的領導和下屬關系狀態只需要做到一點:
1、陪領導一起度過難關,一起扛壓力,解決困難,對領導忠誠,陪他走到最后。
當然,不是傻陪領導度過難關,而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死心塌地跟隨的那種狀態。
同時,肯定也是能力很強的類型,能力不強,你陪著,無論多忠誠,也不過是個累贅而已,達不到“共創事業”的境界。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258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