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寫作業,孩子是主角,家長只能輔助,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才是關鍵。
每次聊起來陪孩子寫作業這個話題,家長們都大倒苦水,紛紛吐槽和孩子“斗智斗勇”有多么辛苦。
其實,不僅家長感覺累,承受父母狂風驟雨式指導的孩子,心里也同樣承受很大壓力。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家長沒有掌握陪孩子學習的正確方法。
前幾天一座森林專家組接到一個家長反饋,他頗有成就地說孩子最近成績進步很快。
問其原因,才知道是他學習家庭教育模式后,開始陪孩子寫作業的結果。
他家孩子在上初三的時候轉學到了新學校,由于對新環境不太適應,在原學校一直成績優異的孩子,突然掉到了班級靠后的水平。
他看著著急,覺得不能這樣下去了,于是開始學習一座森林的家庭教育理念,每天早早下班陪孩子寫作業。
“雖然那兩個月很累,但好在效果很明顯。”他苦笑。

他家孩子之前放學回家,每次都東看看西瞅瞅,吃點東西,看會兒電視,就是不寫作業,有時候磨蹭到晚上9點、10點。
做作業的過程中,毫無章法,一會兒寫這個,一會兒看那個,效率很低。
“陪寫作業就是陪孩子建立習慣,習慣養成后,后面的就輕松了。”
他在專家老師的幫助下給孩子立規矩:
一回家就把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該喝水喝水,該吃東西吃東西,都做完后就要寫作業,不能隨便亂晃;
寫之前安排好順序,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制定好計劃......
采用正確的方法后,經過2個月的陪伴,孩子最近考試成績進步飛快,父子倆都很高興,孩子學習驅動力更強,親子之間的關系也更加親密。
他欣慰地說:“現在孩子的學習已經不用怎么管了,最多就是寫完后檢查一下。”
這個家長,就是掌握了正確教育模式的正面例子,不用“雞飛狗跳”也能培養出孩子的好習慣。
小學低年級,在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律的時候,家長陪伴學習其實很有必要。
總結起來,家長應該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不像監工一樣監督孩子。
有些家長陪孩子學習,就像一個監工在旁邊盯著,看著他一道題一道題地做,發現哪里錯了馬上指出來,接著忍不住斥責孩子。
這種教育模式,帶給孩子的只有緊張、壓迫,孩子害怕自己出錯,不敢下筆;動不動指點一下,也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打亂孩子的思路。
不但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會破壞孩子學習興趣,讓孩子對寫作業感覺厭煩、排斥、抵抗。
因此,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干涉太多,等全部結果出來后再檢查或者指導,保證孩子的獨立和投入。

2、定好規則,做好規劃。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明確規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會省去父母很多嘮叨、催促、提醒,孩子也更加自覺。
比如:
寫作業前自己整理好作業內容,先完成什么再完成什么;
寫作業時不能隨便離開,不能玩手機等電子產品;
作業完成后要自覺檢查并修改。
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減少拖拉磨蹭,引導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很重要。
家長把握好這幾點方向,引導孩子按規則完成,適當給予獎勵,增加孩子的自信。在日復一日的實踐中,孩子會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專注力也會大大提升。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583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