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十名開國上將(十位開國大將中)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8)

歡迎閱讀史源歷史專欄第2933期。1955年全軍授銜,有10位功勛卓著的將領獲得了大將軍銜。但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他們的后期最高職務級別卻不盡相同:達到國家級副職的只有5個人,另外5人卻沒有這么高的級別。為什么同為開國大將,后來的職級卻有差距呢?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

5位副國級的大將之中,粟司令本身就排在十位大將的榜首。他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戰功幾乎無人能及,甚至超過了大部分的元帥。1980年,粟總被選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為副國級的領導干部,是實至名歸的。只能說這個時間略微有些晚,因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粟司令的軍政生涯有一些坎坷,因故蟄伏了一段時間,到晚年才成為副國級的領導人。

黃克誠大將在十位大將中排名第三,他早早地就出任副國級干部了,上世紀50年代他曾擔任中央書記處書記,職務級別是國家級副職。而在大將里面排名第五的譚政,是政工將軍的代表,他參加過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地位很高,在上世紀50年代成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按組織制度屬于副國級的領導人。

曾出任海軍司令長達30年的蕭勁光大將,在1979年出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比粟司令成為副國級干部的時間還要略早一些。另外一位副國級大將是“羅長子”羅瑞卿。早在上世紀50年代,他就擔任了國務院副總理,成為副國級干部。上述5人是10位大將當中官至副國級的代表,另外5人則沒有這么高的級別,我們接著往下看。

徐海東在大將中排名第二,資歷和威望超出了多數同級別將領。但是他身體狀況太差,多年的傷病導致他建國后難以從事過多實際工作,多半時間是在休養治療。組織不便安排給他太高的實權職務,所以徐海東的職級一直沒有提上去,始終沒能成為副國級干部。

軍事素養比肩粟司令的大將陳賡,情況比較特殊。他因為突發心肌梗塞,在1961年便早逝了,按照他的才能和資歷,原本成為副國級干部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因為早逝的原因,陳賡職務最高時只是副總參謀長。

張云逸大將,是是十位大將里面資格最老的,甚至參加過黃花崗起義和辛亥革命,在軍界可謂人人敬重。但也正因為如此,他的年齡非常大,是1892年出生的,比其他大將都要年長不少。考慮到他的實際年齡和健康情況,建國后也沒有出任特別高的職務。但他的個人待遇卻要超過其他大將,是組織給予他的特別照顧。

最后兩人是王樹聲和許光達。他倆沒有能夠成為副國級干部,并不很出人意料。因為在十位大將里面,1952年定級時這兩人都只是正兵團級的干部,和很多上將是齊平的,比其他8位大將要低一些。他倆排在大將的最后兩位,后來也沒有能夠獲得副國級的職務。另外這兩位將軍去世時間較早,客觀上也導致職務沒有升上去,后來很多上將級別的人物也成為了副國級,他倆卻無緣這樣的職務。

所以總體來看,十位大將里面只有五個是副國級,比較長壽或從事政工領域工作較多的將領,在職級方面可能會占有一些優勢。如果單純以軍內職務來論的話,只有中央軍委副主席屬于副國級,所以在政工領域有所建樹的將領,更容易在政界獲得好的發展。@史源歷史專欄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271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