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潛伏 全集(真實版潛伏)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1940年4月的一天,天津一個小酒館里,兩個男人相對而坐,邊說邊用警覺的目光注視著周圍。
稍微年輕的男子開口說道:“額……領導,我現在的官職太高了,是政治委員,之后是繼續潛伏,還是向上級匯報,我拿不準”,說完這句話,小伙緊張地抿了一下嘴唇。
對面男子聽后笑了笑:“這是好事,你繼續潛伏,你爬得越高,對革命越有利。”

兩天之后,年輕小伙收到一封神秘的信件,拆開后發現是中央領導親自寫來的信,信里只有五個字:“大膽往上爬”!
接連得到上級和中央領導的肯定,年輕男子堅定了從事潛伏工作的信心,他將領導來信投入火盆燒掉之后,出門向陳公館走去。
這個年輕小伙是誰,為何能得到中央領導的親自回復?他最終又坐上了多高的職位呢?

他叫李時雨,地道的東北小伙,1908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巴彥縣一個富農家庭,原名李亭芳。家境優渥的李亭芳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吃喝不愁,在眾多孩子中尤其受父親寵愛。
年輕時的李亭芳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親希望他能繼承自己的衣缽,將李家的家業做大做強。
但是,經過學校教育的李亭芳漸漸有了不一樣的考慮。

身為富裕人家的公子,李亭芳沒有沾染絲毫紈绔子弟的風氣,看到身邊貧困的同學,他經常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因此,李亭芳在同學們中間的人緣特別好,這也為他之后擅長人際關系埋下了伏筆。
在閱讀四大名著的過程中,李亭芳迷上了《水滸傳》中的“及時雨”宋江,并把自己略為女性化的名字改成了“李時雨”。
他夢想成為宋江一樣的草根英雄,在亂世之中能結識同好,造福百姓。

品學兼優的李時雨成功考入北京大學,成為了法學院的高材生。
正當他準備享受大學時光時,九一八事變爆發了,東三省淪陷,在日本鐵蹄的踐踏上,家鄉民眾飽受失地、喪命的威脅。
剛開始,李時雨對駐守在沈陽的東北軍寄予厚望,但很快,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徹底破滅了他的幻想。
沒有遭到頑抗的日軍,侵略東北大地仿佛進入無人之地,大肆焚毀房屋,屠戮平民。

對張學良和國民黨失望的李時雨,及時找到了正確的方向——中國共產黨。
九一八事變三個月后,北平學生南下示威游行,督促國民黨北上抗日。
當李時雨和同學們來到南京后,發現國民黨對學生的正當訴求視若無睹,他們在南京的宣傳,除了激發起南京民眾的憤慨之外,沒有打動任何國民黨軍官。
勸說國民黨無果,李時雨被安排回老家哈爾濱組建抗日聯軍,擔任黑龍江省抗日義勇軍第三陸軍副司令。

親眼目睹日本人控制下的黑龍江,李時雨和其他聯軍戰士義憤填膺。由于人員和武器的劣勢,他們只能采用智取的方式。
1932年8月,李時雨率部在巴彥縣偷襲日軍,他們將炸藥埋在當地車站,等日軍專列到來時,引爆炸彈,雖然那場偷襲中只炸死了幾十個敵人,但還是為當地百姓出了一口惡氣。

在哈爾濱指揮得當的李時雨,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單。組織為了保護他,又將他調回北京。
1932年10月,李時雨和同學們回到北京大學讀書,經過兩年的勤奮學習,李時雨于1934年獲得法學學位。
此時的李時雨,雖然已經親身領導過革命,但是在不熟悉內情的人看來,他只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任何履歷。

在組織看來,經歷“空白”的李時雨完全符合成為一名特工的要求。
另外,李時雨“不為人知”的斗爭經歷能幫助他克服新生特工的緊張、膽怯情緒,是打入國民黨內部的最佳人選。
李時雨接受組織的安排,聯系到了同鄉張學孟(張公館警衛室主任),佯稱“畢業找工作”,取得信任后,經張學孟介紹成為張學良東北軍的一名辦事員。

在西安工作期間,李時雨利用張學孟的關系,經常進出張學良公館。在與張公館工作人員的閑談中探聽消息,并向他們普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性。
在李時雨的思想工作下,許多張公館的警衛接受了先進思想,加入了黨組織。
西安事變意味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實現,但是蔣介石事后卻扣押了張學良,導致李時雨潛伏東北軍的任務被迫中斷。

結束張公館工作后的李時雨一刻也沒有歇著,被組織派往天津,探聽汪偽政府的情報,而這也是李時雨第二次“間諜”生涯的開端。
社交寵兒 紅色律師在天津地下黨黨員何松亭的幫助下,李時雨頂著北京大學法學院高材生的名頭,成功入職天津日偽軍高等法院。

高等法院的工作對他來說駕輕就熟,一個月內,李時雨憑借高超的業務素養成為了法院院長菲爾特眼中的紅人。
得到院長的青睞后,許多同事開始主動攀談這位法律界新秀,李時雨的“朋友圈”成倍擴大。
組織看到李時雨在天津站穩腳跟后,開始向他分配任務:
一、搭救共產黨員馮驥;
二、購買一部電臺,并將之安全運出天津。

在李時雨看來,兩個任務十分艱巨,一不小心就有喪命的危險。
但是,一想到家鄉百姓正在受苦,其他同志都奮戰在不同戰線,李時雨將自身安全放在最后,開始謀劃搭救同志馮驥的事情。
由于李時雨的律師身份,他能夠接觸到犯人的卷宗。
在他當值的時間內,曾經遇到過案卷丟失的情況,如果他把馮驥的卷宗悄無聲息地處理掉,再讓馮驥咬死不認罪,事情也許會出現轉機。

明白努力的方向后,李時雨來到檔案室查探檔案,他以尋找其他卷宗為由,將馮驥的卷宗抽了出去。
跟隨其他案件的材料放到了公文包里,回家之后,李時雨迅速將馮驥的案件材料燒毀。
為了洗清嫌疑,李時雨在開庭前又去了一次檔案室,這次以查找馮驥案為理由,讓值班的書記員尋找相關檔案。
值班員左找右找就是沒有,以為是自己的疏忽,他低著頭向李時雨認錯。
此時的李時雨當然知道值班員無辜,但還是對他大聲斥責,并警告他之后工作仔細點。

之后,李時雨又以詢問案件細節為理由,見到了身處監獄的馮驥,趁看守不注意,將“不要認罪”的紙條塞到馮驥手中。
開庭時,馮驥堅決不認罪,只是謊稱被仇家陷害,又由于卷宗丟失,法官只能判處馮驥無罪。

第一個任務完成后,李時雨著手進行第二個任務的謀劃。
在李時雨看來,購買電臺尚有實現的可能,但是,在“五步一崗十步一查”的天津將電臺運送出去,簡直比登天還難。
為了準確買到組裝電臺需要的配料,李時雨自學了電臺組裝技術。
他從幾個外國商人開設的配料行買到了全部零件,為了避免引人注目,李時雨沒有將它們安裝在一起。
拿到材料后,一個現實難題擺在李時雨面前:如何安全運出天津?

這件事情困擾了李時雨好幾天,直到院長菲爾特的一句話才讓他想到了辦法。
這天,由于沒有趕上回家的電車,李時雨決定步行。在距離法院兩公里處,同樣下班回家的菲爾特看到了李時雨,并熱情地招呼他坐上吉普車一起回家。
李時雨上車后發現,他們一路上都沒有被日偽軍攔住檢查,他半開玩笑的說道:“坐車就是好啊,不用走幾步就停下來被搜身,真是節省時間。”

菲爾特聽到這話自豪地笑了笑:“哈哈哈,這可能是我們外國人的特權,日軍可不敢搜查我們法國人。”
“借車”的想法從李時雨回來之后,一直縈繞在他腦中。
兩天后,他以“約會”的理由向菲爾特借車,菲爾特認為李時雨想在女生面前“炫耀”,也沒有過多懷疑,十分痛快地借給了他。

李時雨借到車后,沒有將電臺零件直接放入后備箱,而是將買好的配料分成三個小包,放在車子的座椅之下。
就這樣,李時雨開車出了城,將這些材料原封不動地交給了城外接應的同志。
兩次任務之后,組織為了保護李時雨,讓他專心投入到法律事業中,短期內不要再執行任務。經過短暫的休整,李時雨重新出現在天津的社交圈。

漸漸地,李時雨不僅收獲了同行的好評,還引起了汪偽政府二把手陳公博的青眼。
李時雨沒料到的是,他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即將到來。
先前汪偽 后授軍統面對陳公博的主動示好,李時雨故意表現得十分“冷淡”。恰恰是李時雨的疏離,激起了陳公博的欽佩。
他多次在菲爾特面前稱贊李時雨有個性、有能力,如果能夠加入自己麾下,勢必會有更大作為。

在陳公博的多次努力下,李時雨成為了他手下的得力干將。
為了能夠接觸到核心情報,李時雨還用了一招“美男計”,將陳公博的貼身女秘書迷得神魂顛倒,不僅把陳公博每日的行蹤、會面告訴他,還經常在陳公博面前說李時雨的好話。
1940年,“汪偽政府”正式成立,深受汪精衛信任的陳公博前往上海就職,李時雨作為陳的“心腹”,隨之前往上海。

在上海的李時雨,同時擔任律師、立法委員和上海保安司令部秘書處處長,橫跨政、法、軍三界,風頭一時無兩。
為了配合李時雨工作,組織上將她的妻子、同為地下黨員的孫靜云派到了上海。
妻子的到來,讓李時雨感到輕松和欣喜的同時,也讓他開始思考:“我是不是爬得太高了?”
在得到領導的寬慰后,李時雨放下顧慮,依靠手中的權力,將眾多同志安插進汪偽政府。
陳公博怎么也想不到,他最看重的保安處長,竟是他身邊最大的“紅色特工”。

進入偽軍核心的李時雨,多次向黨組織傳遞日軍將要“偷襲”“掃蕩”的情報。
在參加日偽軍重要會議時,李時雨經常充當記錄員的角色,他便暗中將這些信息備份了下來,這些信息也成為后期指認汪精衛等人叛國投敵的有力證據。
汪偽政府倒臺之后,李時雨思忖回到黨組織的懷抱,但是與他同在汪偽政府任職的余祥琴卻極力拉攏他加入國民黨。
原來余祥琴是軍統上海站的負責人,是國民黨潛伏在汪偽政府的特工。

李思雨故作為難地說:“我服務過汪偽政府,國民黨不會嫌棄我嗎”?
沒想到余祥琴卻爽快地說:“你就對外人說,你是我的軍統下線。”
李時雨跟上級和妻子商量后,認為這是一個深入國民黨的好機會,于是,同意了余祥琴的要求。剛剛擺脫潛伏生涯的李時雨,再次深入隱秘戰線。

成為軍統特工的李時雨,受到了戴笠的重視,從一個普通特工一路做到了軍統少將。在解放戰爭期間,幫助我黨收集了許多有用的情報。
但是李時雨輝煌的履歷遭到了軍統小人的質疑,戴笠死后,李時雨失去了軍統內的保護傘,被妒忌他的同事劉方雄陷害。
在劉方雄的構陷下,李時雨和妻子先后被投入監牢。

面對軍統的嚴刑拷打,二人一口咬定自己被陷害,沒有說出其他同志的下落。
其實劉方雄從來不認為李時雨是中共的間諜,只是基于私怨揭發李時雨,眼見李時雨什么都沒交代,劉方雄也沒有繼續折磨他,而是將他們關在監獄,不聞不問。
1949年2月,國民黨為了節省財政支出,將一些沒有明確罪證的罪犯放了出去。
李時雨和妻子正是在這個時候被釋放。出獄之后的李時雨借道香港,又從香港飛回了北平。

劉少奇聽說李時雨的事情后,親自迎接他,看著眼前陌生的瘦削面孔,劉少奇感慨萬千:“我們的大英雄受苦了,你一個人可抵我們三個師啊。”
結語新中國成立后,李時雨的身份得到了澄清。
從東北軍、汪偽政府再到國民黨軍統,潛伏多年的李時雨終于能以真正的身份工作了。
“敵營搏斗十五年,刀光劍影無形戰”,十五年的特工生涯,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李時雨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因為在他身后,是一個誠待解救的國家,是眾多受苦受難的百姓。正是他的堅定信仰,支撐著他在黑暗中默默前行。
1999年12月28日,李時雨逝世,結束了隱秘而偉大的一生!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846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