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員工眼里的好領導(在員工眼里領導)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6)
作者:HI木易子楊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從普通員工一步一個腳印干起,積累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慢慢走到了管理崗位。
在每個人職業生涯的幾十年過程中,都會冠以各種職場稱謂。而我們經常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四類:
第一類:直呼姓氏 哥姐這類稱呼,表面上是親昵,實際上是刻意的拉近職場關系。很多公司都有這種習慣,平時職場里,生活中,下班后,可能會這樣生活化的稱謂。

稱呼人領導,對稱呼人本身沒有任何加分。甚至會有影響。陌生人之間稱呼領導,表面上是尊稱。因為不知道對方具體的職位或者甚至不知道對方的姓氏。讓對方感覺彼此之間雖有禮貌,但不夠熟悉,還是有距離感。
若是熟悉之后,還稱呼領導。要么是稱呼人自己矮三分。要么就是被稱呼人值得被稱呼為“領導”。領導這個詞,如果是發自內心的稱呼,那就非常有深度了。能被人稱呼領導,能間接的說明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和能力,進而凸顯一個人的影響力,甚至是非職權影響力。
能被人稱呼領導的人,不光是工作的能手,也是生活交流打交道的高手。
一個人被人稱呼領導這兩個字越多,那整體看這個人越優秀。

在工作中,經常會被稱呼為XX總。甚至在生活中也會被稱呼為XX總。見人就是總。
這樣的稱呼也有兩層含義。
其一,就是冠以姓氏 職位夸大。本來姓劉的領導只是主任,或者經理。直接稱呼為劉總。這只是習慣姓稱謂,沒有任何尊敬的意思。更沒有發自內心的佩服之情。
其二,見人都是總,那就是廉價的客套,絕大多數人能聽出來背后的味道。
一個光桿司令也是總,管理五個人也是總,管理幾萬人也是總。
一個總字背后,千差萬別。
“總”和“領導”兩個詞之間,假如是真誠的,差距就是“員工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對你敬佩”。

這就是最簡單高效的稱謂,故意淡化職場文化,人與人之間相處就是工作關系。但事實是很難實現的。

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用話捧人”、“用話殺人”。中國文化及中國文字的背后,蘊含了太多的奧妙。
作為企業里的管理者或者員工,往往忽略彼此之間稱謂隱含的深層次意思。
也許有一天,你也創業了。記得爭取讓員工稱呼你為“領導”。
只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配員工稱呼為“領導”。
大家有什么親身經歷,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我是HI木易子楊,聚焦財經和職場創業領域,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交流分享!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913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