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修理廠廢機油亂賣被罰(鄭州修理廠老板)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作者 | 梁曉英
來源 | 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前言:汽車行業我只佩服這類人:就是看清汽車行業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行業!
位于河南鄭州北三環的一家汽車維修門店老板李敖,前幾天在一起交流學習中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沒有疫情,我一個月能多賣兩大桶機油。
按照一臺車4升機油用量計算,兩大桶機油418升機油大約能保養104臺車,鄭州目前一臺車進店保養消費客單價450元,一個月就減少將近4萬的營業收入,營業額減少,依賴現金流生存的實體汽服門店生意不好做的原因就在這。
在宏觀層面,根據F6汽車大數據研究院的數據,在門店端,5月鄭州機油銷量下降36.9%,與上面的情況吻合。
身為中國汽車后市場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鄭州已經艱難到如此地步。
一、如果沒有疫情
如果沒有疫情,我相信有資本加持的連鎖發展會更加迅猛,千城萬店已經有先例,不是不可能實現,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汽車后市場形成全國連鎖門店,除了品牌,它可以組建自己的供應鏈、行業標準、服務體系,當門店數量足夠時,它可以決定車主的消費習慣。
到那時候,我們會經常聽到車主在你的門店問,為什么沒有人家的免費全車檢查,免費加玻璃水,為什么機油沒有保養套餐,為什么裝火花塞不用扭力扳手等。沒有附加服務,車主怎會去你的店里換機油?
如果沒有疫情,汽車后市場將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以養代修理念深入人心,保養維護在前,維修在后,內行都知道,只要保養到位,半年估計也接不到一個大修業務。
2、臟亂差的經營門店肯定會被淘汰,即便你的技術再好。車主永遠是用眼睛看得到的事情來判斷眼睛看不到的事情,連鎖門店技術不一定有個體門店技術高,但是它看起來就讓車主接受,這是人性,也是行業發展方向。
3、汽車服務會重新出現材料費和工時費分開的行規,材料價格可以低到不要命,工時費卻可以光明正大有尊嚴地收取。
4、汽車后市場從業人員將會出現70%以上的汽車護士(熟練拆裝,更換全車油液和易損件即可),大量的職業院校學生進入市場,“用工慌”得到緩解,但是具備技術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依然很搶手。
5、汽車配件和潤滑油供應商可能會出現陰陽兩極,大品牌會被車主所熟知,并建立直銷到車主的途徑,小品牌不會消失,只是逐漸被貼牌專供。
6、國內很多城市會出現類似商超一樣的配件超市,車主自己動手服務汽車的趨勢會愈加明顯,汽服門店的進店量會更少。
7、如果沒有技術和特色,個體汽服門店將沒有出路。人工成本、團隊規模、房租和配件賬期全部加起來減去營業額一定是一個正數,結局就是虧本,最終關店轉讓。
8、從車主需求來看,車主不再是小白,讓路邊門店隨意開價,維修保養門檻越來越高,不是隨便一個師傅租個門店找個學徒就能當老板,那些玩套路營銷車主的門店最終都是一地雞毛。美容和鈑噴反而更有文章可做,但是從業人員少之又少。
9、從買車到養車,科學保養,質保十年甚至終身質保都出來了,留給個體汽服門店的車主份額越來越少,真的是前途未卜,冷暖自知。
10、修配融合,線上線下,供應鏈,直營加盟最終不會錯過全國任何一個汽服門店和車主,降維打擊可以實現不見硝煙的競爭,無緣無故的,門店就要關門或者轉讓了,作為基礎業務的換油量根本不可能在單一汽服門店形成數據。
當年我們踏進汽車后市場,最初的夢想就是喜歡汽車,想通過一技之長在這個行業立足,扎根,做有價值和值得信賴的汽車服務。
行業在發展和改變,對于我們來說,唯一不變的就是要有持續不斷的學習和堅定的信念。
如果沒有疫情,我們要面對行業的洗牌做出應對。
然而,現在疫情導致整個社會業態受到沖擊,我們愈挫愈勇的汽車從業者,更應該把它當作機會來做強自己。
二、疫情下的我們
1、疫情常態化,汽車后市場水深火熱。
汽車服務的核心就是產品 施工,產品可以掙差價,施工可以收工時。
曾經不被行業看好的某汽配供應鏈平臺,在2022年定下了要走高質量發展路線,以潤滑油、輪胎、電瓶三大熱銷品牌,賦能月產值20W的門店,沒有接觸過的人可能不知道被代工貼牌的油品和易損件利潤有多誘人。
2、從配件到用品,需求量不增反降,更氣人的是成本越來越高。
以汽車潤滑油為例,這幾年幾乎年年都有漲價潮。
對于經銷商來講,成本上漲,價格上漲是理所當然;對于門店來說,40%有實力的認為潤滑油價格上漲已成大局,需要提前備貨,還有40%的門店會認為市場需求低迷,因為疫情車輛使用的頻次和行駛里程數大大減少,為回籠資金要減少庫存,非必須不備貨,還有20%的消極悲觀者認為門店一天到晚都進不了幾臺車,潤滑油漲不漲價無所謂。
這樣的結果就是潤滑油成本越來越高,門店的營業額利潤越來越少。原本作為基礎需求的潤滑油銷售量一下子變成了4:6。周而復始會讓行業信心大大降低,潤滑油的銷售量必然下降。
3、車主更專業,門店更難做。
就在今年五一期間,在門店真的就碰上一個車主拿著抖音視頻教門店修理工如何讀數據流,判斷故障的事件,門店如果還沒有車主專業,真的是更難做。
同樣以潤滑油為例,從全面取消礦物油,到只用全合成機油,越來越多的新老車主被普及。隨著價格降低,全合成機油被車主廣泛接受,從以前的5000Km換機油到現在的10000Km換機油。
這些被車主熟知的汽車知識決定了門店勢必要以車主需求為方向。
十年以上的老店也在苦苦的支撐,汽車服務世界近期統計了全國主要城市的門店轉讓數據,截止6月中旬,有將近1萬家門店轉讓,這讓很多同行消極悲觀,汽車后市場這行要不要繼續干。
如果說不改變自己的思路和經營方式,一年經驗十年用,除了感嘆之外,與其說生意難做,不如說自己能力不足
4、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南西北風。
雖然有陰霾,但是曙光依然存在,從汽車后市場的前端說起,曾一度傳言要消失的汽配城也依然堅挺的活著,以前攜帶資本的供應鏈低價打市場,我們的有志之士搬離汽配城開始倉庫經營,疫情原因資本暫停,供應鏈低調,很多汽配商家又重新回歸汽配城,行業似乎又重新回歸到理性的經營業態。
這幾年一直應戰的平臺也意識到即使再打價格戰,想要持續生存必須下沉市場,但是下沉市場這塊,我覺得汽服單店更有生命力,疫情下更是顯而易見。
從2021年到2022年,雖然幾個汽車后市場的頭部企業還在努力表現,但是資本已經開始追逐芯片、新能源等行業,汽車后市場的資本已經明顯看出后勁不足,即使拿到投資的也都是老玩家,資本只是在跟進。
最近在朋友圈和抖音上經??吹侥碀櫥推放圃诟哞F、高速、電梯、抖音等發起霸屏宣傳,這讓很多擔憂新能源汽車沖擊燃油汽車的人感到吃驚。
雖然從政策到行動,全國各地都在加緊新能源汽車的布局,但是我們也看到,新能源汽車占比燃油車還不到十分之一,未來十年內,燃油車的服務依然堅挺。
所以打不敗我們的必將使我們強大。
個人認為,雖然現在平臺旗下的門店在淘汰很多實體門店,但是汽車服務是技術性的,除了環境以外,服務和專業我們必須做到。
當汽車后市場回歸技術和服務的理性循環時,我們這些熱愛而又當作事業來工作的汽服人更加應該抖擻精神,在汽車后市場發光發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958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