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產品經理共情力的培養(多方協作矛盾多)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產品經理在公司內部協同的工作很多,但是過程中總會遇到拖延、撕逼、相互推諉的情況。面對這些矛盾和沖突,產品經理該怎么做?

作為產品經理,在公司內部和多部分協同的工作非常之多,你是否經常會遇到下面這些問題,卻依然束手無策?
所以為什么產品經理經常背鍋,經常里外不是人,非常難做人,因為他和每一方的利益都存在一定的沖突,同時他又必須為最后的產品表現、甚至是市場表現而買單。在這個過程中,無法權衡和處理多方利益的能力,就會導致要么得罪一批人,要么被客戶罵產品爛。
我們要想根本性解決這些困擾,必須先要了解這些協作背后的本質原因。
一、為什么會出現沖突?企業在招聘每個崗位的時候都會明確崗位的工作職責,產品經理有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項目經理有項目經理的工作職責,研發有研發的工作職責。
但是這些職責往往是抽象的、概括性的,沒有具體、細節的職責描述。
因此大部分協作實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崗位職責里沒有寫清楚的,是需要隨時靈機應變處理的。
這也就導致在這些沒有詳細規則的“灰色”邊界上極容易產生沖突。
A認為應該這么做,B認為應該那么做,大家是否都以項目成功作為目標呢?是否都有考慮自身的個人利益呢?哪怕三觀都很正,大家的認知程度和能力不同,是否做的決定一定是最優解呢?
而這些因素會加劇沖突和矛盾的產生。
二、如何理解沖突?假如你站在設計、研發、項目經理的角度看,這些問題合理嘛?
可能很合理,因為企業并沒有詳細定義一個項目經理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那些模糊的區域完全看項目經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那么這就帶有很強的個人主觀主義了,并不是一個達成共識的、約定好的原則。
所以換位思考,假如你是項目經理,帶有一些私心、糟糕的小毛病、差習慣,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他了?
此外,你還要反思下你自己,是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工作習慣、或者專業能力不夠強、或者沒有充分考慮其他人的感受而過于主觀?
不合理的工作習慣比如:
1)不做充分調研就開始寫需求;
2)需求文檔寫的過于簡單,導致開發理解難度大;
3)評審的時候也是講的很籠統,問題都會隱藏在后續的開發工作中,在最后暴露出來;
4)因為前期需求考慮不詳細,在后續開發中不停的改需求等等。。
專業能力不夠強比如:
1)需求文檔邏輯性、全面性、顆粒度都存在各種問題;
2)無法精準的洞察客戶的各種使用場景和對應需求;
3)沒有能力分析和篩選最重要的目標需求;
4)表達能力不行,導致需求評審、客戶演示都存在巨大的理解偏差等等。。
沒有充分考慮其他人的感受而過于主觀比如:
1)覺得自己的方案就是對的,開發、設計提的建議不行,他根本不懂;
2)任何協作方案都是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來推進;
3)沒有團隊協作意識,喜歡單打獨斗,極強的個人主義;
4)沒有以業務目標、產品目標為核心,缺乏目標感。
很多時候,矛盾和沖突也是因為長期的信任缺失而慢慢導致的。
三、關于制度的選擇在一家公司內,你和交互、設計、研發、項目經理、測試的關系可能有兩種:
民主關系就是:很多存在矛盾和對立面的事情由大家投票確定。
比如你和UI、前端開發在討論該如何進行前端Mock靜態頁面審核方式和流程的時候,三方參與者一起“投票”確定最終流程和方案,只要UI和前端都認可方案A,那么哪怕你堅持方案B,最終也按照方案A來執行。
這就是民主制的處理方式,每個領域都由各自的leader負責(開發問題研發負責人擔責,UI問題UI負責人擔責),相互協作部分由大家一起投票確定,達成共識。
專政關系就是:很多問題一人說了算。
比如公司認可產品經理的能力,讓產品經理整體負責產品的設計、研發、上線。那么其中任何跨職能部門協作的部分,都可以由這個產品經理來拍板,其他職能部門必須照此執行?;蛘哌@個角色是項目經理、或者技術負責人,總之,大家遵循的是決策人的決策。而不一定是對自己有利的決策。
這就是民主關系和專政關系的區別,不同公司可能是不同的關系,也可能是兩者同時存在。
那么到底哪種好呢?
其實就像這個世界同時存在這兩種制度一樣,每種都有優勢和劣勢,我們沒法一言以蔽之哪個好哪個差。更多應該結合公司的組織架構和公司的發展階段進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最后,怎么解決呢?首先,確定你們公司采用是上述哪種制度,是否已經已經有約定俗成的制度,如果有,就按照約定的制度來實行。
當然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制度來確定,制度是死的,人是活得,人之間的問題十有八九是溝通問題,他們中的大部分是可以通過溝通解決的。
其次才是流程和制度。
最后上層建筑也就是道德約束,在企業內部類比企業文化、團隊目標等。
假如你遇到了和其他職能部門或人員的協作問題,先找個時間面對面,1對1溝通,把你對這件事的困擾和訴求表達出來,同時了解他的背后想法和動機,尋求達成一致的總體目標和共識。
假如他的背后動機都存在嚴重的三觀不正的問題,純粹是利己主義者,那么達成共識其實基本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引入他的上級領導,有必要的時候你也要引入你的上級領導,加入到這次談話中。
作為上級領導,且面臨2V2的情況下,大家勢必要以公司的價值觀和業務目標作為討論的基石,這個時候就容易達成共識。當然在這個過程少不了博弈。
這些沒有明文規定的東西,需要根據實際的場景進行相應的設定。
被設定的流程和制度必須圍繞3個原則:
只有圍繞這三個原則,才是合理的流程和制度,其他一些因素都可以簡單弱化。
一家好公司一定擁有很正的價值觀和良好的企業文化。
比如線上bug絕不過夜、任何問題過來我都是最后一棒、客戶第一等等,這些都是一家公司在價值觀上的體現。
如果大家都能擁有正確的、和企業相匹配的價值觀,那么很多問題其實就能更快地達成共識。因為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相似的。
司馬特小隊,公眾號:司馬特小分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8年 互聯網資深產品經驗,多年B端產品管理經驗。具有多個從0到1的大型B端產品的孵化、重構、迭代經驗;主要教授產業互聯網產品相關的硬核知識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36249.html
上一篇:找工作的途徑(找工作經歷)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