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工作勤奮努力卻沒有好的結果(一項工作時間長了)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在一次小組討論任務的時候,一個成員說:這個欄目我們剛開始做,目標定得有點高,短時間內難以實現,等時間長一點就好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工作勤奮努力卻沒有好的結果?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工作勤奮努力卻沒有好的結果
在一次小組討論任務的時候,一個成員說:這個欄目我們剛開始做,目標定得有點高,短時間內難以實現,等時間長一點就好了。
以往聽到這樣的觀點,我也是表示認可的。
那天不知是怎么回事,他一邊講著,我一遍盯著討論用的黑板,總感覺哪里有問題。
不對,一定有哪里不對,工作成果和時間到底是什么關系?時間越長可以完成的成果越多嗎?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活到七八十歲的年紀,一輩子也沒有在事業上做出什么成就,(不是看不起人家的意思,而是就事論事)。
有的人年紀輕輕,就可以做到退休,比如才40歲的黃錚,一手創立的拼多多,40歲左右退休了。
所以,工作的效果,真的不能單純的以時間來評價。
有一個笑話,說是有的人說干了10年,還是沒有漲工資,問老板。老板說,你只是把第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10次。
時間是個人成長的必要條件,沒有時間,就沒有成長的余量,但是只有時間,沒有行動,也是不能成長的。
關于這一點,我也是有親身體會的,比如我在頭條號上創號1800天,實際上真正的開始還不要半年,上面的時間,只是頭條號的一個記錄而已。
但是如果我是為我自己的工作做評價,就絕對不能用時間來計算,同理,在抖音號的注冊時間很長了,但是很長時間沒有制作視頻進行更新,就是沒有投入時間。
時間不是完成目標的充要條件,而行動量才是。
工廠有計算工資的方法,就是工作時間,只有實際的工作時間才算數。對于工業來說,有流水線的控制,基本上考核時間就可以考核行動量。
而對于知識性工作,就不是單純的考核工作時間那么簡單了。
有的人,可能給在單位坐一天,但腦袋里都在想著別的事,有的人,可能就只工作兩個小時,但是可以把每一分鐘都全心全意用在工作任務上。
他們產生的工作績效,可能是一樣的,也可能兩個小時的效果超過混日子的一天。
那么對于同樣全力工作的知識工作者而言,才能才能提高水平呢?
答案是否定自我。
其實很簡單,就是每次做事之后,進行復盤,分析一下自己哪里做的不對,哪里做的不夠好,然后找出改正或提高的辦法。
每次的復盤,其實都是對自己的一次部分否定。
有一句話,我覺得話糙理不糙,說的是,你每次能夠進步的標志,就是發現自己以前是個傻×。
除了極有天賦的一些人,絕大部分普通人做事,不犯夠一定的錯誤,就不會上到一定的水平。
而犯錯誤,只能從行動中才會有。
我是戎欣然,關注我,我們后文見!
-END-
作者簡介:戎欣然,房地產策劃人。大學時學企業管理,參加社團,各種折騰。畢業后,做過房地產銷售、策劃師,曾經與人合伙創業,開倒閉過兩個小公司。現在主業為房地產營銷策劃,空閑時寫寫文章。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